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到波蘭的這趟班列,有特殊代表性
2024-07-15 09:02:33
Landbridge平臺
中國和波蘭之間的首趟定期貨運班列日前已經抵達華沙,將來自中國的空調、咖啡機配件、打蛋機等貨物順利送到了遠在萬里之外的市場。隨后它又將載著大量歐洲產品回到中國。據測算,相較于此前的海運運輸方式,此趟班列的全程運輸時間要節約一半以上,平均每個集裝箱運費減少約20%。有歐洲媒體表示,“這當然是個商機”,“匈牙利、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其他國家也將努力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
這條定期貨運班列開通的意義遠不止經貿層面的互聯互通。波蘭是北約成員國,與美國關系密切,但中國從未因此要求波蘭選邊站隊或者拒絕與波蘭合作,而波蘭在美國的壓力下也一直謹慎地處理對華關系。在俄烏沖突爆發后,波蘭一度被認為是北約“對抗俄羅斯的王牌”,當時西方有不少分析認為這將影響到它與中國合作的立場,盡管中國與這場沖突并沒有任何關系。然而這種帶著陣營對抗色彩的想象沒有變成現實,人們看到的實際是,在元首外交引領下,中波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務實。
中波雙方在復雜的地緣環境下,仍然能堅定地推動務實合作,甚至成為中歐合作的榜樣和標桿,也再次表明,只要本著互利共贏的理念,就一定能找到更廣闊的合作空間。也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中波合作成績斐然:波蘭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是中歐班列進入歐盟的門戶,近90%的中歐班列過境波蘭或經波蘭中轉到歐洲各地;自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啟動以來,波蘭穩居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最大貿易伙伴,而中國也成為波蘭在亞洲最大的經濟伙伴。
“廣州國際港—華沙”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的開通,有著特殊的代表性,它是中歐兩大市場相互吸引、相互成就的一個縮影。就在列車抵達華沙的幾乎同時,另一趟中歐班列從武漢開出,目的地是杜伊斯堡,它的出發標志著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達一萬列,較去年提前19天破萬列。而就在2020年,中歐班列全年開行才首次破萬。短短4年里,盡管經歷疫情、局部沖突、全球供應鏈緊張等風風雨雨,中歐班列逆勢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這絕不是偶然的。
中歐班列作為一種運輸方式,構建了一條全天候、大運量、綠色低碳的陸路運輸新通道,是國際運輸服務體系的重大創新。中歐班列運輸價格是航空的1/5,運行時間是海運的1/4,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穩定性高,對具有一定運量規模和時效性要求較高的產品,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這是中歐共同提供給國際社會的正資產,也意味著在中歐合作各領域,我們大可以有更豐富的想象力和更遠大的抱負。
應該看到,中歐之間的合作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不應該“去風險”而應該“去壁壘”。地緣政治風險的上升,恰恰是中歐加強合作的契機,而非拒絕合作的理由。現在,中歐關系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歐洲在發展對華關系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內外壓力,但我們也看到,務實合作的力量始終在對“脫鉤斷鏈”形成牽制,并且在不斷增長,因為當今世界的大勢還是發展、國家的根本需求還是國計民生,歐洲因民粹主義抬頭引起的政治動蕩,背后還是民生出了問題。而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世界,要想尋求發展,就不可能關起門來搞。
近年來中歐合作從范圍到形式都有著相當程度的升級,保持這樣的態勢,對歐洲而言是真正的“去風險”。我們從“廣州國際港—華沙”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的運轉可以看到這一點,從因中歐班列而聲名鵲起的波蘭小鎮馬拉舍維奇、從與比亞迪合作而擁有超大規模新能源汽車工廠的匈牙利塞格德市,也都看到這一點。實際上,只要不帶任何意識形態偏見,誰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來源:環球時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