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運輸成本是海運的6倍多!圍棋思維,中歐班列的價值
2021-11-25 10:42:46
Landbridge平臺
有個問題我一直不理解,鐵路運輸成本是海運的6倍多,為什么中國還要花那么大的代價去發展中歐班列?
目前,中歐班列主要有三條通道,西通道、中通道、東通道。不管是哪一條終點都是在歐洲境內,所以都叫中歐班點。
為何推進中歐班列?
上面提到過,為什么鐵路運輸是海運成本的六倍以上?比如說一個標準集裝箱運到歐洲,鐵路運費是5.1萬美元,而海運只要7551美元。
為什么這么困難重重,我們還要花那么大的代價推進中歐班列?有的城市開行一年光補貼就十個億人民幣。
有的搬第一趟,開下來補貼就超過100萬,那就更別說什么建設和維護費用,直到去年,困擾了我很多年的這個問題,才總算是看到了答案。
自疫情爆發以來,海上運輸嚴重受阻,而中歐班列全年開行首次突破1萬列,達到了1.24萬列,同比增長了56%。
這幾條路線運送了無數的防疫物資,不僅救了我們自己,也拯救了整個歐亞大陸。
中歐班列的戰略意義
到去年年底,《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談判完成,我國已經在重慶、長沙、武漢、鄭州、義烏還有哈爾濱等,這些城市建成了中歐班列,打開了除法國和德國以外的歐洲國家的窗口。
目前就連日本和韓國都要開始利用這條通道,他們把急件空運到我們國家的這些城市,然后轉運歐洲。要知道,鐵路運輸雖然貴,但是它的時效性,卻是海運無法比擬的。
日韓以前海運無法完成的緊急訂單只能選擇空運,而空運的價格是海運的95倍,絕大部分的商品根本承受不了這個代價。
而鐵路運輸無論是價格還是時效性,正好提供了一個在海運和空運之間的最佳選擇,還有海運雖然便宜,可很多國家它就是個內陸國家。
比如匈牙利、瑞士、捷克、白俄羅斯等,它沒有港口,所以中國班列讓中國成了這些國家不可多得的貿易伙伴。
另外,現在海上的幾個關鍵通道都被美國把持著,比如說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等,這中歐班列的戰略意義就很明顯了。
現在除了中歐班列以外,我們的國際鐵路還再進一步建設當中,開始向印尼、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發展,這就是中國的圍棋思維,這就是咱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來源:一瓶闊樂的故事)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