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享用的進口商品,可能是這樣來的!
2022-09-13 10:37:29
Landbridge平臺
近年來,長三角鐵路開行的“鋼鐵駝隊”不斷壯大,開行方向、數量、頻次呈現持續增長態勢,有力助推長三角地區產業及外貿經濟的升級發展,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通暢。
千年之前,絡繹不絕的駝鈴商隊曾撐起一路繁華;千年之后,呼嘯穿梭的中歐班列續寫著古老亞歐大陸的勃勃生機。中歐班列作為中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重現古絲綢之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輝煌。
拓展通道
讓“中國制造”走向世界
中國距離歐洲有多遠?在漢使張騫的心中,或許是13年的砥礪前行;在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腦海里,也許是4年的跋山涉水。對當代人而言,現代化交通工具讓相距萬里的中歐變為近鄰。
義烏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調度負責人馮賢偉回憶,以前,義烏人做歐洲進出口生意一般走海運,先用卡車把集裝箱拉到寧波舟山港裝船,沿太平洋、印度洋、繞過好望角后再沿大西洋到歐洲各國,順利的話也要45天時間。如果空運,雖然時間縮短十天半個月,但運價要漲好幾倍。如今,中歐班列以海運時間的四分之一、航空運價的五分之一,班列化、客車化開行組織方式,為客戶提供良好物流體驗。
作為中國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經濟區域的長三角,擁有國內最先進的生產制造能力,這些能力對接國際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產品供應屬性,也是長三角中歐班列高質量可持續開行的重要“貨倉”。
2013年9月29日,蘇州開行至華沙首趟中歐班列的汽笛聲,拉開長三角中歐班列跨境運輸的帷幕。黨的十八大以來,集團公司大力支持長三角區域外貿經濟發展與強勁出口需求,勾畫出長三角中歐班列快速成長的工筆畫,相繼開通了長三角至阿拉山口、霍爾果斯、滿洲里、二連浩特、憑祥5個口岸出境中歐班列線路,擁有9個中歐班列組織站、12條營業線,裝車點覆蓋長三角區域9個主要城市,可達中亞5國以及歐洲16個國家,打造出浙江義烏小商品、江蘇蘇州電子產品、安徽合肥白色家電和汽配、江蘇連云港日韓過境設備等特色出境班列產品,讓更多“中國制造”搭乘“鋼鐵駝隊”源源不斷奔赴國外市場,深度拉動長三角外貿經濟增長。
從1條線鋪展到12條線,2013年開行第一列,2016年達到3000列,2021年突破10000列,今年以來同比增長6.9%……長三角中歐班列已成為具有強大輻射力、帶動力和影響力的國際物流品牌。
義烏西站是集團公司管內中歐班列發運量最大的貨場,180萬種義烏小商品通過中歐班列銷往世界各地,邁入全球大市場行列。
安徽黃山茶葉、浙江永康五金工具都隨著“鋼鐵駝隊”加速融入“一帶一路”。隨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長三角中歐班列也從最初裝運服裝鞋帽,快速升級為電器、液晶屏等高端產品。中歐班列遠距離、大運量、全天候、快速便捷、綠色低碳的優勢,尤其在疫情延宕反復、國際局勢動蕩不安中,長三角“鋼鐵駝隊”發揮著保障供應鏈穩定、暢通對外貿易戰略通道作用。
在中歐班列的助推下,上半年,長三角地區進出口貿易總額實現7.14萬億元,同比增加9.3%,高于同期全國整體增速0.6個百分點,對全國外貿增長貢獻率接近4成。
雙向開行
讓世界分享“中國機會”
“黃田港北水如天,萬里風檣看賈船。”這是王安石形象描繪北宋對外貿易盛況的詩句。
時光回溯到2015年2月22日,義烏中歐班列打破以往“單程車”模式,首次從馬德里載貨回程,悄然打開長三角開行回程載貨班列的大門。單絲不線,孤掌難鳴。2016年12月12日,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也迎來首趟滿載歐洲紅酒、掃地機器人的回程班列,合肥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便宜優質的“歐洲造”商品。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一顆夢想的種子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大樹,逐步打造成全球經濟合作新平臺,長三角中歐班列契合了共建“一帶一路”以及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發展訴求。
