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增長率“觸底”,發生了什么?
2022-07-07 10:17:44
Landbridge平臺
在超過十年的穩定和持續增長后,中歐班列的貨運量首次經歷了一個低速發展期。根據國鐵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的開行量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運輸的集裝箱總數增長了2.6%。
前幾年的趨勢
盡管數據仍呈現正增長,但與前幾年相比,增長率有大幅地下降。2021年,中歐班列全年開行量較前一年增加了22%,標準箱運輸量增長了29%。再往前追溯,2020年兩個數據的增長率分別為50%和56%,而2019年則為29%和34%,和2021年相近。
2020年可以被視為一個特殊的年份,疫情使歐洲的生產暫緩,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顯著,貨運需求激增。而海運業亂象叢生,中歐班列在彼時擔起了穩定全球供應鏈的大任,一度成為不可或缺的第三貨運通道。
正如Ecorys公司的運輸顧問Onno de Jong所報告的,由于不同的來源(ERAI、中國鐵路、俄羅斯國家鐵路RZD等所采用的統計方式不同,市場上的數據并不具有嚴格的連貫性。但中歐班列開行量的增速放緩似乎是個共識。
2019-2022年中歐班列開行量/運輸量增速變化(制圖:最鐵運RailFreight)
背后的原因
增速的放緩可能與烏克蘭戰爭有關。一來,許多公司出于政治立場、道德或害怕違反制裁的考量,決定停止與俄羅斯鐵路公司的業務往來,承擔近80%貨量的中歐班列主線一度失去昔日的輝煌;二來,替代線路有限的運力限制了開行量的增長,過境烏克蘭的線路自戰爭以來已經完全停滯,而呼聲很高的中間走廊由于其沿線薄弱的基礎設施,所能處理的貨量僅占主線的3%-5%;再者,戰爭和制裁帶來的全球性經濟衰退,即消費力的降低,以及運輸成本的上升,也可以解釋增長的放緩。
但無論如何,增速放緩是可以預見的。受限于口岸的操作能力,以及境內外鐵路基礎設施的處理能力,中歐班列每年的運力大概在13000到15000列,發運數量過多就會影響班列的時效性,而2021年全年開行量已達12400列,增長的空間已然不多。因此,長年的高速增長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最終增速都會趨穩,而戰爭和沿線的地緣政治只是加速了增長率的下滑。
后續發展
在中歐班列的運力力不從心的情況下,許多公司又回歸了傳統海運。然而,海運業的發展也不盡人意。海運的時效性不及鐵路,倉位不足,而且船舶在離開港口前需要滿載,靈活性不高。如果戰爭繼續下去,公司和客戶很可能會轉而選擇商業利益而不是堅守道德,并再次與俄羅斯鐵路合作,重回中歐班列主線。
事實上,這不只是一種猜測。從線路的擁堵情況來看,過境俄羅斯的線路并不像大家預見地那樣無人問津。相反,不少公司仍繼續使用或早已重新回歸這條線路,只是出于對國際形勢的擔憂,并未大張旗鼓地宣揚。這場商業利益和道德的較量,也許已經分出勝負。
(來源:railfreight.cn)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