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限制礦石出口趨勢擴大 引日本等資源進口國憂慮
2012-05-18 15:17:05
Landbridge平臺
本網訊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作為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的礦物資源主要供給國的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限制礦石出口之趨勢擴大。兩國此舉是為抑制國內違法礦物開采、培育本國礦物產業,但對依賴兩國礦石進行加工和買賣的日本等資源進口國企業,則面臨不得不分散部分礦石供給源的憂慮。
據悉,印尼制定的新礦業法規定,2014年起該國出口用礦石必須在本國內進行冶煉和加工,并于同年禁止出口未經加工的礦石,該國正進一步強化相關出口限制措施作為實施該法的鋪墊。印尼財政部長阿古斯本月16日表示,印尼將對銅、鎳、錫、金、鋁土礦等65種未加工礦石、金屬和巖石出口征收20%的關稅,并嚴格規定企業冶煉計劃的提交和礦石開采手續的辦理,如企業與條件不符則即刻禁止產品出口。煤炭雖未列入禁止出口產品,但該國亦計劃于6月發布新的煤炭出口關稅征收規定。
越南于2011年實行新的礦物法,阮晉勇總理于今年1月表示該國將出臺含禁止礦石出口內容的具體的強化管理方針,禁止包括鐵礦石、銅、鈦、鉻、錳等未加工稀土礦石的出口。該國3月公布了相關細則以及礦物資源招投標規定,近期還將制定違法違規懲罰規定,逐步投入具體實施。日本此前雖與越南達成了維持稀土開發現狀的共識,但隨著越加速限制稀土出口,日在越稀土開發事業恐面臨遲滯。
報道分析,印尼、越南兩國上述舉動是為振興本國礦物產業,力圖通過強制企業在本國加工礦石,培育本國加工產業發展的原動力。兩國雖限制礦石出口,但因國內礦石違法無序采挖現象嚴重,其對外資參與礦物資源開發和加工持開放態度,并歡迎滿足出資比例等條件的外資企業加入。報道還稱,日的冶煉設備多使用印尼進口的礦石,難以別國礦石替代。日對印尼鎳的進口依存度高達53%,鎳是制造鐵道、車輛及生產管道用不銹鋼的必須材料,因此印尼此次限制礦石出口對日沖擊較大,日憂慮其調配礦石難度加大。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