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發展中歐班列 助力建設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
2024-11-05 07:28:37
Landbridge平臺
建設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之一。位于自治區中部的烏蘭察布,怎么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烏蘭察布用實際行動給出了有力回答。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地處呼包鄂經濟隆起帶和京津冀經濟圈的結合部,烏蘭察布市擁有我國進入蒙古、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最短鐵路路徑,特別是隨著自治區《烏蘭察布中歐班列集散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的批復,烏蘭察布成為全國中歐班列唯一的非省會樞紐節點城市,并先后榮獲國家陸港型物流樞紐、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四張“國字號”名片。抓機遇、揚優勢、定目標,發展中歐班列已然成為烏蘭察布市打造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排頭兵”。
烏蘭察布對外經濟貿易合作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外經貿公司)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毫不猶豫地吹響了集結號,聚焦“改、拓、合”三字訣,積極破題,以運帶貿、以貿促產,逐步將我市通道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產業優勢,打造烏蘭察布中歐班列集散中心,助力建設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
聚焦“改”字訣,開展市場化改革
面對發展機遇,市外經貿公司堅持“改”字當頭,著力破解公司高質量發展問題,通過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運營機制和管理模式,以“明主責、優體系、強考核、定制度”為突破口,率先吹響烏蘭察布市國企改革沖鋒號。
明確“改”的目標。借助國資委“六定”改革東風,結合目前業務發展的核心支柱業務,制定了《烏蘭察布對外經濟貿易合作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定主業》等制度,明確劃分各子分公司主業主責,按照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原則,在夯實主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力度,逐步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業務管理為核心、以精細管理為重點、滿足客戶需求”的經營體系。
形成“改”的制度。堅持制度建設與企業改革協同推進,全面推動制度管理體系化、規范化、標準化,將臃腫的內設機構由原來的11個部門優化為6個部門。整合后,辦事程序優化了,服務質量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企業活力增強了。
強化“改”的機制。改革中企業人員薪酬的合理分配,是能否穩定“改”的關鍵一步。為確保對每一名職工薪酬的考核科學合理,建立了“管理扁平化、經營自治化、分配績效化”市場管理機制運營模式,將生產經營板塊與行政職能部門進行剝離,對經營業績、重點工作區分不同賦分權重,并將經營收入和利潤作為考核依據的剛性目標,差異化設置考核項目,對公司全體干部職工進行動態考核。經測算,市場化考核為企業節約人工成本5.7%。
注重“改”的效果。以績效貢獻為依據、崗位價值為基礎,通過重新制定《烏蘭察布對外經濟貿易合作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薪酬管理辦法(試行)》,把準了工資管理方向,嚴格按照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實施全員基本薪酬占40%、績效考核薪酬占60%的考核機制,實行崗位和業績相匹配的績效兌現機制,以增量業績決定增量薪酬,持續健全企業經濟效益與全員績效工資直接掛鉤的聯動機制。
“改”讓企業活力大增,以公司下屬的廟梁生產運輸事業部為例,2024年通過激發員工干事創業激情,轉變經營思路,改變了廟梁生產運輸事業部經營現狀,于4月份開始運量實現翻番,創歷年運量最好成績。
聚焦“拓”字訣,拓展生產經營新成效
當前,中歐班列已經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主要方式,在貫通中歐陸路貿易通道,推動歐亞大陸經濟整合,促進“一帶一路”貿易發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目前,烏蘭察布中歐班列累計開行802列(去程643列,回程159列),實現貨值15.28億美元,成功將中歐班列運營路線開通至22條,內蒙古本地貨源(含烏蘭察布)占比提升至55%。期間,市外經貿公司充分發揮優勢,解放思想,集思廣益,積極拓展業務,推動中歐班列形成多樣化發展格局。
“拓”多元化布局之路。借助自治區對我市中歐班列集散中心政策傾斜的契機,依托我市區位優勢和中歐班列運營優勢,首次開行跨區域合作班列,與西安中歐班列平臺公司聯動首發“蒙陜號”(西安+烏蘭察布-俄羅斯)班列,開啟中歐班列跨區域合作新機制;創新開通“烏蘭察布+”定制班列,鄂爾多斯汽車、巴彥淖爾葵花籽等一大批商品在我市集結出境。截至10月9日,與鄂爾多斯市合作開行奇瑞汽車班列12列、與巴彥淖爾市合作開行葵花籽班列21列。
“拓”特色班列之需。今年4月份以來,積極探索培育特色班列,根據市場需求逐步拓展其他個性化班列,挖掘特定業務需求,已組織發運牛奶班列5列、玄武巖班列5列、牛皮紙班列1列。
“拓”協同聯動之效。建設中歐班列中通道公共服務型集散理貨平臺,啟用園區2.6萬平方米公路運輸類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打造中歐班列出口汽車發運基地;啟用1.78萬平方米俄羅斯鐵路集裝箱七蘇木還箱點,打造中歐班列進出口農副產品發運基地。兩個基地常態化組織現場掏裝箱作業。
“拓”供應鏈金融服務之鏈。自2023年進軍“供應鏈+金融”市場以來,通過使用自有資金的做法,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現了供應鏈的長期穩定。如通過中亞班列、海鐵多式聯運方式從哈薩克斯坦、俄羅斯進口麥麩顆粒、大麥等原材料,已簽訂1.72萬噸麥麩、4000噸大麥及8000噸飼用小麥粉訂單,已發運大麥3899噸、麥麩8586噸。
聚焦“合”字訣,錨定合資合作齊發力
今年以來,市外經貿公司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多方向踐行“走出去”戰略,四方聯動形成“合”的共贏目標,完成合作項目5個。
向“東”聯通出海通道。圍繞京津冀,持續與天津港務集團深化物流、倉儲、供應鏈、多式聯運領域合作,與曹妃甸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發揮曹妃甸港煤炭客戶資源及廟梁區位、基礎設施優勢,將蒙古國及新疆小列煤炭,通過廟梁編組萬噸大列到曹妃甸港,打造蒙古國煤炭及新疆煤炭出海大通道。與青島上合示范區合作,充分發揮上合示范區平臺資源優勢,承接日韓過境及內蒙古本地出口蒙古貨物,擬設立青島市上合示范區樞紐港烏蘭察布港區;發揮七蘇木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資源優勢,在烏蘭察布市建設TIR集結中心,與上合示范區TIR集結中心聯動發展;依托我市交通區位優勢,常態化開行“上合示范區(青島)+烏蘭察布-歐洲”特色中歐班列,實現中歐班列提質增量。
向“南”延伸業務板塊。與世界500強大型國企廈門建發成立合資公司,利用合資公司供應鏈金融,吸引鐵合金、大宗商品企業開展合作,為合作企業提供原礦代采業務,解決企業資金困難的同時,優化大宗商品物流服務,整合烏蘭察布市鐵合金產業、大宗商品產業,增強企業競爭力。與四川仁珩鑫公司合作組建合資公司,實施對蒙能源化工項目,針對現有能源化工品類進行核準,錨定對蒙硫化鈉和可發性聚苯乙烯的出口,逐步增加氫氧化鈉等發運品類,最終形成對蒙大宗貨物進出口的集散基地。
向“西”拓展業務板塊。按照“一核多點”、集散有序的網絡體系要求,整合自治區內中歐班列網點資源,與鄂爾多斯市鄂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成功擴展中歐班列貨源渠道,實現多式聯運“一體化”發展。
(來源:烏蘭察布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