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國際班列”從成都雙流正式發車“一路向南”創新國際供應鏈體系
2021-12-06 09:29:03
Landbridge平臺
12月4日,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再次鳴笛,一列搭載著35個大柜包括五金件、電配箱、真空設備、紡織品、電子配件、防疫物資等貨物的“中老國際班列”正式發車。
對從事中泰兩國跨境電商貿易的洪青志而言,他在中國采購五金件的渠道不必再局限于沿海地區,海運也不再是他將貨物運送到東南亞的唯一選擇。“中老國際班列”開通后,更低的運輸成本、更穩定的運輸周期,全線鐵路的運輸形式讓洪青志采購貨源的渠道隨即增加了成渝兩地。
這趟“中老國際班列”的發車,標志著中老兩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聯結更緊密,中國西部地區正式打通中老兩地全程鐵路路線,依托中老鐵路,國際供應鏈體系得以創新發展,成都雙流“航空+鐵路”樞紐優勢再次凸顯,為助推雙流雙向開放功能再次增強乃至中國到東盟國家綜合交通走廊的持續開拓提振優勢。
“一帶一路”倡議下 中老鐵路成為“金鑰匙”
中老鐵路是中老兩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隨著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從萬象到中老邊境車程由2天縮短至3小時,到昆明可朝發夕至。中老鐵路的正式通車,不僅是老撾實現國家富強的快速通道,更是中老兩國人民緊密聯結的通道。
此次由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發車的“中老國際班列”,是中老兩國地區路網的關鍵樞紐,也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的具體實踐。
中老鐵路通車之后,不僅對中國跨境貿易物流帶來更優的解決方案,對老撾而言,大量的物資和農產品等適鐵貨物就有了銷路。更重要的是,中老鐵路除了能夠紓解老撾“陸鎖國”困境,還能夠深入中南半島腹地,全面輻射緬甸、泰國等國。
如今,隨著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及中老國際班列直達貨運班列正式發車,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也成為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和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精神的重要成果之一。
優化國際供應鏈服務 跨境貿易周期更穩、成本更低
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的首發是在9月27日。彼時的貨運班列是經云南昆明和磨憨口岸,通過空鐵公多式聯運駛向老撾萬象。約2個月后,空鐵連云港新增國際班列開通經由廣西欽州港至菲律賓的“鐵海”聯運。
與前兩次“鐵路+海運+公路”的聯運方式不同,12月4日發車的“中老國際班列”實現了全程鐵路至老撾萬象。這是中國西部首趟全程鐵路至老撾萬象的國際班列。
遞四方集團總裁助理張姣云表示,此次“中老國際班列”發車意味著南向跨境電商通道被打通,向東南亞地區B2B、B2C流向打通,國際物流供應鏈縮短,而成都雙流“空鐵”、“卡鐵”多式聯運的優勢能充分滿足供應鏈企業的需求。
相比海鐵、江海、鐵公等不同形式組合的聯運方式,此趟全程鐵路班列運輸時間能穩定在3-5天,最快72小時抵達老撾萬象,在運輸成本上則能為企業節約20%-30%。
洪青志介紹說,近幾年海運成本極不穩定,從2019年每40尺大柜700多美元的運費,到2020年增長至1000多美元,2021年更是漲到了3500多美元,運輸時間也從原先的12天左右慢慢延長至1個月甚至更久。
事實上,正由于海運周期的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也在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一家從事于生產電子配件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此前他們出口運輸都是采用“公路+海運”的形式,先將貨物用公路運至沿海港口,再由海運出口,但由于客戶對交貨周期有嚴格要求,本著“寧早到不晚到”的原則,他們必須提前備貨至東南亞倉庫,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提升庫存量,而無法按照訂單進行周期性的生產及運輸。
如今,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為企業提供的多種物流解決方案模式,可以有效幫助他們形成穩定的供應鏈周期,幫助企業降低原材料和產成品的庫存時間20天以上,減少每月資金占用上百萬元。顯然,更穩定的運輸周期、更低的運輸成本,是諸多適鐵貿易企業更青睞全程鐵路運輸的主要因素。
不僅如此,雙流綜保區內分布了眾多電子制造加工企業,其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及相關配件生產制造和銷售涉及的諸多環節,正是由這根國際供應鏈條打通并串聯起來的。
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緊鄰成都雙流綜合保稅區園區,作為在企業家門口的鐵路港,公路運輸距離從普遍的幾十、上百公里縮短至數百米。“作為中國內陸深入東南亞腹地的快捷通道,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能夠為適鐵貨物出口貿易提供更好的物流保障,為企業提供更匹配的國際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充分發揮多式聯運優勢。”成都空港現代服務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雙莉如是表示。
發揮空鐵集散優勢 助推企業調整布局
可以說,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是離機場最近的鐵路貨運港。在成都“兩場一體”(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的協同運營,雙流國際機場位居全國前列的吞吐量,讓其在轉型發展航空物流產業方面有著更深厚的基因優勢。
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的存在,能夠讓企業自由選擇運輸方案。對于附加值高,諸如電子芯片、生物醫藥類外貿貨品,可采用航空直運的方式,能夠大幅壓縮運輸周期,而對于附加值偏低的外貿貨品為兼顧運輸時間和成本,則可為其定制鐵、海、公組合聯運的運輸方案。
一家從事生產真空設備的企業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一年向東南亞的出口額約有1000萬至2000萬,盡管占其全年營收比例不高,但東南亞市場的份額在逐年增長。因為是訂單制,穩定的運輸周期能夠幫助他們更精準地為客戶制定交貨周期,對其開拓東南亞市場并與沿海企業有序競爭打開有利局面。
同樣,對前述生產電子配件的企業而言,鐵路運輸的穩定性優勢,能讓他們減少海外庫存量,對企業壓縮運營成本、調整東南亞市場戰略規劃都有長遠意義。
同時,由于成都雙流空鐵國際聯運港就位于成都雙流綜合保稅區園區門口,在鄭雙莉看來,這樣的優勢在未來能夠吸引更多的企業在綜保區設立集散中心,空鐵聯運的優勢也能因此不斷放大。
搶抓RCEP機遇 雙向開放深入東盟腹地
對從事跨境電商貿易的洪青志而言,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往來是向著越來越密切的方向不斷發展,尤其是零關稅的利好,讓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即將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也會在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非東盟成員國之間將架起密切的貿易橋梁。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報告指出,RCEP生效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最終會實現零關稅,這不僅將顯著拉動區域整體的經濟、貿易和投資增長,對于全球貿易和福利增長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降低貿易投資壁壘,提高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推動形成統一的區域大市場,將促進中國農業、輕工、紡織、汽車、機械、電子信息、石化等重點行業的進出口貿易增長,為產業發展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成都雙流作為全國率先實現空鐵無縫聯運的城市,正在RCEP的機遇下,全面打開“航空+”西部國際貿易新通道。
如今的雙流,正在加密構建“空鐵聯運”樞紐通道,在多式聯運的優勢下,由成都雙流駛向東南亞的國家已開拓包括緬甸、老撾、菲律賓、泰國等國。接下來,雙流還將持續開拓南連東盟、西行歐洲、北達俄羅斯、東向日韓的“空鐵國際班列”,繼續搶抓時代機遇,主動融入雙循環,壯大自身航空基因,開放資源、暢通要素,積極服務成都建設國際門戶樞紐。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