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鋼鐵駱駝”走出歐亞“新絲路”
2022-03-29 11:16:35
Landbridge平臺
3月15日凌晨5點,南京龍潭港專用鐵路場站,火車鳴笛聲由遠及近,滿載著41節集裝箱貨柜的中歐班列“江蘇號”75021次列車緩緩駛入。
18天前,這批進口貨物從德國諾伊斯啟程,經波蘭華沙進入俄羅斯境內,一路穿過荒無人煙的西伯利亞,經過9300多公里長途跋涉,橫跨歐亞大陸。班列在滿洲里口岸完成通關后,沿京滬鐵路一路南下,過黃河、穿長江,一路奔向此行終點站——南京。
像這樣的回程班列,南京平均每周都不少于1列。“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一兩千年前的駝鈴商隊,變成中歐班列的“鋼鐵駱駝”,南京正是這支新駝隊的重要出發地和落腳點——根據金陵海關和班列公司最新消息,南京目前已成為長三角地區唯一實現中歐回程公共班列周班化的城市。從2014年首開去程班列起,南京中歐班列雙向開行班次屢創歷史新高,2022年前兩月更是呈猛增之勢。
地處“一帶一路”交匯點的南京,憑借國內為數不多的“公鐵水”樞紐優勢,正在成為長三角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新節點。如果說中歐班列是全球供應鏈變革的試驗場,南京則是這種變革的參與者、見證者、受益者。
抓住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新機遇,南京迎接變化,主動融入全球產業鏈大網,這讓南京的未來想象空間豐富。
海運空運之外的“第三通道”
3月15日上午10點,龍潭港專用鐵路場站,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操作起龍門架起重機,將中歐班列上的集裝箱高高吊起放到卡車上。隨后,第三方核酸采樣公司對箱體表面采樣,進行不開箱全面消殺。消殺耗時五到六個小時,之后集裝箱被擺放在指定箱區存放,待各貨主用公路集裝箱卡車運走。
一個國際標準40英尺大號集裝箱,就是列車的一節車皮。41個集裝箱里,裝著歐洲生產的蒸汽烤箱等高端家電、二氧化硅材料、軸承、車輛變速器等百余類產品。收貨人有博西華家用電器公司,還有滁州、蘇州、上海、山東等多地的進出口企業。
“這列回程班列從歐亞大陸西端到東端,行程近1萬公里,境外部分一般用時15天左右,入境后到南京3天時間,比海運節省一半以上時間。”南京龍潭鐵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杰介紹,班列用時有長有短,全程快則18天,慢則25-30天。由于沿線國家的鐵路軌距不同,中歐班列需要在波蘭白俄羅斯邊境、中俄邊界的滿洲里等口岸進行多次換裝,口岸換裝能力往往影響到班列的運行時效。比如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的軌距是1520毫米“寬跑道”、我國鐵路是1435毫米標準軌距,中歐班列在滿洲里口岸入境時,就需要換裝,把貨柜吊裝到國內的火車底盤上。
想要快,就走空運,但是價格高;想要便宜,就走海運,但是時間長。中歐班列恰是介于海運、空運之間的 “第三通道”,兼具安全性、穩定性和高時效。近期南京中歐回程班列對外報價約1000美元/標箱,僅是空運的1/10。
受當前新冠疫情影響,近兩年國際海運、空運“一柜難求”,運費水漲船高,這對進出口企業造成了很大影響,而中歐班列則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了一條高效穩定的進口新通道。這條鐵路運輸通道被中外媒體稱為“疫情期間穩固全球供應鏈的‘大動脈’”。
2011年,“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首次開行,如今我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已突破5萬列。南京首開中歐去程班列是在2014年,截至目前已經形成南京—二連浩特、南京—滿洲里、南京—阿拉山口三線通行的交通物流通道。
在我國對歐貿易順差的大背景下,南京中歐班列去程一向火爆,集裝箱供不應求。這種火熱,從繁忙的起點站堯化門鐵路貨場就能感受到。
在這里,來自南京本地LG工廠的冰洗、電視及配件,蘇美達公司的服裝、五金機電產品,一排排貨柜堆積如山,運輸到俄羅斯、歐洲市場后備受老外歡迎。鎮江的新能源汽車、滁州的光伏太陽能設備、泰州的長城汽車配件、蕪湖的奇瑞汽車等出口貨物,也是這里的常客。
“來自南京以外的班列貨源占比約六七成,這足以彰顯南京的物流樞紐地位,以及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 南京市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杜成介紹,公路集卡從四面八方將貨物運到南京后,平均每一兩天就有一趟班列啟程開往歐洲,最快十幾天后即可到達歐亞大陸另一端。
