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世界,何以“渝新歐”?從重慶口岸看“一帶一路”建設十年
2023-10-07 08:50:26
Landbridge平臺
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門戶,也是對外交往與經貿合作的橋梁。10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從愿景變為現實,我國口岸開放成果日益豐碩并已惠及全球。通過口岸這個窗口,一起來看“一帶一路”建設十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與變化↓
重慶:行千里 致廣大
重慶鐵路口岸于2013年12月25日經國家口岸辦批復,是中國內陸首個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作為銜接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紐帶,重慶肩負著國家打造國際型交通綜合樞紐的重要使命。讓我們一起走進重慶,看這個地處內陸腹地的城市,如何深度融入“一帶一路”,蹚出一條從中國西部向外延伸的新國際貿易大通道。
不臨邊、不沿海,重慶原本有著對外貿易的天然短板。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重慶在積極重構中國西部開放型經濟的新格局中,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一排排橘黃色龍門吊的所在位置,就是位于重慶沙坪壩區團結村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這里也是中歐班列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始點。
截止到目前,中歐班列(渝新歐)穩定運行線路已近50條,可輻射歐洲、中亞、日韓、東南亞、北美及北非等地區,通達亞歐100多個城市。
通過火車模擬系統,大家可以更直觀地感受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始發最終抵達德國杜伊斯堡的全過程。
首先載運的貨物要先在海關的監管區完成報關、通關等手續和流程。火車從中心站駛出后,途經蘭州、烏魯木齊,然后再通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因為中國和歐洲都是屬于1435毫米的標準軌,而獨聯體國家使用1520毫米的寬軌,全程的軌距不同,所以整個運輸期間要進行兩次換軌。列車出境后,先要在哈薩克斯坦的多斯特克完成第一次換軌。
通過重慶中歐班列的可視化系統,可以非常清晰地了解渝新歐年度開行量、貨運量,阿拉山口以及霍爾果斯口岸的實時畫面。火車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后就到達了第二個換軌點——波蘭的馬拉舍維奇,從寬軌再換成標準軌,最后抵達德國杜伊斯堡的海外倉。通過杜伊斯堡再分撥到鹿特丹、巴黎、倫敦等重要的節點城市。全長11000多公里,歷時15天,中歐班列(渝新歐)就這樣完成了重慶“出海記”。
重慶:擁抱世界 何以“渝新歐”?
伴江而生、筑山為城。被四面群山環繞的重慶,始終都有著登高臨遠、通江達海的渴望。如何“走出去”與世界相連?一起來看,中歐班列是如何讓重慶從地理區位的邊緣走向對外開放的高地的。
9月27日,從巴西原箱進口的100多噸冷凍牛肉運抵了重慶鐵路口岸。距離這里50公里外的果園港,一批即將出海的國產汽車也準備趕在國慶節前裝箱出發。作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之一,中歐班列(渝新歐)持續穩定的運行,讓重慶釋放發展潛力、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優勢越來越突出。
重慶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鐵路處處長 彭茜:這條鋼鐵駝隊現在累計的貨值量已經到5000億,給我們整個西部也帶來了發展的一個紅利。我們覺得這是我們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一個重要的支撐。
曾經一直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的重慶,一直嘗試將筆記本電腦的國際品牌引入本土,繼而帶動自身全面打造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集群。如何能為這些企業提供一條便捷穩定且成本相對較低的運輸通道,去鏈接海外消費市場,這決定著筆電產業未來能不能在重慶留的下、還要穩得住。
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班列首次全程運行,就是滿載著兩萬多臺筆記本電腦的專列,從重慶出發歷時15天運抵歐洲。中歐班列(渝新歐)穩定運行一段時間之后,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滿載產品出海,卻只能空著集裝箱回程,這不僅難以壓縮運輸成本,作為物流通道的優勢也很難進一步拓展。
重慶市口岸和物流辦公室鐵路處處長 彭茜:其實那個時候攬貨真的很困難,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就是說我們有固定的頻次、固定的價格,讓我們的市場知道,讓德國以及整個歐洲知道,有這么一趟班列穩定的在開行。你們的貨可以通過這一趟班列運到我們中國來。
重慶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 汪亮:不管從運作,還是從海關的通關服務來說,其實從最早,從最初,我們就是從一種合作、共贏、共建這樣一個角度去設計,既讓產業能夠發展,同時又讓通道能夠健康地持續運行。
