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突出重圍 跨境運送開啟加速度
2021-01-21 09:56:20
Landbridge平臺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了《關于實施鐵路進出口境通關業務模式的公告》,決定從今年6月15日起推廣實施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模式,進一步暢通向西開放的國際物流大通道,促進中歐班列發展,提高境內段鐵路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通行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這則公告對中歐班列來說無疑是一條利好消息。想要在“貨運圈”出類拔萃,中歐班列需要在時效與安全性上下功夫,而海關總署的公告意味著未來中歐班列的貨運時間只會更短,更加具有競爭力。
2000多年前,一條絲綢之路打通了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通道;2000多年后,絲綢之路不斷延伸,一條條中歐班列成為國際物流卓越品牌。從2011年“渝新歐”首次開通到2020年的累計開通1萬多趟班列,中歐班列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連疫情都無法阻擋它的腳步。
2020年初疫情爆發,飛機大面積停飛,空運慘遭暫停,同時價格大幅提升;海上運輸費用不斷走高,且運送耗時長,從深圳到杜伊斯堡需要30天,而中歐班列只需要16天。中歐班列在時間上力壓海運,在價格上比空運便宜,它還擁有獨立軌道、自動化裝卸作業,能減少工作人員之間的接觸,大幅降低了疫情的傳播性。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它能在疫情期間正常運行,面對這樣的“誘惑”,貿易商們不想選擇中歐班列都難。
除了運輸商品,中歐班列還肩負著運輸防疫物資的重任。在海運和空運都“掉線”的情況下,中歐班列從2020年2月開始往歐洲各國輸送口罩等防疫物資。
為了能讓商品和防疫物資能最快到達歐洲各地,中國海關積極配合中歐班列,不但提供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還延長上班時間深夜檢查貨物,讓列車盡量不滯留。效率上的提高減緩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以及外貿出口因為疫情所造成的嚴重經濟影響,幫助因貨物無法輸出而陷入困境的跨境電商解決燃眉之急。
面對疫情設下的重重困難,中歐班列突出重圍,出貨量不降反升。未來它將在貨運的大蛋糕上分得更多的分量,在國家經濟飛速發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為跨境電商鑄造“綠色通道”,為中歐雙向運輸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