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通道 推動重慶邁向開放高地
2021-07-02 09:15:00
Landbridge平臺
重慶團結村車站,伴隨著長鳴的汽笛,一趟滿載著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日用百貨等物品的中歐班列(渝新歐)十周年紀念專列駛出車站,發往德國杜伊斯堡(攝于2021年3月19日)。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果園港成為長江上游水鐵公多式聯運綜合物流樞紐,是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重要平臺(攝于2020年12月22日)。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重慶自貿試驗區西永片區大力發展“筆電”等新興產業,為重慶出口貿易增添了強勁動力(本報資料圖片)。記者 巨建兵 攝/視覺重慶
重慶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前往吉爾吉斯斯坦的重慶跨境公路班車駛出(攝于2021年6月21日)。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在兩江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消費者正在“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選購進口紅酒(攝于2020年5月29日)。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在重慶鐵路口岸保稅物流中心(B型),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鐵路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正在對進口葵花籽油進行查驗(攝于2018年2月8日)。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在新加坡智慧建筑企業IDATechnologyPteLtd,工作人員正在展示VR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以重慶為運營中心,成為輻射西部地區乃至更廣泛區域的國際合作平臺(攝于2020年9月16日)。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大道綿延萬里,中歐如若比鄰。中歐之間,有一條橫貫亞洲大陸,穿越數國的鐵路大通道——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通道。
每天,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渝新歐)穿行在這條通道上,服務“一帶一路”沿線貨物互聯互通。傳統海運需要2個月才能抵達的貨物,如今只需要13天左右。
10年間,中歐班列(渝新歐)累計開行近8000列;累計運輸貨值近3000億元,多項累計關鍵指標居全國首位。
10年間,中歐班列(渝新歐)開枝散葉,形成30余條成熟運行線路,輻射亞歐26個國家近40個城市。
這條通道的成功,為重慶開放通道建設累積了經驗,堅定了重慶擴大開放的信念與步伐。
2017年10月,重慶與廣西、新加坡一起開拓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式實現常態化運營。西部陸海新通道自重慶出發,經廣西欽州港出海,轉運至東南亞,甚至全球。
2019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相應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重慶是通道的運營組織中心。同年10月,西部12省區市、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在重慶簽署該通道的共建協議,形成“13+1”共建機制。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繼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通道之后,重慶參與開辟的另一條國際貨運通道,中國西部地區因此有了一條由南出海,面向世界的國際大通道。
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已形成鐵海聯運班列、公路班車、國際鐵路班列三種物流組織形式。重慶累計開行西部鐵海聯運班列3658列、跨境東盟公路班車6373車次、國際鐵路聯運班列328列。
重慶還積極推進向北、向東的通道建設。北向開行“渝滿俄”貨運班列,由重慶直達莫斯科,將貨運時間由2個月縮短至8天;東向開行直達寧波的渝甬班列,貨物抵達寧波后,在北侖港轉海運,再分運至世界各地。
如今,重慶借通道之便,通江達海、貫穿歐亞,實現了“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無縫銜接,將重慶不靠海、不沿邊的劣勢,轉為輻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優勢,曾經的開放“末梢”變身開放前沿。
在條條通道的加持下,“十三五”期間,重慶外向型經濟持續攀升,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長7%;累計實際利用外資超過520億美元,外商投資市場主體達到6764戶,引入世界500強企業達到296家……重慶開放型經濟發展持續向好。
(來源:二三里客戶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