在國家相關部委和多部門的全力支持下,中歐班列(渝新歐)在歐洲市場被廣而告之。重慶本土的企業也加入到支持的行列,長安汽車開始選擇從把歐洲進口的汽車零部件通過渝新歐運回國內。比海運省時、比空運便宜,渝新歐班列讓沿線國家對這條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有了可預期,也多了新選擇。張玉就是給首趟中歐班列集裝箱上海關鎖的第一人,現在回憶起10年前的渝新歐,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還不是第一列運往海外的筆電產品,而是第一批從歐洲運到重慶的進口整車。
重慶海關口岸監管處監管二科科長 張玉:我記得2014年的時候,第一批(進口)整車到咱們重慶,總共80輛。有寶馬、奔馳、大眾。(為了)把歐洲一些好的產品運進來,在這前期我們海關也是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因為咱們“一帶一路”倡議說的就是共商、共建、共享,其實重慶要走向世界,我覺得有來有回那才叫做共商、共建、共享。
互聯互通,共謀發展,始終都是中歐班列(渝新歐)穩定運行的基石。這幢坐落在重慶兩江新區的建筑格外顯眼,由中鐵、俄鐵、哈鐵、德鐵以及重慶交通運輸控股集團共同投資組建的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從成立之初,就擔負起了跨國整合資源、協調區域銜接、促進貿易共同發展的使命。
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蓉:貿易的通道打通,然后才讓我們整個中國跟整個歐洲,以及中亞各個國家的這種經貿往來更順暢、更便捷。
從第一列火車向西出海到現在,渝新歐國際班列已累計發運近1.4萬列。
重慶:“長安”出海 打造中國品牌全球化
重慶最初為電子產品打造的出海通道,經過10多年的發展,貿易的品類已經拓展到涵蓋智能終端、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高端醫療藥品和器械、大宗物資等上萬種貨物。渝新歐班列的創新,為全國其他城市開行中歐班列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也為土生土長的“重慶造”,加速布局全球產業鏈合作、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創造了更多的機遇。
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2023年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上,大約有40%的參展商都來自中國,數量超過了50家。除了東道主德國之外,中國成為這次車展參展數量最多的國家。重慶造“長安汽車”和“賽里斯”也紛紛出場亮相,長安汽車還將阿維塔12的“全球首發”儀式放在了慕尼黑。
長安汽車海外事業發展部市場發展部經理 徐浩:其實這一次我們感受還是很明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汽車產業和全球產業的這種快速的融合,讓我們中國汽車品牌不再處于一個弱勢或者說被動的這么一個地位。逐漸我們和國際平臺接軌,甚至我們在部分領域已經趕超或者說是接近了合資品牌或者國際一流品牌的這么一個水平。
走進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的產品展廳,以電動化、智能化為代表的新科技浪潮撲面而來。除傳統燃油車不斷升級迭代之外,混合能源、新能源汽車的標準化和體系化,也讓這些“重慶造”在海外市場持續升溫。
長安汽車副總裁 王輝:目前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這個鏈條上,中國的供應鏈條應該是最優秀的,也是最齊全的。現在這些(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他們也希望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到他們的國家去做更多的布局。
得益于企業自身發展實力的不斷壯大,以及重慶出海和通關便利化帶來的降本增效,長安汽車在不斷加大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投資的同時,還構建了六國十地的全球研發體系,其中在英國和意大利的兩大研發中心已經完成布局。王輝說,“中國制造”的國際影響力,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對全球行業內頂尖人才的吸引。
長安汽車副總裁 王輝:從目前來看,隨著我們自身的發展和我們走出去,(現在)我們自己的吸引力,包括重慶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
重慶市商務委自貿區制度創新處處長 王欣:應該是雙向的,是互動的,就是營造一個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我們這片土地上有這樣的創新的理念,有這樣改革創新務實的人,這樣的隊伍,這樣的氛圍,他自然而然會被吸引過來。
截止到目前,長安汽車已進入全球63個市場,建立了450個海外銷售渠道。2022年,長安汽車90%以上的海外銷售都來自中東、亞太、獨聯體和南美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
重慶:山海共濟 構筑新國際大通道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重慶依托區位發展的獨特優勢,已經建成了全國唯一一個鐵、公、水、空無縫銜接的多式聯運體系。這不僅徹底改變了以前“西貨只能東出”的局面,重慶還在進一步打造東西南北四向貫通的大樞紐。通則共贏,現在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力量也把目光聚焦到內陸重慶。
中新多式聯運公司副總經理 歐陽剛星:如果我們這個基地能把攬貨場給串起來,魚嘴鐵路場的一個貨源和我們這個基地就形成了一體化運轉。重慶政府也很給力,說就這么辦。
