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如何賦能樞紐建設?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中歐班列物流環節可“嘗鮮”
2021-10-21 10:39:09
Landbridge平臺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通過數字技術聯通之后,一些國家的數字經濟能級得以提升,正在成為世界的中心。”10月20日下午,創交會期間,2021興隆湖新經濟發展論壇在成都天府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在活動現場縱論全球化下成都發展新機遇。他給成都支招,要設計好陸海空聯運的物流樞紐,發揮數字經濟優勢,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可以將數字技術更好地應用到物流運輸環節中,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一開場,黃仁偉的話題聚焦到過去數十年全球化的演進歷程,在他看來,全球化的演變和數字技術息息相關。“過去,經濟全球化的1.0版是以西方為中心的要素流動,熱錢涌動,發達經濟地區產業逐漸空心化。而在經濟全球化的2.0版中,新興經濟體群體在崛起,這其中,通過數字經濟、區塊鏈、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很多基礎設施實現了全球鏈接。”展望全球經濟形勢,黃仁偉分析了成都面臨的機遇,“經濟全球化變化和中國產業‘走出去’變化以及世界物流的變化,帶來了一個全新的環境,這個全新的環境對成都最有意義。”
黃仁偉分析,成都擁有萬億級的電子信息產業,充沛的人才儲備,便利的區位條件,快捷的物流運輸網絡,尤其是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成都的樞紐地位逐漸凸顯。
“實際上,在疫情影響下,人們的交通出行受阻,但是在國際貨運上卻非常繁忙,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點的成都,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逐年提升。過去,對外貿易依托電子商務進行交易,這是數字經濟的最初形態。更高層級看,新興數字技術能不能在‘一帶一路’沿線發生更深的關聯?如何通過5G、人工智能技術去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更快地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比如,中歐班列的物流運輸環節可以使用數字化技術,提升物流水平和效益。”他說。
“我們觀察到,成都的數字金融也非常發達,本來四川的民營企業很活躍,現在民營企業資本和數字金融結合,使四川的融資能力增強。”黃仁偉還建議,成都應該將海南、深圳、珠海的最先進自貿區規則用到本地的經濟發展中,成為重要的產業聚集地。
(來源:紅星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