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中歐班列為沿線各國注入“抗疫動能”
2020-10-21 09:14:28
Landbridge平臺
“不管疫情是否結束,只要歐洲伙伴有需求,我們就會繼續將防疫物資安全、快速運抵中歐班列沿線國家和地區,馳援當地抗疫。”“義新歐”中歐班列代理、義通歐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林輝寰,近日密切關注著歐洲新冠疫情“二次暴發”的新聞。10月16日,他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雖然防疫物資在他們的承運單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卻是他最關注的,“那是保命救命的貨”。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攪亂了全球,空運、海運、陸運不同程度陷入“停擺”,作為公共衛生重要防疫物資的口罩、防護服等在大多數地方一時成為稀缺品。
“3月,疫情開始席卷西班牙,我們在那邊常駐的工作人員、合作伙伴和當地衛生部門都急需防疫物資。可那時國內疫情形勢也很緊張,要找到這些物資的貨源難度非常大。”林輝寰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3月16日,義新歐貿易服務集團向社會發出“絲路萬里,命運與共”公開信,承諾從3月21日起義烏至馬德里班列將確保每周發車,任何機構、僑團、個人捐贈給西班牙的防疫物資都可獲得免費國際鐵路運輸服務。3月21日,義通歐參與捐贈的11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766套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如期打包裝箱,由“義新歐”中歐班列送往13052公里外的馬德里。70余個箱子上都貼著用中文和西班牙語寫的“陽光總在風雨后”“加油,斗牛士們!加油,西班牙!”的鼓勵標語。那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國首趟載著防疫物資駛向歐洲的中歐班列。幾天后,這批防疫物資無償捐贈給西班牙國家衛生管理中心和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
“馬德里是‘義新歐’在海外的大本營,義烏與馬德里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中歐班列運營平臺負責人馮旭斌說,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義新歐”中歐班列承擔起了新的使命擔當。
4月14日,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交通部長亨德里克·于斯特,為疫情后從武漢開往杜伊斯堡的首趟中歐班列舉行了一個特殊的接車儀式。次日,他們保持幾米安全距離接車的照片登上多家德國主流媒體。彼時德國疫情趨緊,防疫物資需求巨大,而中國列車送來了急需的物品。亨德里克對媒體感嘆說:“我們的民眾正面臨疫情困難……通過鐵路從中國運來的物資,特別是醫療物資,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6月5日,在“義新歐”眾多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首趟中國到西班牙國際合作防疫物資專列滿載2505萬余個外科口罩、40萬套防護服,總計86個標箱的防疫物資奔赴馬德里。6月29日,“義新歐”西班牙運營公司總經理卡洛斯·桑塔納在馬德里迎接防疫專列時說,在疫情特殊時期,鐵路運輸成為從中國進口醫用物資的一種可靠方案,它比海運快、比空運便宜,疫情讓中歐班列的優勢更加凸顯。
不止是“義新歐”,在廣袤的亞歐大陸上,“渝新歐”“湘新歐”“鄭新歐”“長安號”各趟中歐班列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將成千上萬噸防疫與復工復產急需物資送達意大利、德國、法國、荷蘭、匈牙利、捷克、波蘭、立陶宛等國,并以這些國家為節點分撥到更多歐洲國家。來自東方的班列帶來了防護和關愛,為沿線國家戰“疫”增加了信心和動能。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國際運輸受到嚴重影響。中歐班列挑起了陸路運輸的大梁,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9月1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疫情期間,中歐班列合作共贏、互利互惠的特點進一步凸現,更加顯現出“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特性。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月15日對外發布說,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共運送國際合作防疫物資367萬件,共計2.7萬噸;運送貨物總量達46.1萬標箱,同比增長41%。
期待中歐班列提供更多發展動力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網絡平臺主席、西班牙前國會議員奇基略表示,“中國積極推動國際抗疫合作,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十三五”規劃是中國積極倡導在全世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征程上第一個完整的五年規劃,中歐班列則是中國在亞歐大陸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一個縮影。
在“十三五”開局之年的2016年,國家發改委印發中歐班列建設發展的首個頂層設計《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提出到2020年中歐班列全年開行5000列左右的發展目標。根據國鐵集團的統計,2015年,中歐班列全年開行815列,運行線路39條,境外到達城市12個,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約170億美元。
到2018年年底,中歐班列共開行6300列,運行線路達到65條,通達歐洲15個國家的49個城市,提前完成“年開行5000列”的目標。到2019年,中歐班列全年開行數量已達8225列,發運72.5萬標箱,綜合重箱率達94%。
到2020年“十三五”收官之年,雖遭遇疫情沖擊,但上半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逆勢大幅增長,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增長36%;7月和8月,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再創單月新高,分別開行1232列和1247列,全年有望突破1萬列開行目標。眼下的中歐班列不僅成為各國抗疫的“命運紐帶”,更是中歐產業鏈、供應鏈的“守護者”。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人類社會面臨重大抉擇:合作還是孤立,攜手還是“脫鉤”?中歐班列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一個答案。這是中國面向未來的堅定行動,也是命運與共的擔當,更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詮釋。
(來源: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