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賦能國內國際雙循環
2025-03-19 09:25:23
Landbridge平臺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保障中歐班列穩定暢通運行”,標志著這條橫跨亞歐的“鋼鐵駝隊”正式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近些年來,中歐班列正逐漸從單一的運輸載體,升華為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紐帶,在“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征程中譜寫著新篇章。
十年磨劍,中歐班列已經完成了從“拓荒者”到“領跑者”的蛻變。自2016年中國鐵路正式啟用中歐班列統一品牌以來,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發送貨物超過1100萬標箱,貨值高達4200億美元,構建起覆蓋亞歐大陸全境的服務網絡。
這一成就的背后,是科技技術和基礎設施的疊加效應。以二連浩特口岸為例,海關通過智慧監管設備(如無人機、全天候多功能查驗車)和“7×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實現班列貨物“隨到、隨查、隨放”。線路方面,也從單一線路拓展至西、中、東三條主通道,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口岸年過貨量突破千萬噸,打通了中歐經貿往來的“生命線”。
中歐班列的發展之路,彰顯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深層邏輯。如今其早已成為“雙循環”的物理連接器,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緊密聯動,使重慶的筆記本電腦經廣西欽州港海運至東南亞,返程時則裝載泰國榴蓮通過鐵路直達西安,實現了“一帶”與“一路”的無縫對接。同時也成為產業升級的時空壓縮器,合肥光伏組件通過“光伏專列”僅需15天即可直達漢堡,比海運節省20天,成本只有空運的20%,助力中國新能源產業搶占歐洲市場先機。
通過這條鋼鐵動脈,我們還能感受到民生的溫度。西班牙的火腿、法國的紅酒、波蘭的牛奶......中歐班列讓外國美食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同時,它也是經濟發展的引擎,很多城市借助中歐班列這一平臺,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形成了“以通道帶動物流、以物流促進產業”的良性循環。
從駝鈴古道到鋼鐵動脈,中歐班列的十年蝶變,是中國從“跟跑”到“領跑”的開放自信縮影。展望未來,中歐班列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來源:西安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