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中歐班列長安號:做到全國第一后,下一步去向哪里?
2023-03-16 10:41:26
Landbridge平臺
2023年,中歐班列長安號繼續一路疾馳。來自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2月,長安號開行668列,無論開行量還是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均繼續穩居全國第一。
尤其從2018年后,長安號幾乎以每年跨越一個“千列”的開行量高速增長,2022年成為國內唯一全年開行超過4600列的城市。班列開行量的高速增長意味著有源源不斷的商品通過長安號分撥到世界各地,數據顯示長安號已吸引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20多個省(區、市)的貨物在西安集散分撥,外地貨源占比超70%。
在列車轟轟隆隆的駛過后,留下幾個疑問:在核心數據做到全國第一后,長安號的下一步將如何發展?又將給西安這座古老的、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帶來哪些新的變化?
萬列運力目標背后
是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顯然,2022年4600列的開行量不會是長安號的“天花板”。
長安號未來的開行潛力還有多少?消息顯示,隨著12條國際鐵路發運線改造完成,西安集裝箱中心站將成為全國第一個擁有3束6線的場站,國際集裝箱作業到發線達到18條,未來可滿足長安號年開行一萬列以上的功能需求。
盡管官方并未明確長安號會在何時達到一萬列的年開行量,但已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國際貨運結構中僅占比不足3%的鐵路貨運,若在未來能繼續從國際海運業務中挖掘到適鐵運輸的新伙伴,5400列的潛在運力空間仍能獲得充分釋放。
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藝民從一個新的高度闡述了“一萬列”與長安號未來發展方向的關系。
“一萬列的功能不能簡單視為增加了鐵路基礎設施而可實現,而其中涉及到班列組織、運輸、管理等多方面的綜合化改變”,孫藝民說,“長安號年開行量一千列和開行一萬列有巨大差別,與實現一萬列開行數量相比,要繼續高效的管理一萬列班列更難,涉及整套體系運營效率與準確性的提升,因此我們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要實現未來在長安號年開行量繼續增長的情況下,我們的綜合管理與運營能力同步提升,要做到管理效率更高效、服務更優化、成本更低”。
事實上,“效率高、服務優、成本低”——這是中歐班列長安號在經歷數年打造的品牌形象。
效率高——通過常態化開行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進一步提升班列運行效率。
成本低——實行抵港直裝、量價捆綁、往返對開,減少鐵路短倒和加快海關查驗,擴大長安號數字金融服務應用,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更值得一提的是,長安號的低成本不僅在為企業減負,也體現在運營端——自2021年開始,長安號的中亞方向班列實現市場化運行,脫離政府補貼。
服務優——不斷優化長安號綜合服務平臺,提升一站式、一票制國際聯運全程服務水平,“一企一策”為企業提供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十周年,國際港務區已成為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的重要支撐和平臺。
“近年來,長安號通過與沿線國家共建共發展,在提升自身競爭力與影響力的同時,對中歐班列的認識也逐漸清晰”,孫藝民表示,“中歐班列不僅是一條貿易通道,還是陜西乃至整個中國西部地區探索和建立全球化陸路物流體系的支點,要發揮這個支點的作用,就需要有相匹配的產業鏈去支撐,因此我們一手在促中歐班列的發展,一手在抓緊推動適鐵產業的聚集”。
追問4600列開行量
西安如何拔得頭籌?
事實上,要去尋找長安號未來的走向,仍要向過去追問“4600列的開行量,西安何以實現”?
根據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提供的數據,2022年,中歐班列長安號全年共開行4639列,增長20.8%,運送貨物總重411.7萬噸,增長43.3%,重箱率100%。其中中歐方向開行3974列(去程1971列、回程2003列),中亞方向開行665列(去程517列、回程148列),在全國72個開行城市中居第一位。
尤其從2018年后,長安號幾乎以每年跨越一個“千列”的開行量高速增長,2022年成為國內唯一超過4600列的城市。在有中歐班列開行的72個城市中,西安無論從外向型產業聚集度、城市規模等宏觀經濟因素看,并非最佳,長安號是如何做到的?
