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月中歐班列穩住供應鏈,成都依靠班列跑進全國貿易十強城市
2022-05-31 10:04:30
Landbridge平臺
【導讀:面對全球經濟下行,前4月中歐班列的暢通成了全球供應鏈穩定器,也是我國對外貿易持續增長一大的助力。】
2022年,一場俄烏沖突使得因疫情遭受下行的全球經濟又變得更加嚴峻起來,在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疫情沖擊雙疊加的困難局面,一季度我國經濟開局總體還算平穩。
從各城市發布的財政數據來看,中西部地區的武漢、重慶和成都的GDP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區的對外貿易穩步上升,出口需求增大。
在5月20日國新辦舉行的“中國這十年”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說道:“十年來,我國外貿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突出體現在數量的擴大和質量的提升”。其中提到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規劃下,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往來日益緊密,尤其中西部地區的進出口占比由十年前的11.1%提升到去年的17.7%,提升了6.6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百度
今年前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2.58萬億元,同比增長7.9%。出口6.97萬億元,增長10.3%;進口5.61萬億元,增長5%;其中與中歐班列沿線國家進出口3.97萬億元,增長15.4%。
在“一帶一路”的帶動下,中西部地區外貿增幅最快的當屬西部四川省,高達29.6%,出口額達到1962.5億元,排名全國第七。中部江西省同比增長31.7%,出口額已達1400多億,也已經在前10門檻之前了。
中西部地區的“優秀成績單”充分體現了在新發展格局下,從創新融合、深化改革、優化結構、通道建設四個方面高度推進了貿易發展,為中國對外經濟貢獻了一份力量。
前4月中歐班列主要區域進出口比對,中西部城市入圍前十
前4月進出口主要還是以沿海地區為主,3月底沿海區域多城市遭受封控措施,主要物流通道海運一度停滯,各城市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影響。但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額穩步上升,依托于不靠海運的中歐班列暢通無阻。
其中成都、武漢和重慶分別實現外貿出口增速32.6%、26.4%和14%,均高于全國13.4%的均值。
外貿實力是一座城市經濟質量和國際化水平重要指標,這三個城市外貿保持快速增長,主要是物流暢通。從中歐班列運行路線看,目前共有西、中、東3條主要運行線路,其中由重慶、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發車,經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的西線班次最多。
部分城市統計數據(圖片來源:易暢數字)
從開行班列看得出成渝兩地領跑全國,在全國中歐班列占比超過20%。其中成都第一,保持高速增長。據成都海關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四川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32億元,規模居全國第八位,比去年同期增長21.5%,增速位列全國第七。其中,出口1962.6億元,增長29.6%;進口1269.4億元,增長10.7%。
圖片來源:成都日報
這兩個城市,作為內陸中心城市,貿易發展起步晚,但能短時間內擠入全國前十排名,尤其是成都增速最快,不得不說成都的發展實力和成熟的城市體系,更離不開“一帶一路”的戰略布局支撐。
中歐班列逐漸成為貿易新載體,穩經濟助企業
十余年來,中歐班列跑出了不一樣的貿易紐帶,逐漸成為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新通道。以“班列物流+商貿+電商”的三位一體商業模式,構建了數字經濟新賽道,開行數量逐年遞增,覆蓋范圍越來越大,運輸種類越來越全,截至目前,我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5萬列,通達歐洲23個國家,180多個城市,成為歐亞商品交往的重要通道。
其中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為出口作出了實質性貢獻,2021年歐洲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超過1710億歐元,較前一年增長36.5%,而中歐班列中“跨境電商”專列對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比利時國際郵政公司一項針對25個歐洲國家的調查發現,有24個國家的消費者將中國賣家列為最受歡迎的跨境網絡銷售商前三。另有調查顯示,歐洲國家超過1/4的消費者在跨境購物時優先選擇中國賣家。