曾經因貨源少“吃不飽”的回程班列,后來也常態化開行起來。2021年8月23日,南京首列中歐回程班列“德國漢堡—南京”線開通,共裝載37個集裝箱,包括上海、南京、蘇州等地區進口的機器設備、輪胎、白葡萄酒等價值約483萬美元的貨物。隨后波蘭馬拉—南京、德國諾伊斯—南京等另2條回程線路也相繼開通。
疫情之下,南京中歐班列一路高歌,“第三通道”作用發揮越來越明顯。南京市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提供的一組統計數字顯示:2021年,南京中歐(包括中亞)班列雙向開行237列、9711車(含到境內口岸),貨值6.87億美元;同比車數增加35.53%,貨值增加12.44%,創歷史新高。2022年前兩個月,南京中歐(亞)班列累計開行69列2853車,同比增長222.74%,其中去程同比增長58.6%,一月份開行數量創單月歷史新高。
多方發力促成“長三角唯一”
“剛開始時不知道客戶在哪里,只能通過中間人尋找境外客戶,再加上時差問題,境外攬貨困難不小。”這一情況后來得到改善。2021年初,上海拓鐵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在南京經開區注冊成立子公司南京啟速航跨境電商貿易公司,作為南京市國際貨運班列平臺下屬一級貨代公司,通過與DHL、德迅、DB辛克、中國外運等國際物流企業合作,終于在去年開出第一趟歐洲回程公共班列。
“所謂公共班列,是指班列公交化運營,在同一時間不同的貨物、不同的客戶可以搭乘同一趟列車,就像坐公交車一樣方便。” 南京市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學斌介紹,不同于包車定制模式,公共班列更多依賴市場自發性。回程班列不少進出口企業客戶是發現班列價值后自己主動找上門來。
有百年歷史的礦山機械巨頭瑞典安百拓就是第一批“吃螃蟹者”。安百拓貿易有限公司是安百拓鑿巖集團設在南京經開區的跨國企業地區總部,以前每年都要從歐洲運輸礦山機械、零備件到南京,全部都是走海運。從微信朋友圈看到2021年南京首列歐洲回程班列開通的消息,公司相關負責人徐靜眼前一亮,向瑞典總部提出了嘗試走鐵路運輸的建議。總部做了一輪又一輪細致分析比較,決定采納,“除了三層樓高的大型整機必須走海運,價值高的零部件走空運,能走鐵路的全部改走鐵路。”
“雖然陸運相比海運并不便宜,但是時間短,海運遇到港口擁堵七八十天都到不了。算一筆總賬,企業綜合成本還是降低了很多,備貨周期變短、資金占用少了、交貨期縮短了。”徐靜說,采用中歐班列進口貨物已有半年了,基本每周兩班非常穩定,公司距離龍潭鐵路貨場也很近,歐洲發貨過來基本是點對點,非常便捷,“這是從未有過的體驗”。
解決了貨源問題還不夠,回程班列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服務升級。入境口岸通關效率低、國內段時效性不高,曾經是影響回程班列常態化運作的重要因素。南京中歐回程班列之所以能實現高效常態化開行,得益于海關施行的“全國通關一體化”創新改革成果。
金陵海關駐江北辦事處副主任康政介紹,所謂“通關一體化”,是指企業可以任意選擇通關或者報關地點和口岸,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辦理相關手續。中歐回程班列貨物班列采取的就是一體化通關模式進行通關,在“目的地海關”金陵海關完成貨物接單審核和繳納稅款,由“口岸海關”滿洲里海關完成貨物查驗和實貨放行,再整列抵達南京。金陵海關定期召開“關鐵企”三方聯席會議,用提前申報、專崗接單、屬地查檢加急等措施,全流程提供保障服務。
這種無縫對接的通關新模式,讓中歐回程班列運行效率提升明顯,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忠實用戶”。這種影響力的輻射半徑基本覆蓋到南京都市圈乃至長三角地區。
3月20日,滿載著42個集裝箱的德國諾伊斯—南京中歐班列“江蘇號”抵達龍潭鐵路專用線。至此,金陵海關共完成26列南京中歐回程(進口)班列,總貨值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南京回程進口班列目前已實現每月6至8列常態化運行,是省內及長三角地區唯一實現進口公共班列周班化運營的城市。”康政說。這個“唯一”相當于打通了一條長三角連接歐亞大陸的“新絲路”,南京的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
班列帶動樞紐經濟“爬坡”前進
由于靠海的優勢,長三角地區大部分進出口貿易通過海洋運輸完成。雖然鐵路難以取代海運,但是中歐鐵路運輸發展潛力依然巨大。環顧國內中歐班列開行火爆的城市,比如重慶、鄭州、武漢等中西部內陸城市,由于區位條件對陸運需求更迫切,近年來“后方變前方”,班列發展勢頭尤為迅猛。從發展速度和規模上,南京比不上這些城市,但在回程班列上,南京試圖打造自己的“長板”。
