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兩海”中歐班列起航:古絲路上新篇章
2024-07-12 08:17:17
Landbridge平臺
7月6日,中國安徽首趟“跨兩海”中歐班列成功開行,這趟滿載機械產品和日用品的貨運列車從安徽合肥北站緩緩駛出,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后,采用鐵水聯運方式,先后經過阿塞拜疆巴庫、格魯吉亞波季,跨越里海和黑海,最終抵達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此趟旅程不僅是物流史上的新篇章,更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交通與合作的又一里程碑。
此次“跨兩海”之旅,中歐班列(合肥)載有110個標準集裝箱的滾筒洗衣機、家用型熱水鍋爐、叉車、汽車配件等貨物,這些“Made in China”用品經過長途跋涉最終將進入歐洲及中亞人民的家中。在全球供應鏈面臨挑戰的背景下,中歐班列(合肥)為西方國家提供了一種可靠的物流選擇,在海運還需長達30—40天的漫長航程下,中歐班列(合肥)只需14天內便可抵達歐洲。在本次運輸的貨物中,安徽本土貨物占比超50%,這不僅反映出安徽制造業、出口貿易等方面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優勢,更深刻影響著安徽外貿企業的經營方式,也為安徽乃至長三角經濟產業繁榮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道路通、百業興。古絲綢之路,這條曾見證無數商隊駝鈴聲聲、文明交流互鑒的古老通道,現如今又煥發出勃勃生氣與活力。中歐班列(合肥)的“揚帆起航”,不僅豐富完善了中歐班列多元通道體系,為沿線各國帶去了更多機遇與希望,更為促進歐洲和中亞文化、藝術和生活方式的交流互鑒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在這條連接東西方的鐵軌上,不僅流動著貨物,更流淌著文化的河流,相信這種跨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將為全球文化多樣性貢獻新的力量。
在綠色協調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中歐班列(合肥)作為一種創新的多式聯運方式,鐵路運輸在碳排放方面更具明顯優勢,其有助于降低國際貿易中的碳排放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這種高效、穩定的運行不僅是中國鐵路技術和物流體系先進性的生動體現,也是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的有力證明,更讓世界看到了一個開放、包容、負責任,勇于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的繁榮中國。
(來源:中國網鐵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