持續優化與改革班列運營的全流程,仍是關鍵。
孫藝民說,2022年疫情期間,長安號的大數據訂艙系統正式上線,改變了過去傳統的集貨模式,這成為推動長安號核心指標繼續增長的關鍵舉措。
進一步講,該系統利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為企業提供訂艙、報關、金融等一站式服務,客戶僅需幾秒鐘就完成了訂艙、付款,且隨時隨地可查詢艙位情況。與此同時,管理員通過該系統,可以實現訂單審核,運蹤上傳,推送賬單等功能,快速在線處理用戶訂單,緊密銜接組織發運,從而提高班次時效。
其次是不斷吸引適鐵企業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聚集、發展。
疫情期間,中歐班列長安號依托高效穩定的開行,吸引了大量客戶,眾多新客戶在抱著嘗試的心態與長安號合作后,留下來成為了老客戶。
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后,國際間的貿易交往更加密切,空運、海運業也隨之復蘇,長安號要想鞏固運量、謀求發展,就必須要搶抓機遇。過去,長安號承運的大量貨物,屬于“兩頭在外”——生產企業在國際港務區外、銷售地點在國外,要真正使得國際港務區發展,就需要有更多的生產企業在區內聚集,有企業,才有人才,才會推動區內的城市消費活力,而爭取更多的稅收留在本地,才能推動本地的經濟增長。
如今的西安國際港站有52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根據規劃,這里不僅是中歐班列的貨物裝卸地,也將成為一個集金屬、木材、冷鏈等大宗商品加工交易于一體的國際貿易中心。
與此同時,有分析人士表示,長安號在2022年實現的高速增長,還來自對國際國內宏觀局勢的判斷和準確的把握上。
如面對2022年國際局勢發生的劇烈變化,中歐班列的運行線路遭受影響,長安號積極調整線路,加大中亞班列的開行力度,并探索推出跨黑海、里海的南線新通道,該線路途經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最終到達德國曼海姆,全程1.13萬公里,為國內和國際的貿易、物流企業,提供了新的路徑選擇,有效緩解了訂單積壓的壓力;同時也覆蓋了過去中歐班列很少經由的國家和地區,為國內和國際企業開辟了新的國際貿易市場。
將更多產業聚集在西安港
才能更好發展地方經濟
長安號也與企業們共同成長,助力更多“陜西制造”和“陜西智造”走向世界。
2015年,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下簡稱“愛菊集團”)首次走出國門謀求發展,當年,長安號僅開行95列,尚屬于“深藏閨中人不知”的狀態;2016年3月26日,長安號實現回程班列的“零”突破,而其中搭載的正是愛菊集團的油脂專列,這批2000噸的哈薩克斯坦高品質油脂跨越千里,最終征服西安挑剔的消費者,有了長安號來穩定物流線路,有了西安消費者的認可,讓愛菊集團的海外擴張步伐更加堅實。
如今,長安號已經成為全國中歐班列的排頭兵,而愛菊集團也在哈薩克斯坦、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西安國際港務區三地形成“生產—物流—消費”全流程糧食生產加工貿易體系和三位一體的跨國產業鏈,與長安號實現了共同成長。
以國際港務區為依托,西安成為國家支持建設的5個中歐班列樞紐城市之一。而更具備想象力的是,中歐班列長安號不僅是一條陸路的物流與貿易通道,更是一個支點,將西安的陸港和空港“兩大港區”鏈接起來,共同構建具有西安獨特競爭力和優勢的現代物流體系,并推動西安加快建設享有國際盛譽的綜合樞紐和集散中心。
新的產業也隨著長安號的發展,在國際港務區內聚集。
隨著跨境電商產業的逐漸興盛發展,一條新的“線上絲綢之路”顯露崢嶸——通過中歐班列,可以更快的將商品送到全球,而通過互聯網,則能夠讓更多的“西安造”“中國造”進入全球消費市場。國際港務區迅速發現了兩者的融合點,積極打造“跨境電商+直播”模式,開拓海外直播電商新賽道,基本形成集跨境直播、短視頻制作、主播培訓為一體的“跨境電商+直播”生態圈。
西安微聚繁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業務之一,是在Tik Tok上做電商直播,并多次占據該平臺直播排名第一的位置。幾名外籍主播每天在不同的直播間內面向海外用戶介紹服飾、個護等商品,這些商品在獲得訂單后,將迅速通過長安號發往全球各地。
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牧原指出,隨著中歐班列跨境電商的貨物比重逐步增加,既開拓了中歐班列的返程貨源,也拓展了中歐班列的貿易服務屬性。
世界物流的格局正在被打破,長安號的穩定開行,則重塑了陸路物流的貿易規則,并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跨境電商企業的物流新通道。
2021年以來,西安市重點打造中歐班列長安號跨境電商全國集結中心,實行跨境電商散貨“先報關,后裝箱”新模式,將貨物通關時效提升了2-3天,且通過18個海外倉的布局,可為跨境商家提供“端到端、門到門”的全鏈路物流服務。
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國際港務區開行跨境電商專列198列,跨境電商交易額35.1億元,同比增長約40.4%,交易額占西安全市跨境電競交易額的24.33%,已成為拉動國際港務區乃至整個西安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孫藝民表示,未來西安國際港務區將按照省市和國家的要求,高質量打造現代化的國際物流體系,在開行線路、發運模式、配套服務等方面不斷創新,帶動一批新興產業的聚集。他以電商產業為例表示,通過長安號“電商專列”的開行,西安的電商能更好的參與全球產業的循環,如通過覆蓋“一帶一路”多個沿線國家,使得電商企業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通過阿里巴巴、京東等國內外知名電商平臺的引入,形成了完整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由此也帶動了西安進出口貿易規模的提升。
