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評:中歐班列“硬核”穩定全球供應鏈
2021-04-06 09:29:58
Landbridge平臺
近日,“evergiven”號集裝箱船在蘇伊士運河南入口擱淺,造成運河堵塞。新冠疫情背景下,“堵船事件”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不小沖擊。更多國家把目光聚焦在了陸地航線,中歐班列咨詢量明顯上升。
有預測稱,每天約有30艘重型貨船通過蘇伊士運河,堵塞一天就意味著5.5萬個集裝箱延遲交付。照此估算,蘇伊士運河堵塞或令全球貿易每周損失60億至100億美元。這次意外堵塞,對全球貨運和貿易帶來的“蝴蝶效應”引發世界對互聯互通的更多思考。
運河堵塞,中歐班列獨特優勢顯現了強大生命力。海上的事故讓許多人的視線轉回陸地,中歐班列吸引了眾多關注。這對于中歐班列來說不失為一次機遇。而其持續有序暢通的運行,也在為全球經濟輸送著“中國力量”:1月和2月,中國和歐洲城市之間共發送了2213列貨運列車,同比增長96%;貨物交付量同比增長106%。中歐班列的“鋼鐵駝隊”,不僅能確保大量物資及時運達,而且也顯現出陸路貿易運輸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疫情困境,中歐班列逆境開行顯現了大國責任擔當。自疫情發生以來,中歐班列不僅沒有“停擺”,反而“臨危受命”、“責無旁貸”,勇扛重擔,實現逆勢增長。全國各地不斷出臺鼓勵措施,支持中歐班列發展。在各地政策扶持下,中歐班列已然成為連通亞歐大陸的主要橋梁和綠色通道,是我國與其他國家各個方面的更廣、更深層面“互通互聯”的重要紐帶。
普惠全球,中歐班列跑出了全球供應鏈“加速度”。從2011年首趟中歐班列出發,到去年開行量首次突破“萬列”大關,中歐班列不斷憑借其時效快、全天候、分段運輸的優勢,成為當前國際物流陸路運輸的“黃金通道”。一列列沖破疫情陰霾、穿越萬里版圖的中歐班列,正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古有絲綢之路商貿駝隊,今有中歐班列“鋼鐵駝隊”,這些“鋼鐵駝隊”穿過歲月,踏遍亞歐萬里,惠及沿線千萬家,為穩定全球供應鏈提供了“硬核”支撐。
(來源:映象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