廈門支持國企先行先試 “廈門造”陸地港昨起三明運行
2013-01-19 12:03:44
Landbridge平臺
臺海網1月19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昨日,三明陸地港正式投入運行。這個福建最大、由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旗下上市企業與海西三明現代物流產業開發區共同投資20億元建設的項目,將助推廈門港“腹地戰略”的實施,有效增強東南國際航運中心輻射能力。
一個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需要強有力的輻射能力,因此,腹地建設至關重要。在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啟動后,在廈門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廈門市國資委先后出臺多項舉措,支持國企“走出去”,在實施綜合配套改革中先行先試,在廈門港口管理局的支持下,以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為代表的廈門國資國企,積極發揮“排頭兵”作用,穩步推進以海鐵聯運和陸地港為代表的“腹地戰略”。
將港口功能延伸至內陸
作為海峽西岸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港口集團企業和廈門市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廈門港務控股集團近幾年來在“腹地戰略”實施上已粗具規模,目前,駐外業務網點已達到14個,覆蓋了江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區域和湖南部分區域,各具特點。
昨日正式投入運行的三明陸地港,瞄準的是當地具備的工業基地優勢。2011年,三明陸地港啟動建設,整個項目總占地面積959.5畝,計劃總投資20億,倉儲區首期工程僅180天即告建成,并于2012年5月28日投入試運營。
據統計,自試運營以來的短短半年時間里,三明陸地港累計操作進出口集裝箱3000多標準箱,貨值6000多萬美金,已經初步顯現出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業內人士評價,三明陸地港的建設,不僅將港口的功能擴展到了內陸,而且拉動了倉儲、服務、制造等產業發展,最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領銜打造更多“陸地版廈門港”
應該看到,廈門港的發展,是立市、興市之本。當前,廈門港迎來建設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的歷史機遇,雖然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對出口仍有影響,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沿海產業梯級轉移、擴大內需政策的相繼實施,內陸地區主動對接沿海的積極性和對物流通道的需求高漲,港口業在這些方面仍大有可為。
正是基于這些考慮,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在約10年前便積極謀劃海鐵聯運等“腹地戰略”項目,并在5年前著手推進陸地港建設。幾年來,與三明、贛州、吉安、南昌、鷹潭、新余等地的陸地港合作項目有序推進。
昨日投用的三明陸地港只是廈門港實施“腹地戰略”的一個成熟樣板,作為推進此項戰略的承建主體,未來幾年內,更多的陸地港項目,將把廈門港的觸手伸向福建八閩大地和鄰省的江西、湖南,甚至更廣闊的西部區域,形成一張由廈門港務控股集團領銜打造的“陸地版廈門港”脈絡。
腹地戰略實現全方位突破
回首過去一年,2012年,廈門港建設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第一年,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便在“腹地戰略”實現“北上、南下、西進、東出”四項新突破。
北上,是指集團第一個跨區域經營的碼頭、福州海盈港務于2012年11月份實現交接,確保福州到廈門支線中轉的穩定增長;南下,是指其第一個到外地實際投資的碼頭項目、潮州小紅山碼頭合資合同簽署,預計今年第一季度正式動工。西進,則指三明陸地港首期工程76畝180天建成投產,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
東出,則是一個亮點。2012年投洽會期間,廈門港務控股集團與臺灣港務簽訂協議,這是該集團第一份兩岸港口企業間戰略合作協議,將積極推動廈門港對臺業務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