站在中新多式聯運示范基地的最高點,來自新加坡的歐陽剛星向我們展示著這個重點項目的最新進展。這片占地520畝的示范基地,是中新兩國設立的以重慶為運營中心的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的重要內容。
中新多式聯運公司副總經理 歐陽剛星:你就看到在這里有一個連接鐵路堆場,在300米后邊就是長江,果園港離我們大約4公里、5公里不到的地方。這個就形成很完美的一個多式聯運的連接。
因為這里通聯長江黃金水道和中歐班列,現在來自日韓、東南亞等地的進口貨物可以通過江海、水鐵聯運等方式通過示范基地進行分撥,然后運往西北、西南等地區。而來自于各地的出口貨物聚集到基地后,就可以通過江海聯運方式再出口到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果園港樞紐公司總經理 牛賢丹:因為重慶是個西部中心城市,新加坡也是一個國際中轉站,各有各的位置。所以我們充分發揮果園港和新加坡港雙樞紐港這么一個互動的作用,把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更多地進行一個結合、延伸、拓展。
陸海集聚,保證通關效能是關鍵。中國與新加坡海關共同創新的數字邊境信息互聯項目開始發揮積極作用。示范基地自2022年6月啟動運營后,截至今年8月底,已經有9家大中型物流企業入駐,總作業量超過1.6萬標箱,流通貨值超30億元。
重慶海關副關長 王宏翰:我們和新加坡海關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了新加坡和重慶之間的集裝箱貨物的信息全流程實時追蹤和智能查詢,平均壓縮企業的每票貨物的通關時間1到2天。
中國致力于打造的西部內陸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讓重慶通江達海的夢想變成了現實。現在,示范基地在開展倉儲服務、貨運代理和貿易三大核心業務的同時,正在依托中國在新能源賽道的優勢,提前謀劃這個合作項目更可持續的國際競爭力。
中新多式聯運公司副總經理 歐陽剛星:從綠色能源那邊,我們也布局了一些物流的方案,為客戶打造一些低碳排放的選擇。我們一路走來,都能看得到中國的一些開放,一旦下了決心要往這個方向發展,后面跟進是很足的后勁。
重慶:海關監管智慧化科技化不斷推進
“一帶一路”十年,重慶依托三大通道實現了內陸口岸的跨越式發展,逐漸成為中國西部的物流“心臟”。在促進貿易發展、全面助推通關便利化的同時,海關也要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
重慶是全國唯一一個中歐班列雙向運郵的城市。這些通過郵包入境的異寵,因為來源不明極有可能攜帶病毒、細菌或寄生蟲等微生物,一旦逃逸就會給國家的生物安全帶來嚴重威脅。隨著中歐班列進口貨物品類的不斷豐富,精細的監管需要海關不斷提升查緝檢驗能力。
90后的陶俊臣,一直在監管一線服務中歐班列。
重慶海關所屬渝州海關監管科四級主辦 陶俊臣:從我入職的時候,其實我們這邊的動植物相關的人才是比較欠缺的。但是通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也在跟著貿易量進行逐步的梯隊培訓。我們還會對一些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比如說我們會對口岸周邊進行一個生物監測,系統就會運用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對我們整個口岸,乃至重慶關區的害蟲的傳播進行一個預警。
“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也是重慶海關深入推動監管智慧化和科技化的十年。這個專門用于海關查驗,外形像倉庫一樣的設備被稱為H986。通過輻射源產生的X射線穿透貨物并形成貨物內部不同密度的物質分布圖像,然后再經系統集中傳輸到海關專業審像部門,一旦發現異常,立刻報警。從傳統的“翻箱倒柜”,到今天的科技賦能,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飛速發展,海關監管裝備的迭代升級也在不斷創新。
重慶海關所屬重慶港海關物流管理科副科長 劉廣宇:通過智慧監管、智慧查驗的手段,既能夠保證我們的監管底線,同時又能更加精準、更加高效,比以前的模式至少要提升10倍以上的效率。
今年8月,重慶鐵路口岸獲批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所,首票110多噸的冷凍牛肉查驗通關工作由陶俊臣來完成,現在他的查驗范圍又增加了新的品類。左手金鑰匙、右手商神杖,陶俊臣在“一帶一路”蓬勃的貿易發展中也真正體會到了肩上關徽的含義。
重慶海關所屬渝州海關監管科四級主辦 陶俊臣:商神杖其實它是保障貨物在國際間的一個流通,既能帶動沿線的國家發展經濟,也能幫助實現國內國際的一個雙循環。促進貿易和守國門之間是不矛盾的,我覺得是要大家在中間做好一個平衡。其實這兩者之間是共同發展的,有不斷地貿易促進,我們才會更好地把好我們的金鑰匙。
重慶:內陸開放“排頭兵”
“一帶一路”十年,依托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實現了由“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的轉型,打造了汽車制造和電子信息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和10年前相比,渝新歐貨物發送量增長157倍。在中歐班列的助力下,重慶引進外商投資超千億美元,帶動對外貿易額超8000億元。
多式聯運樞紐布局已經初具規模,今年1到8月,滬渝直達快線累計開行881艘次,通過長江黃金水道,運輸集裝箱24.1萬標箱,同比增長10.4%。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的貨量、貨值占通道全線總量的27%,南向通道網絡已經輻射全國18個省(區、市),連接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的465個港口。作為內陸口岸,重慶全球通達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