南京近年來為何重視歐洲回程班列?在南京綜合保稅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燁看來,全天候穩定運行的中歐班列,是一條不可或缺的戰略通道。尤其是疫情或者海運線路出現突發事件時,對供應鏈保障作用更顯重要。對企業來說,中歐班列緩解了國際貿易海運、空運運力緊張且價格飛漲等堵點,增加了一道物流選擇方案。從區域經濟發展來說,南京處于長江航道與京滬鐵路交匯點,高速公路路網繁密,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公鐵水”樞紐,同時還擁有博西華等多家德國企業總部,與歐洲經濟聯系緊密,發展歐洲回程班列基礎良好。
做強中歐班列,南京同時具備先天優勢和后天條件。
南京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兼陸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等五種類型。位于南京經開區的龍潭片區獲批為南京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這也是江蘇省第一個國家物流樞紐。龍潭港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江海河聯運、公鐵水聯運條件的港口,兼具面向國際和服務內陸兩大功能。
近水樓臺先得月。中歐回程班列終點站選址龍潭地區,即得益于去年1月龍潭港區專用鐵路線的開通運行。龍潭港區鐵路專用線起自京滬線龍潭站,跨南龍路、疏港大道后進入龍潭港口作業區。它是南京國家物流樞紐集疏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十三五”港口集疏運重點工程。龍潭地區又是寧鎮揚都市圈的地理核心,是長三角輻射帶動長江中上游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中歐班列+龍潭”,將有效釋放南京對南京都市圈、向長江中上游輻射帶動作用。
緊臨龍潭鐵路貨場的南京綜保區(龍潭片)迎來發展好時機。作為當前我國開放層級最高的特殊監管區,這里是承接國際產業轉移、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重要平臺。南京首列中歐回程班列就是在這里通過“一體化通關”,打通了中歐班列貨物入區再分撥至周邊節點城市的物流新通道。比如不少上海企業就會選擇班列-南京綜保區-上海綜保區方式。這進一步放大了南京進口中歐班列的輻射作用。
有本地跨境電商企業表示,隨著常態化回程班列越來越多,這對南京發展跨境電商來說是個利好。德國的定制廚具、法國的紅酒、瑞士的芝士,不需要海上漫長等待和承受性價比不高的空運,都可以通過中歐班列到達國內消費者手中。班列直通南京綜保區(龍潭片),讓這里完全有條件成為輻射周邊城市的跨境服務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
“只要加大開行密度和頻次,就能把運費成本降下來,形成用戶黏性。”王學斌介紹,眼下回程班列還處于“賠本賺吆喝”階段。目前班列報價是經過平臺(班列公司)、貨代公司等多方面補貼后的優惠價格,實際成本要超過5000美元/箱。即便如此,公司依舊看好回程班列發展前景,堅信未來有一片紅利藍海。
“中歐班列將不斷爬坡前進。”南京綜保區(龍潭)管理局副局長計紅表示,中歐班列對完善南京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集疏運體系具有重要作用。“借助中歐班列,我們可將國內沿海港口及日、韓、東南亞乃至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貨物匯集至龍潭,這將進一步提升南京物流樞紐能級,強化對外連接全球經濟大網、對內輻射區域腹地的作用,助力南京經開區打造成為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形成樞紐經濟增長極。”
“搭乘”中歐班列,南京正融入新一輪全球供應鏈變革進程中,樞紐功能將進一步釋放。去年的南京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要乘開放之勢,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全面提升開放通道、平臺能級和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把交匯點區位優勢轉化為雙循環樞紐優勢”。大會明確五年內重點任務之一是,促進內外需市場循環暢通,強化區域輻射帶動能力,集聚全球高端資源要素,提升國際化門戶樞紐功能,構筑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鏈接樞紐。
(來源:國際在線)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