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超五年,中歐班列為經濟發展助威添力
2021-03-26 09:38:48
Landbridge平臺
新疆霍爾果斯口岸2016年3月19日發出首趟中歐班列后,目前已運行了5年。5年來,中歐班列年開行數量屢創新高,從2016年的不到700列,迅速增長至2020年的近5000列。中歐班列憑借其時效快、全天候、分段運輸的優勢,已成為國際物流陸路運輸的“黃金通道”。
中歐班列發揮安全高效等優勢,不斷開拓新業務、增添新線路。不僅加強了中國與歐洲的密切聯系,為中國與歐洲經濟貿易往來、文化交流開辟了“綠色通道”,而且增進了中國與歐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在國際疫情加速蔓延的情況下,中歐班列加速馳騁,成為保障中歐貿易往來、暢通國際合作防疫物資運輸的重要物流通道,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為世界經濟建設與發展所做出的積極貢獻。
5年來,中歐班列年開行數量之所以能夠屢創新高,就在于中歐班列持續增效,中國鐵路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提升,應對市場的能力在不斷增強。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看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我們必須明確我國鐵路科技創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將來,鐵路科技創新難度會更大,班列攻關效率需要不斷提升,才能有力保障鐵路高效順暢運行。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首列中歐班列長安號(西安-丹麥)班列從西安新筑車站始發,所經線路也是目前全國唯一具備較強溢價能力的班列線路,此趟班列的順利開行標志著“長安號”向市場化、盈利化又邁出重要一步,進一步完善了中歐班列進入歐洲大陸之后的輻射范圍,提升了陜西的樞紐經濟能力和開放通道優勢,并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強經貿合作提供了動力,釋放了潛能。
科技創新是今年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十三五”末,我國復興號動車組保有量達到1036組,中國鐵路總體技術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復興號全系列動車組投入使用,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了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這些都是不斷創新的結果,再一次說明了中國鐵路發展的實力。中國鐵路不僅把目光瞄準國內市場,而且通過國際市場的運作,讓中國鐵路進一步增強了服務能力和廣闊視野。
中國鐵路靠著不斷的鉆研與創新,克服了許多世界公認的鐵路建設難題,但中國鐵路的未來不會就此止步。當前正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鐵路必將立足新起點,在新征程上開好頭,以新姿態譜寫鐵路建設新篇章。
(來源: 中國青年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