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打造“一帶一路”最大“運力池”
2020-08-12 09:48:26
Landbridge平臺
7月31日6時18分,滿載48車珠三角優質輕工產品的中歐班列從東莞石龍貨運站開出,一路向北行駛,將于14天后抵達俄羅斯沃爾西諾站,這是今年廣東鐵路開出的第100趟中歐班列。隨著這趟中歐班列開行,今年廣東鐵路運往歐亞國際貨物突破7萬噸,而中歐班列分擔了其8成運量。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獲悉,7月份,隨著我國經濟逐步回暖,外貿貨物運輸持續增長,中歐班列開行需求十分旺盛。鐵路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六穩”“六保”決策部署,發揮中歐班列分段運輸、不涉及人員檢疫的優勢,全力承運進出口貨物。7月份,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232列、發送貨物11.3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8%、73%,連續3個月開行超千列,連續5個月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中歐班列的逐步興起,不僅拓展了全球物流產業鏈,深刻改變了全球物流發展格局。在當前全球疫情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海運和空運受到較大影響的同時,中歐班列運輸優勢得到了進一步彰顯,為穩定國際物流供應鏈,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助力國際防疫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拓展物流產業鏈
隨著國際疫情的發展,物流運輸“堵點”和供應鏈“斷點”逐漸從國內轉移至國際,出口訂單“痛點”從產能不足變成國際市場需求萎靡,這使我國眾多的外貿企業面臨著嚴峻挑戰。
6月18日,廣州首次開行直達波蘭的中歐班列。這是今年疫情期間結合運輸市場實際,精準對接客戶需求,推出的由企業定制的中歐班列。“該班列全列裝運貨物均為粵港澳大灣區品牌貨物,包含液晶電視配件、健身器材、LED燈等品類產品。”廣鐵集團貨運部總工程師黃禮明介紹說,“我們多次與物流企業、集裝箱公司及海關部門對接,進一步優化聯動機制及 ‘一企一策’運輸方案。”
“中歐班列不僅使我國鐵路貨運班列影響力擴大,而且對我們物流企業可謂意義非凡。”據深圳中遠物流副總經理翁少雄介紹,該公司原來長期從事國際海運,如今將貨物打包交給東莞石龍開行的全球運距最長的中歐班列運往荷蘭,不僅省去以往鐵路、公路、江海等交替運輸的麻煩,而且節約了大量運輸時間和成本支出。
深圳大洋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陸枝認為,中歐班列的開行適應了現代物流大發展的需要。“中歐班列品牌的美譽度、知名度和贊譽度越來越高。我們不但自己信賴中歐班列,也積極利用微信、釘釘等在多個平臺推介這個國家品牌。目前,公司國際貨運鐵路的營業額大大超過了空運。”
“跨區、跨國的多式聯運和專業合作已成為物流業重要趨勢。”在廣東省物流協會執行會長馬仁洪看來,中歐班列的開行,一方面積極推動我國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使全球物流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拓展了全球物流產業鏈。
中歐貿易“直通車”
尤為難得的是,目前中歐班列可以實現往返運輸。
來自廣鐵集團統計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搭乘中歐班列出口的貨物主要有:電子產品、陶瓷、服飾、機械配件、化工、紡織品、食品、鋼鐵成品等。在出口珠三角、長株潭地區輕工產品的同時,還從俄羅斯、波蘭、德國、荷蘭等歐洲國家進口木材、糧食、畜牧業副產品等貨物。
據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7月份,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232列、發送貨物11.3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8%、73%,綜合重箱率98.8%。其中,去程724列、6.7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74%、79%,重箱率100%;回程508列、4.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0%、65%,重箱率97.1%,班列開行總數及去程、回程班列數量再創單月歷史新高,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
“作為行走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使者,中歐班列橫穿歐亞大陸橋,滿載著我國人民的熱情和歐亞各國人民的期許,加快我國與歐洲的經貿往來,讓沿途各國縮小發展差距。”廣東省鐵路運輸研究學者金一兵認為:一方面,中歐班列比海運節省三分之二運輸時間,使得貨物周轉運輸時間大大縮短,為我國與歐洲開辟了一條安全、高效、便捷的外貿“直通車”。另一方面,快速出口“中國制造”優質輕工產品,讓歐亞各國民眾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紅利。
“一帶一路”運力池
中歐班列作為往返于中歐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具有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綜合優勢,并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行時刻開行,已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干方式,發展前景不容小覷。
令人振奮的是,中歐班列還使“一帶一路”實現有效連通。
深圳鹽田港是國際貨運中轉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途經地。“因為鹽田港是目前國內連接‘一帶一路’的唯一樞紐站,貨運需求十分巨大,由最初到白俄羅斯(明斯克)的單一線路,拓展了到波蘭(馬拉)、德國(漢堡和杜伊斯堡)等多條線路。”深圳鹽田港副總經理梁林如是表示。
廣東省國際物流專家池莉教授認為,在全球綜合交通體系中,鐵路不僅最安全、最環保,物流成本無疑也是最低的。中歐班列正深刻改變著全球物流產業鏈版圖。我國鐵路努力把中歐班列打造成建設“一帶一路”最大的“運力池”,是我國鐵路融入全球現代物流發展的價值選擇,真正實現了以全球消費者為核心的“C驅動B”商業模式。
(來源:中工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