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國際門戶樞紐地位不斷凸顯
2022-09-09 10:03:49
Landbridge平臺
中歐班列如今成為撬動中國西部內陸地區開放發展的杠桿。過去,重慶等西部內陸地區國際物流周期過長,難以融入國際產業分工。中歐班列開通后,西部地區可以直接參與國際產業分工,融入國際產業格局。
2022年6月22日,滿載著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日用百貨等貨物的中歐班列(重慶)第10000列列車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駛出(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近年來,重慶內陸國際門戶樞紐地位不斷凸顯,通過中歐班列串聯起的出海出境大通道已累計引進外商投資超千億美元,吸引落戶世界500強企業近300家,拉動外貿進出口總貨值近4000億元,由中歐班列(重慶)帶動的外向型產業實現年均13.9%左右增長,內陸開放“排頭兵”地位不斷得到夯實。
信息技術(IT)產業是重慶的支柱產業,重慶中歐班列也正是因IT產業發展需要而誕生。中歐班列(重慶)的穩定高效開行,吸引了全球數百家電子信息上下游企業落戶,助推重慶實現了IT產品產量全球“八連冠”,形成“品牌+代工+配套企業”的產業集群,成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重慶制造業和對外貿易發展潛力不斷被激發。自2017年以來,重慶中歐班列已累計運輸IT產品貨值近1200億元。
2022年6月30日,中歐班列(成渝)在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順利發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新冠疫情以來,中歐班列(重慶)助力本地復工復產和穩外貿大局,為重慶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鏈順暢運行注入“強心劑”。中歐班列的發展為重慶成為中歐國際鐵路郵件及貨物全國進出口集散中心打下堅實基礎。依托于中歐班列整車等重要項目運輸,推動了保時捷、奧迪西南地區常態化分撥中心的建立以及博世等重要項目的引進,有效促進了重慶口岸經濟由“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
2022年1月25日,中歐班列起點聯合巡邏隊成員在重慶團結村中心站貨場對作業車輛進行現場指揮。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今年5月,重慶獲批成為首個可開展中歐班列進口運郵的城市,進出雙向鐵路運郵新篇章正式開啟。多年來,重慶先后成為首個突破國際鐵路運郵禁令的城市、首個獲批開展鐵路運郵試點且率先完成雙向鐵路運郵的城市、首個開展郵包疏運并全國首發“中國郵政號”專列的城市、首個開行跨境電商進口及B2B出口專列的城市,也是全國首個且唯一開展中歐班列進出境快件運輸的城市。截至目前,中歐班列(重慶)已累計運輸國際郵包超2600萬件,貨值約20億元,運郵總量全國遙遙領先。
2021年3月19日,重慶海關工作人員在中歐班列(渝新歐)十周年紀念專列發車前進行檢查作業。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作為我國首條中歐班列線路,中歐班列(重慶)相較于其他集結中心進一步承擔起創新探索的重任:率先形成“五國六方”鐵路聯席會議和跨國海關協調機制,促進跨國鐵路運輸和通關便捷化;率先研發控溫集裝箱、海關和鐵路共用的“關鐵通”電子鎖,破解沿途低溫和安全難題;率先迎來回程班列,實現所有中歐班列回程貨“零的突破”;開出第一單“鐵路提單國際信用證”,首次賦予鐵路運單金融屬性,大大減輕企業資金壓力。
2022年1月25日,中歐班列起點聯合巡邏隊成員在重慶團結村中心站貨場進行巡邏檢查。新華社記者 唐奕攝
下一步,中歐班列(重慶)將繼續統籌完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通道網絡,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歐班列(重慶)將歷史性地承擔起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使命,在重慶出境出海國際大通道體系建設中繼續發揮主力軍作用,助推重慶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