西安港務區的“城”
是一座宜居的人才之城
再看西安國際港務區,這里不僅有聯通全球的鐵路港,匯聚先進企業的產業生態圈,也愈發展現出一座國際化“新城”的面貌。
2017年,在西安某物流公司工作的孫磊第一次來到港務區時,發現到處都在施工,“整個園區像是一個大工地,但在慢慢熟悉這里的規劃后,又感覺這里像是被開墾過的肥沃土地”,孫磊說,“長安號在來來往往,將這里耕耘成一片投資的熱土,那些剛剛扎根于此的企業,就像是這片土壤上播種下種子,在這幾年快速種子發芽,有的已經成為參天大樹”。
不到5年的功夫,在長安號影響力蜚聲海外的同時,國際港務區以“宜居宜業 幸福陸港”為目標,快速推進城市面貌的更新,并持續加大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投入,如在教育領域,僅三年來,西安國際港務區累計投入教育資金超55億元,醫療領域,全力推進國家醫學中心項目合作,優化布局社區衛生服務站,著力打造“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
而隨著華潤萬象城等知名商業綜合體在國際港務區的落戶,東漢著名文學家班固在《西都賦》中描寫長安繁華的詞句“街衢洞達、閭閻且千,九市開場、貨別隧分”,將隨著國際港務區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發展,而再次呈現在世人眼前。
就全國范圍看,有志于通過中歐班列而推動經濟發展的城市不在少數,國際港務區的優勢在哪里?
人才,是關鍵因素。此前,西安國際港務區出臺“新陸港人”海外人才計劃,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歐人才班列”,為陜西西安高質量發展貢獻陸港力量,其中,對海外頂尖人才在國際港務區投資項目的,給予最高1億元項目支持和500萬元安家補貼,特別重大的可“一人一議”;目前,整個陜西省的教育國際合作平臺、對話平臺和項目平臺持續擴展,如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和“一帶一路”職教聯盟輻射影響力持續提升,陜西已成為中亞國家學生首選出國留學目的地之一,這為如孫磊一樣的人才留在國際港務區,建設國際港務區帶來給多的機遇。
到了2023年,孫磊不僅留在這里工作,還在西安市最寬闊的城市主干道——雙向16車道的港務大道一側,買了房,成了新陸港人,他打算扎根于此,與這座新城繼續共同成長。
2023年2月5日晚,伴隨著喜慶的元宵節焰火,由千架無人機群組合出一列長安號圖案,在西安港的上空升起,“焰火下照亮的是一個產業新城,無人機組成的是這里發展的動力”,孫磊在朋友圈發出這樣一條動態。
建設世界一流內陸港
打造“雙循環”核心樞紐
從2013年11月首列長安號開行以來,截至2022年末,中歐班列長安號已累計開行16054列,接近2022年全國中歐班列的開行量總和,長安號也與國內其他中歐班列共同組成的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的國際物流新體系也初見雛形。
孫藝民認為,在長安號運行的十年中,西安國際港務區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上都在全面對標全球先進內陸港。
在硬件上,西安國際港務區將實現1萬列的班列年吞吐能力,此外海關的監管水平和通關效率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軟件上,則持續推進企業服務創新。“如在班列開行初期,部門之間的合作共贏意識不強,而現在鐵路、海關、班列公司等都在發揮各自優勢的同時,形成合力,簡化不必要流程,推動班列的組織、協調、運行的效率進一步提升”,他表示。
但對于西安而言,依托長安號建立中國到歐洲的陸路物流通道的體系仍舊是一個龐大而持久的系統工程。這項工程的每一步都充滿未知與風險,需要蹄疾步穩的進行探索。不僅是西安,對于目前超70座有中歐班列開行的城市而言,都是一個共同的考題。
未來如何施策,是關鍵。據悉,2023年,西安國際港務區將以“建設世界一流內陸港,打造“雙循環”核心樞紐”為目標,繼續推動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
一是大力提升支撐力,打造“雙循環”核心樞紐,提升完善港口功能和效率,深度融入全球港航體系。
二是大力提升聚合力,鞏固提升長安號全國領先優勢。創新班列運營組織模式,確保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多元化通道穩定暢通,著力提升運行質效。用好長安號綜合服務平臺、數字金融平臺以及啟運港退稅政策,不斷降低企業物流融資成本。
三是大力提升帶動力,建設具有內陸港特色的產業強區。依托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規模優勢和西安國際港通道樞紐優勢,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圍繞臨港產業持續招大引強,打造區域總部中心、貿易及絲路電商中心、制造中心。
四是大力提升影響力,不斷提高美譽度,樹立西安集結中心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品牌形象。
如今,西安國際港務區長期積累的發展勢能正加速釋放,以中歐班列為依托,通過深入推進“港、產、城”的融合發展,西安國際港務區有條件、有能力在未來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