中歐班列“上海號”發車點閔行貨場毗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以得天獨厚的全新物流通道,為進博會期間鐵路跨境電商進口商品快步邁入會展中心提供便利條件。進博會前夕,產自歐洲的音響、尼龍、核磁共振儀器配套設備等展品搭乘“上海號”回程中歐班列,以跨境鐵路進口方式“搶灘”進博會,在中國市場尋找無限商機。
已經連續3年參加進博會的漢堡港亞太地區首席代表安克表示:“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成為漢堡港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上海號’中歐班列連接漢堡與中國20多個城市,漢堡與中國間經由鐵路運輸的年貨物總量超過10萬標箱。”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得到更多國家參與,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通過回程中歐班列將貨物銷往中國市場,馭風前行的長三角中歐班列進入雙向常態化開行新時代。集團公司貨運部多式聯運科副科長李琳介紹:“今年截至8月底,回程中歐班列同比增長超過65%,中歐班列重去重回雙向開行實現集裝箱充分利用,提高了班列運輸效率。”
科技賦能
優化提質擦亮“金招牌”
近年來,集團公司將密集開行的中歐班列聲聲風笛化作“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陣陣駝鈴。面對越開越火的中歐班列,集團公司以義烏西、金華南雙平臺建設為抓手,傾力將中歐班列積累的“量”轉化為發展的“勢”,厚植出更加強勁的發展韌性與市場競爭力,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
在義烏西站,一列滿載紅酒和成套櫥柜的回程中歐班列緩緩推入集一線和集二線,2臺門吊按照智能集裝箱場站管理系統的引導,迅速開展卸車作業,2小時即可卸完一整列貨車,較以往壓縮近一半的作業時間。金華貨運中心營銷科科長呂小慶說:“我們還通過加強與海關部門協調對接,實現‘就地轉關、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集裝箱貨物集結時間較原先壓縮近4天,提升了客戶物流體驗。”
在金華南站,正式投用的智能集裝箱場站管理系統,將原先分割的貨運電商系統、車站貨運系統、貨票系統等“孤島”握指成拳、連成一體,實現了集裝箱作業的無紙化全流程智能管理。近年來,集團公司攜手中歐班列平臺、海關等企業部門相續推出進出貨集卡車白名單制度、提空進重箱線上App預約、門吊智能化裝車系統等現代化保通保暢舉措,加快了“鋼鐵駝隊”的步伐。
集團公司緊盯長三角地區制造企業,尤其是外貿企業生產節拍,針對臨時性、個性化物流需求量身定制“點到點”班列產品,在疫情多點散發困境中,助力長三角企業走出一條復工復產的“V”形起復曲線。8月16日,集團公司采取相鄰鐵路貨場“鐵鐵中轉”方式,將一列滿載五金器具、日用百貨的出口貨物列車順利送出因疫情實施靜默管理的義烏西站,通過金華南站發運X9017次中歐班列,圓滿完成義烏今年第1000列中歐班列開行。
萬里鐵道、動脈強勁。集團公司與中歐班列平臺公司、海關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在疫情期間先后開行自貿區班列、跨境電商班列、長三角一體化示范班列等運輸產品,確保國際抗疫救援物資和工業原材料、產成品的通暢運輸,發揮著國際貨運通道“壓艙石”作用,為暢通“雙循環”、支撐長三角區域經濟復蘇賦能。
面對具有產業集群優勢的外向型經濟高地長三角,這列穿梭在亞歐大陸上的“金火車”在通道建設、運輸組織、通關模式等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創新,用優質服務和開行效益助推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來源:長三角鐵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