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貿易逆差激增:沒有出口就死路一條
2012-11-03 17:43:59
Landbridge平臺
對于“沒有出口就死路一條”這個說法,在美國人聽來是個笑話,但在日本卻并非玩笑。日本擁有的現代經濟所需要的自然資源相當少,而且糧食生產也不足。這些日本都必須依靠進口。為了支付進口所需費用,日本必須出口其他產品。這是一個攸關生存的問題、一個在日本無可爭辯而且被人們打心底里明白的事實。
正是這個事實使得近期出現的一些趨勢令人非常擔憂。根據日本財務省10月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9月份出口額同比下滑10.3%——連續第四個月出現下滑。9月份進口額同比增長4.1%。當月貿易逆差為5,590億日元(合70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出現貿易逆差,而且創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月貿易逆差。
本財政年度上半年的貿易逆差為3.2萬億日元(合41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半年度貿易逆差。整體出口額同比下滑2%,而進口額同比增長2.6%。
審視個中原因,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情況很有可能正在變得更加糟糕。不出所料,鑒于中日兩國關系目前因釣魚島領土爭端問題而出現危機,日本與中國(目前仍然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國)的貿易出現了最為嚴重的惡化。日本9月份對華出口額同比下滑14.1%。其中受損害最為明顯的是汽車行業,日本9月份對中國的汽車出口額同比下滑44.5%,電力設備出口額下滑48.7%。相比之下,8月份的對華汽車出口額同比降幅還只有13.2%。由此可見,9月份的下滑勢頭愈加嚴重,但在9月中旬之前中國的反日示威活動及反日情緒是緩慢升溫的。中國反日行動造成的全面影響以及日本企業對此做出的反應,只會反映在10月份的貿易數據上。日本9月份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達3,290億日元(合42億美元),創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月貿易逆差。本財政年度上半年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1.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78.6%。
雖然日本對美國的汽車出口表現穩定,但對歐洲的汽車出口則出現下滑。
在此期間,日本的進口需求持續增長,最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其原因在于能源的進口量及其攀升趨勢。由于日本幾乎關閉了所有的核電廠,日本進口的石油(9月份進口量同比增長26%)和液化天然氣(9月份進口量同比增長11.4%)都在增加。而與此同時,日本還在對發電廠進行改造,轉而使用石油或天然氣類燃料。
經濟學家會認為,對于日本而言最為重要的不是貿易項目的差額情況,而是經常項目的盈余情況,經常項目包括日本來自其在海外投資與運營的收入。日本經常項目目前處于順差狀態,但在未來某個時候,不斷擴大的貿易逆差會導致其經常項目進入逆差狀態,造成諸多巨大的危險,并且有可能面臨宏觀金融市場陷入混亂的風險。
日本貿易逆差持續不斷地擴大可能被認為是反映了一些暫時性或周期性的因素:中國、美國、歐洲這些主要外部市場需求疲軟,中日兩國關系緊張,以及日元走強。貿易逆差的進一步惡化還證實了正在發生的一些結構性變化——尤其是日本某些制造業基地正在被逐步“挖空”并遷往國外,而這個趨勢正在日元走強及能源成本攀升的壓力下加快步伐,并且證實了日本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性在福島核電危機之后上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日本是否有辦法扭轉或者至少減緩這些惡性趨勢呢?其中一個辦法就是迅速締結新的開放市場及減少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的貿易協定,比如《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東盟10+6協議》(《全面區域經濟合作協議》RCEP)以及《日本-歐盟自由貿易協定》,這些協定目前都在計劃之中,或正處于談判進程的某一階段。
《日本經濟新聞》10月21日刊登了一篇對日本在推進這些協議方面所取得進展進的分析文章。以美國為首的TPP(其中還包括秘魯、智利、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文萊)在日本除了游說組織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Keidanren)之外,幾乎沒有得到多少支持,而且實際上日本執政黨民主黨(盡管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個人對此協定予以支持)及在野黨自民黨都對此協定表示反對。鑒于野田佳彥目前面對公眾呼吁舉行大選的壓力,其執政地位有些岌岌可危,因此他不太可能正式承諾日本加入TPP談判而甘冒黨內進一步出現倒戈現象的風險。
至于《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計劃是在11月18日至20日召開的東亞峰會上正式宣布啟動該協定的談判進程。由于日本目前與中韓兩國在領土爭端問題上接近劍拔弩張的緊張形勢,三國領導人參加東亞峰會(宣布這種協定的正常場合)看來是不可能的。 屆時的“宣布公告”可能只是變成在東亞峰會上分發一份宣布談判將啟動的文件,而這種宣布方式可謂是前所未有的低調。
最后是東盟10+6(RCEP),出于某些原因——尤其是因為相關談判會維持在“亞洲”框架內進行(這似乎是中國的一個戰略目標),所以它似乎最有可能取得進展,從而產生實質性的中長期結果。這個會談將聚集非東盟“6”國(日本、中國、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加上東盟“10”國(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越南、文萊、老撾和柬埔寨)。在今年8月召開的東盟首腦會議上,這些國家就設法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一事達成了原則協議。預計在下個月召開的東亞峰會上將會正式宣布相關談判的日程安排。
對于日本而言,貿易方面的諸多周期性和結構性趨勢都令人擔憂。這使得日本更為迫切地需要積極設法達成減少壁壘的貿易協定。在這些貿易協定當中,“包括所有亞洲國家”的東盟10+6會談或許提供了獲得成功的最大可能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