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向班列發展情況(上)
2022-04-19 10:09:03
Landbridge平臺
南向班列,通常是指我國通過進出境國際鐵路通道與東盟國家進行貨物運輸的班列,相比于已經發展10余年的中歐班列,南向班列起步較晚,開通線路較少,班列整體規模較小。但隨著RCEP協定的生效,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等國家戰略的實施,以及各地國際鐵路港的積極探索,我國南向班列已經進入了飛速發展的快車道。本文將從國際通道角度對我國南向班列發展情況進行介紹。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
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是國家優化區域開放布局、科學謀劃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決策部署。2019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2021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
班列規模方面,2017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首發,當年僅開行178列。2021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全年開行數量達到6117列,增長超34倍,貨值超180億元,2021年全年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601萬標箱、131.83萬標箱、140.47萬標箱,成為近年我國增速最快的國際班列。
連通性方面,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連通國內貴州、四川、重慶等13省47市91個站點,換船出海運抵全球6大洲106個國家和地區311個港口,有力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
物流效率方面,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具備裝車時間短、開行頻率高、物流成本低的優勢。廣西北部灣欽州港東站站長蘇天士透露:“整列50車平均裝車時間4.5小時,裝車時間同比壓縮30%左右,整列裝車最快只需1.5小時”。2021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日均開行22列,廣西區內班列由每天1班加密到每天3班,成都上行班列由每天1班加密到每天2班,重慶班列由每天2班加密到4至5班,東南亞的貨物利用班列2天內就可以到達成都、重慶,與成渝中歐班列無縫銜接,大概14天就可以到達歐洲德國、法國等地。
2021年,西部陸海新通道“一口價”線路增至79條,同比增長80%,雙核供應鏈管理(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江透露:“陸海新通道運費整體下降近30%,外貿出口基本到東南亞,海鐵聯運當天或第二天即可轉運”。
運營主體方面,2019年10月13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云南、寧夏、陜西、四川、內蒙古、西藏等西部12省區市以及海南省和廣東湛江市,在重慶市進行框架協議簽約,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2020年11月,陸海新通道運營平臺公司正式啟動運營,按照“統一品牌,統一規則、統一運作”的經營原則,創新運用跨區域平臺管理模式統籌陸海新通道建設發展。
▲ 2020年11月17日省部級聯席會召開,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陸海新通道運營平臺公司正式啟動運營
如今,東南亞國家的榴蓮、芒果、山竹等生鮮水果搭乘輪船運抵北部灣港通過海鐵聯運送達國內各大超市,北部灣各類海產品通過冷鏈班列直銷重慶、云南等西部地區,寧夏紅酒、枸杞汁等內陸產品從北部灣發向各地,發運產品從往年的130種增加到600多種。
中老鐵路國際貨運班列
2021年12月3日下午,中方客運列車C3次和老方客運列車C82次在昆明站和萬象站同時發車,標志著連接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與老撾萬象市的跨國鐵路中老鐵路正式通車運行。這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首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全線采用中國技術標準、使用中國設備并與中國鐵路網直接聯通的國際鐵路。中老鐵路的開通也標志著泛亞鐵路第一階段的完善,中國直達東南亞腹部陸海貿易通道基本成型,老撾由陸鎖國變陸聯國戰略順利實施。
班列規模方面,截至2022年3月11日,昆明海關累計監管驗放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195對390列,總貨運量達24.5萬噸、貨值達26.7億元。發往中國的貨物主要有天然橡膠、大米、木薯粉、木炭、鐵礦石等,運往老撾的貨物主要有日用百貨、化肥、機電產品等以及過境運往泰國的冷鏈產品,品類達到700余種。
連通性方面,境內已有來自云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廣東、重慶等15個省(市、區)的列車通關,運輸網對內已聯通京津冀、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區等經濟圈,境外輻射方面,貨物到達老撾后可轉運至泰國、柬埔寨、越南10余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轉運方式一般是通過跨境公路,但在鐵路運輸上也開展了較多嘗試。
3月16日,由中國外運組織的全國首趟銜接中老班列和泰國市場的老-泰班列正式開通。該趟班列滿載27個集裝箱化工品從重慶小南埡站始發,到達中老鐵路終點站萬象南站后,經塔納棱陸港完成過境轉關和換裝轉運,將于14小時后抵達泰國曼谷。這是全國首次打通中國-老撾-泰國鐵路通道,中-老-泰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將大大提升中老鐵路過境轉運效率,改善目前因疫情影響導致的跨境公路轉運擁堵和成本上升情況。
▲ 班列在萬象塔納棱陸港整裝待發
物流效率方面,兩國媒體的報道顯示,與此前的卡車運輸相比,鐵路運輸成本降低了約20~40%。以成都為例,以往從老撾發運貨物到成都需要通過貨車運輸至國內再轉鐵路,耗時8天左右,運費平均達到1200元/噸左右。如今隨著中老回程國際班列的開行,從老撾萬象出發,經磨憨口岸直接到達成都,耗時3-5天,免去了中間周轉,運輸成本節約20%~30%。
據了解,自2021年12月4日中老鐵路(成渝-萬象)貨運直達班列開行以來,目前中老鐵路(成渝-萬象)國際班列已實現每月兩班常態化開行,加上全國其他城市開往老撾的班列,中老鐵路單日開行國際貨物列車最高達6列。
運營主體方面,云南省國際班列服務貿易有限公司由云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合中鐵昆明局、中鐵集裝箱公司、云南省鐵投公司組建,是云南省唯一的省級班列運營平臺。在中老鐵路班列運營上,班列公司借鑒中歐班列的成功運營經驗,充分發揮國際班列公司的平臺服務功能,同時努力打造中老班列品牌。統一中老鐵路貨運產品服務標準、運價體系、品牌標識、班列命名、品牌使用和宣傳推廣。推動中老班列與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緬印度洋新通道對接,形成良性互動,將中老國際班列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良好美譽度的品牌。
中智物流智庫認為,運輸通道的暢通與貿易往來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隨著RCEP的生效,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潛力將得到更大的釋放,南向班列將更加繁忙。同時,南向班列未來將與中歐班列、中亞班列以及海運、航運通道等實現對接,將驅動通道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作用更加凸顯。
(來源:中智物流智庫)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