比利時中歐數字協會聯合創始人克勞迪婭·韋爾諾蒂接受采訪時表示“暢通的物流是中國產品遠銷歐洲的有力保障。”
“中歐班列”與跨境電商進一步融合,“義新歐”“蘇新歐”“蓉歐班列”和成都至莫斯科、合肥至德國漢堡、威廉港等跨境電商專列先后開通并常態化開行。
圖片來源:央視截圖
以阿拉山口岸為例,作為中國離歐洲最近的鐵路國境站,也是我國目前四大口岸之首,阿拉山口國境站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截至4月28日,阿拉山口口岸通過中歐班列累計出口跨境電商包裹突破300萬件,達354萬余件,貿易額約8.2億元人民幣。
在運行蒸蒸日上的背景下,阿拉山市也開始出臺利好出口措施。據阿拉山政府網發布信息顯示,4月份阿拉山口市出臺“關于推進綜保區及跨境電商發展的13條優惠措施”,多家企業積極響應,紛紛落戶阿拉山口。
同時中歐班列也帶動沿線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2013年至2021年,我國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累計1613億美元,沿線國家在華投資設立企業3.2萬家,實際累計投資712億美元。截至2021年底,我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累計投資430.8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34.6萬個就業崗位,較好發揮了載體和平臺作用,促進了國際產能合作。
中歐貿易中這些商品是優勢
在中國貿促會發布《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實施展望研究報告》中指出,46%的受訪中國企業、58%的受訪歐盟企業認為《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簽署生效將為中歐雙邊投資帶來積極影響,企業將從中收益。從調研結果看,協定簽署生效對于中歐雙邊投資而言,機遇大于挑戰,但仍有部分受訪企業對協定有可能產生的影響表示不確定。
從這些年的運行數據來看,中歐之間的貿易往來是互補關系。2013年起,中國運往歐洲的貨物品類從最初的手機、電腦等IT產品,發展到包括汽車整車、機械設備、家具建材等53大門類、5萬多種商品。歐洲運往中國的貨物品類從早期的木材、汽國車及零配件等逐步拓展到機電產品、食品、醫療器械,實現了多樣化發展。
圖片來源:百度
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中歐茶葉、啤酒、蘋果、酪乳貿易分別增長了54%、21%、69%和56%。機電產品、輕工產品、高技術產品貿易分別增長10%、19%和31%。中歐中間品貿易達842.6億美元,占中歐貿易比重達40.9%。
另外來看看迅速成長起來的成都,據港口發布的數據顯示,通過成都中歐班列出口的從輕工業擴展到了整車、電子產品等。前4月平板電腦、電子元件、汽車、鋼材等均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同期,四川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191.5億元,增長2倍,占9.8%;棉服裝及衣著附件、箱包及類似容器、家具及其零件出口分別增長9.4倍、4倍和3.3倍,越來越多的“四川制造”走進“國際圈”。
結語
當前,國際市場需求的降低使中國出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中歐班列在國際復雜形勢下逆勢增長,主要也是補充了海、空兩方面傳統運輸模式的弊端。速度比海運快,價格比空運便宜,不受制于任何形式限制,中歐班列主要線路運輸時效控制在15天左右,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綜合優勢,發揮著“平時”補充貿易運輸能力、“急時”穩定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作用。
圖片來源:人民鐵道
中歐班列同時也在依據國際形勢科學應變,迅速出臺電子口岸、綠色通道、24小時通關等系列措施,在做好防控的基礎上,充分釋放了運輸活力。
特別是在俄烏沖突后國際供應鏈斷裂和海上運輸風險上升的情況下,中歐班列堅持不間斷開行作為一種更有保障的陸路運輸,憑借其時效快、全天候、分段運輸的優勢,越發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逐漸成為當前國際物流陸路運輸的“黃金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成都出臺《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明確提出,促進外資外貿持續增長。同時成都海關處13條利好措施,持續提升通關效率,不斷優化“7×24小時”通關制度;支持外貿新業態發展,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利用中歐班列拓展海外市場;落實惠企稅收政策,助力企業搶抓RCEP機遇等。在良好營商環境和惠企政策刺激下,成都企業外貿進出口業務會繼續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來源:易暢數字)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