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性運力緊張!中歐班列逆勢增長 亟需加強頂層設計
2023-06-19 08:28:09
Landbridge平臺
應中歐投資貿易的不斷擴大而產生的中歐班列,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而壯大,已經成為我國與共建國家經貿聯系最為緊密的路徑。
截至今年5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了7.2萬列,運送貨物628萬標箱,重箱率已達到了98.3%,貨值累計接近3000億美元,運送貨物的品類從開航初期的書記電腦等IT產品逐步擴大到服裝、鞋帽、汽車及配件糧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等53大門類,5萬多品種,涵蓋了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生產、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
“截至5月底,中歐班列共鋪設了82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5個國家、213個城市,逐漸連點線直接成網,運輸服務網絡覆蓋了歐洲全境,形成了貫通歐亞大陸的國際運輸大動脈。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有力推動了沿線國家之間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和貿易暢通,帶動了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促進了亞歐大陸的互聯互通,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助推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圓桌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區域開放司處長陳懷海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僅武漢中歐班列發運534列、運送貨物達43854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49.53%、148.55%,5月份開行116列、運送貨物9568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3.38%、62.61%,前5個月累計發運量和5月單月發運量雙雙創下歷年新高。
不過,運量的逆勢增長也造成了區域性運力緊張。行業內人士建議,未來,中歐班列各個樞紐之間應加強協作,形成合力,通過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協同運作等方式優化中歐班列的運輸網絡,提升整體的效率,實現進一步增長。
增長趨勢明顯
“中歐班列真正體現了中國務實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成為全球化深度合作的最重要載體,極大帶動了沿線國家地區經濟社會繁榮發展。”陳懷海表示。
1—5月,中俄貿易額達到938億美元,同比增長40.7%。其中,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增長了75.6%,達到429.5億美元;對俄羅斯商品和服務的進口增長了20.4%,達到508.5億美元。
“未來雙邊貿易額的增長肯定是離不開有效、及時、迅速的物流網絡建設,俄羅斯正在向東看,正在更加地尋找新的渠道走向中國。在東方交通走廊,通過陸陸邊境,中俄兩國有10%的增長,通過哈薩克斯坦有25%的增長。中國內陸的邊境口岸的通關等不斷便利化,希望我們在未來能夠看到會有更多的農業班列出現,充分挖掘中歐班列潛力。”俄羅斯駐華商務代表阿列克謝·達赫諾夫斯基表示。
近期,中俄同江口岸即將具備集裝箱的通行能力,這也會為中俄之間國際物流的暢通發揮良好的作用。
事實上,中歐班列已成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重要通道。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后,在海運、空運受阻的情況下,中國國內的中歐班列運營平臺主動對接企業出口需求,一些大的企業如TCL、戴爾、聯想、吉利、沃爾沃等開始定制班列,通過采取匹配班次多項舉措,為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
“2022年以來,我們已累計開啟定制班列150列,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沖擊的影響。”陳懷海介紹。
據了解,2022年,中國共開行中歐班列1.6萬列,比上一年增長9%,發送貨物160萬標箱同比增長10%。國內出發城市達到了109個,通達歐洲25個國家和211個城市。中歐班列逐步連點成線,織線成網,運輸服務網絡已經覆蓋歐洲全境。
“中歐班列已正式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我們要推動構建以中歐班列、入海新通道等多式聯運模式,以鐵路、港口、觀望為依托的互聯互通網絡,造福各國人民,為推動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做出應有的貢獻。”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會長和振偉表示。
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
不過,隨著中歐班列不斷發展,目前也遇到一定難題。
中鐵物資總公司供應鏈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兵表示,當前,中歐班列補貼減少,成本增加;同時,運力出現了區域性的緊張,時效不太穩定,以前4、5天能夠發運,但現在緊張的時候等待兩個月都有可能;此外,每個平臺的服務質量也不同。
河北陸港建設集團執行董事李信龍也表示,目前,部分口岸的能力飽和,沿線的交通設施有待改進,比如,阿拉山口、滿洲里、二連浩特、霍爾果斯等口岸運載能力負荷運行,而監管口岸受基礎設施的影響,換裝時間較長,物流倉儲能力不足,無法使用中歐班列不斷增大的貨運量的需求,降低了中歐班列的運輸速度,使得運輸貨物抵達國內的時間放緩,尤其是現在的回程班列受影響非常大,各個口岸出現積壓情況。
不僅如此,中歐班列還存在返程貨源數量少、價值低,海外市場開拓不足的問題。
據了解,回程班列的空箱一直是中歐班列運營存在的問題,而且回程貨物大部分是糧油、礦石、木材等,回程貨物短缺既有中歐經濟發展水平和貿易結構不平衡的因素,也有國內班列運營平臺在海外布局較少,市場開拓力度不大等因素。
“建議加強中歐班列樞紐節點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形成中歐班列和樞紐節點良性的循環互動。中歐班列的一些地區仍然面臨運力不足的問題,隨著市場的擴大,數量和需求的不斷增加,運力和口岸的通過瓶頸和能力限制了中歐班列的發展,為解決該難題應繼續擴大對口岸設施的規劃投資。同時,加大建立回程班列的分撥中心,布局建設海外倉,加強回程班列的貨源組織,推進中歐班列與地方產業的融合,鼓勵中國企業在中歐班列境外線路周邊地區建立生產基地,為大宗客戶提供端對端的全程的物流綜合服務,包括供應鏈的金融服務等。還應加強鐵空鐵水鐵海的聯運,為中歐班列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一個支撐。”歐陽兵建議。
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產品通道部總經理助理周曉倩也建議,應繼續深化合作提升通道能力,在通道資源的投入上,加強在境外的資源共建、共享,避免資源的重復投入和使用不足,而在關鍵的堵點和能力存在瓶頸的環節要共同加快沿線的口岸擴能,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地區投入廠站、車板、集裝箱等關鍵資源。
同時,支持通道多元化發展和通道互聯,比如,中歐班列的南通道和泛亞通道需要各方共同推動,加快推動規定化和規模化運營。
在行業內人士看來,面對“一帶一路”倡議這個當今時代大勢,中歐班列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針對中歐班列,應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深化合作交流,進一步提升通道能力建設,進一步信息互聯互通。
(來源:華夏時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