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已成未來發展風口,中小型企業數字化平臺陷入困境
2021-04-13 10:35:37
Landbridge平臺
2021年的全國兩會,物流業依然是關注熱點,代表、委員們提出了“兩業融合”“快貨物流圈”等議案、提案。我們從這些業界大咖的聲音中梳理出4個關鍵詞,從其中透視物流業發展前景。
READING
物流將成風口
“建設石家莊國際陸港,打造京津冀物流陸港集群,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加快融入國際物流大通道。“”
“深化陸海雙向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完善長三角四通八達、覆蓋全球的空中客貨運輸網絡,構建京 津冀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支持加快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支持在鄭州布局高鐵貨運,發展貨運空鐵聯運。”
“發揮成渝兩地機場優勢,協同構建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把昆明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家區域性樞紐……”
物流建設話題在全國兩會上不斷升溫,代表、委員們對如何打造空港物流樞紐、陸港物流樞紐紛紛提出了區域性的建設建議。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指出,到2035年實現“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如果要全面實現此目標,未來15年間,物流將成為國內的風口。
面臨現實挑戰
根據交通運輸部對《綱要》的解讀,未來15年,我國將建立80個三級樞紐,建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以及區域性高速鐵路,鞏固10大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布局40個左右的區域航空樞紐。
短短幾句話,道盡海陸空物流未來發展方向,一張四通八達的貨運網絡呼之欲出。
目前我國物流樞紐建設依然面臨著眾多挑戰,據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鐵路貨運量占總貨運量的比例為9.62%;公路貨運量占比為73.93%;水運貨運量占比為16.43%;民航貨運量占比為0.02%。
現階段,鐵路、航空貨運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多種運輸組織方式銜接不夠完善,各地政策銜接不強,物流通道梗阻頗多。
數字化成方向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折射出全面數字化的時代大勢。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也不約而同地交出許多有關“數字化”的議案、提案:
開放物流公共信息,擴展行業平臺數據服務,整合共享信用信息。
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大力推進生產制造端數字化改革,打造一批服務產業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建立數字化供應鏈體系,引導傳統物流網絡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升級改造、促進互聯互通……
去年疫情暴發后,國內能在短時間內復工復產,不僅是我國的防疫水平出色,而且進一步凸顯完整且出色的物流供應鏈的重要性。
制造業和物流業“兩業融合”在短時間內一躍成為業內高頻詞,不少企業都積極擁抱數字化物流,成為行業方向。
大數據物流平臺
現階段,在制造業和物流業兩業融合發展中,大規模定制、柔性生產成為新的趨勢和主流模式。
但不少企業的管理和服務跟不上需求的變化,物流水平、信息化程度、金融服務等存在差距。
另一方面,數量眾多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生產制造與生產服務之間存在數據孤島現象。
由于是摸著石頭過河,兩業深度融合過程中,可供參考數據不多,管理機制不健全,數據可用性差、質量低、業務環節之間集成共享困難,使數字化難以發揮應有的價值。
因此,未來,我國還應大力發展物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物流平臺與大型制造企業的合作對接,加快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龍頭企業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載體。
(來源:快拉滿貨運資訊)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