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國際抗疫立新功
2020-05-11 09:47:02
Landbridge平臺
近日,國鐵集團發布的一組數據引發廣泛關注。今年4月,中歐班列總開行數量和去程、回程班列開行列數三項指標均創單月最高紀錄:總開行數量達979列、運送貨物8.8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46%、50%,綜合重箱率97.8%。在全球物流業整體備受疫情沖擊的當下,這樣一組亮眼數據無疑為業界和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中歐班列是中歐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成果和示范項目。自2011年首列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渝新歐國際鐵路)成功開行以來,一列列中歐班列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時刻表,開行于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成為鐵路國際聯運的一個響亮品牌,被譽為絲綢之路上的“鋼鐵駝隊”。近年來,中歐班列以其運行安全穩定、運力大、不受天氣影響、性價比高等綜合優勢,吸引國家參與,運輸線路不斷拓展,流通商品日益豐富。2014年往返渝新歐鐵路終點、德國杜伊斯堡港口的中歐班列每周僅3列,2019年已達每周30列,5年增長10倍。目前,中歐班列聯通了中國62個城市和歐洲15個國家的51個城市,鋪行路線達68條。貨物可以利用中歐班列從中國任何一個城市到達歐洲任何一個國家。2019年中歐班列開行8225列,同比增長29%,發運72.5萬標箱、同比增長34%,綜合重箱率達到94%。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并持續蔓延以來,歐洲各國為防控疫情均采取不同程度的隔離限制舉措。因封鎖邊境、停運航班、限制貨輪到港、企業工作人員到崗復工率較低以及整體訂單減少等因素,國際物流行業、特別是航空和海運業受到較大沖擊。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測算,從空運看,4月初全球航班量下降近80%。從海運看,目前手持訂單占全球船隊比例僅為10%左右。在此背景下,得益于國內各地海關邊檢開辟檢疫綠色通道,企業員工率先精準復工復產,鐵路沿線人與人、人與物接觸少,點對點運輸和清關便利等優勢,中歐班列全力承接空運、海運轉移貨源,實現逆勢增長,為穩定國際供應鏈和貿易體系提供了重要支撐。今年1至4月,中歐班列共開行2920列、發送貨物26.2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4%、27%,綜合重箱率98%。英國物流業新聞網Theloadstar 也不禁感嘆,鐵路運輸現在是把產品從中國運到歐洲的最明智方式。
中歐班列更成為向歐洲國家運輸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的生命線,有力支援歐洲及沿線國家抗疫。數據顯示,從3月21日首趟搭載出口歐洲防疫物資的中歐班列自義烏啟程以來,至4月底中歐班列已累計發運國際合作防疫物資66萬件、3142噸,主要到達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捷克、波蘭、匈牙利、荷蘭、立陶宛等國家,并以這些國家為節點再分送到更多歐洲國家。隨著武漢逐步復工復產,中歐班列(武漢)也于3月28日按下“重啟鍵”,恢復常態化運營,以此回報世界。首班列車就向歐洲運送了19個集裝箱醫用無紡布、醫用桌布等防疫物資。截至目前,中歐班列(武漢)已累計發運15列。
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德國參觀杜伊斯堡港時指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秉承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理念,聯動亞歐兩大市場,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習近平主席倡導中德加強合作、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得到德國各界積極響應。如今,中歐班列在疫情期間的“逆行出征”和亮眼成績正是這一理念和雙方守望相助的生動體現。作為新時代推動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一個有力舉措,中歐班列將為進一步釋放亞歐陸路物流和貿易通道的潛能、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推動國際供應鏈提質升級、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來源:金臺資訊)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