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式聯運破解“連而不暢、鄰而不通”
2021-06-16 09:05:39
Landbridge平臺
3年內,我省將投資1623億元建設72個“鐵水公”重點聯運交通項目,爭創7個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打通多式聯運“最先和最后一公里”,讓多種運輸方式高效銜接,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湖北競爭力。
建設12條疏港鐵路、開通20條以上多式聯運精品線路、爭創7個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多式聯運集裝箱量年均增長20%、實現全省多式聯運服務“一站通”……這份雄心勃勃的“多式聯運”三年計劃,將助力湖北打造與地理資源相匹配的交通新優勢。
破解“連而不暢、鄰而不通”尷尬
江面船只排隊等候,碼頭上龍門吊長臂舞動,24小時裝卸集裝箱。
這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武漢陽邏港看到的景象。這個長江中游天然深水良港,常年水深7至15米。借助多式聯運優勢,該港區現在每周航班量達268班,一天裝卸2000個集裝箱,比去年多一倍。
多式聯運,現代交通運輸的重要一環。湖北地處華中,“得中獨厚”;坐擁長江最長岸線,“得水獨優”。然而,鐵、水、公、空多種運輸方式之間“連而不暢、鄰而不通”,削弱了這一優勢。資料顯示,長江港口與鐵路銜接不充分,在干線2800余公里航道眾多港口中,可開展鐵水聯運的不到10個。
“協同銜接不順暢、信息化程度低、沒有解決最后一公里運輸等問題,成為制約多式聯運發展的短板。”全國政協委員、中鐵大橋院總工程師高宗余說。
湖北,亟須打通多式聯運“最先和最后一公里”,讓多種運輸方式高效銜接,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湖北競爭力。
從何處著手?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朱漢橋認為,多式聯運的前提和基礎是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核心和關鍵是運輸方式的無縫對接和集疏運體系的建設,重點內容是營運一體化、信息共享化、主體協同化。
打破“最后一公里”瓶頸
武漢新洲陽邏,一條鐵路跨越公路,兩邊工地上,塔吊矗立。作為武漢新港鐵水聯運重點配套工程,江北鐵路二期項目正日夜趕工。
“打破‘最后一公里’瓶頸迫在眉睫。”武漢港發集團董事長涂山峰介紹,今年以來,從陽邏港經上海“漂洋過海”的集裝箱“一箱難求”,引入鐵路專線后將為港區擴容。
江北鐵路二期,湖北3年投資1623億元建設72個“鐵水公”重點聯運交通項目之一,72個項目涵蓋鐵路、水運、公路工程,以及多式聯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等。
其中,鐵路連通工程投資138.5億元,除了投資40.6億元的武漢新港江北鐵路,還有投資分別為38.9億元、13.8億元的宜昌茅坪港疏港鐵路、襄陽小河港區疏港鐵路等11個項目。《方案》要求加快建設沿江、武西、京九等高速鐵路,釋放同通道內對外普速干線鐵路貨運能力,完善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國內主要城市群的鐵路貨運網絡鏈接。
水運連通工程總投資298億元,包括漢江蔡甸至興隆2000噸級航道工程、武漢陽邏港區鐵水聯運二期等16個項目。我省還將推動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開工建設,暢通中部出海通道。同時,推進漢江航道梯級開發樞紐項目建設,提升漢江通航能力。開工唐白河、松西河航道整治,打通水運南北通道。
公路連通工程總投資864.7億元,過百億的項目包括武漢至陽新高速黃石段、武漢至大悟高速、燕磯長江大橋等。據介紹,我省還將重點建設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以及硚口至孝感、鄂州機場高速公路等武漢城市圈出口路、瓶頸路段新建(改擴建)工程,推進連通白洋港、荊州港、黃石新港、鐘祥港等一批疏港公路建設。
多式聯運物流園區是產業“抓手”。根據方案,我省3年將投資158.6億元,建設包括漢歐國際物流園在內的20個項目。重點推進武漢、襄陽、宜昌、十堰、鄂州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多式聯運物流園區,以及國家、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物流園區項目建設,提升貨物中轉及集散能力。
讓精品線路“流金淌銀”
未來湖北多式聯運啥模樣?
根據《方案》,到2023年我省初步建成國家內陸地區多式聯運中心、國家多式聯運創新示范區,為湖北打造國內大循環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提供有力支撐。
屆時,依托黃金水道,一條條精品線路將暢通國內外,成為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水鐵聯運。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和南北鐵路通道,打造5條以武漢、宜昌、荊州、黃石、鄂州為節點的水鐵聯運品牌線路。
江海聯運。開辟5條以上武漢至江蘇、浙江、福建、山東、遼寧等國內沿海港口及韓國、日本的近洋航線,將武漢打造成長江中上游的外貿貨物集散基地和集裝箱樞紐港。
水水直達。開辟和發展3條以上長江中上游、漢江、湘江、洞庭湖區港口至武漢港的集裝箱航線,使武漢成為川、渝、陜、豫、湘等地區內外貿集裝箱目的地港和中轉港。
陸水空聯運。依托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和武漢天河機場,培育3條以上陸空、空鐵聯運精品線路。鞏固長江三峽庫區載貨汽車滾裝運輸,培育3條以上水陸滾裝聯運精品線路。
到2023年底,湖北將開通至國內及歐洲、東盟、東南亞等地20條以上多式聯運精品線路。其中,中歐班列(武漢)開行數量較2020年底增加400班列以上。
方案實施后,湖北多式聯運效應將進一步凸顯,鐵路、水運占比進一步提高,多式聯運集裝箱量年均增長20%。建設疏港鐵路12條195公里、等級以上航道1040公里、高速公路11條408公里、疏港公路8條183公里。建設20個多式聯運型物流園區(樞紐)。主要港口、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的物流園、產業園實現鐵路互聯互通。
(來源:湖北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