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提速升級,全球供應鏈期待新力量
2019-11-15 09:08:55
Landbridge平臺
許多國家希望借助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參與到“一帶一路”中歐班列項目中來,與此同時,中歐班列項目參與方也希望通過進博會的平臺,了解各國企業的需求,以提供更多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本文結合中歐班列一線參與者單靖的思考,對中歐班列與全球供應鏈的關系進行了探討。
2019年11月1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進入倒計時
中國市場對眾多歐洲企業是充滿吸引力的,歐盟已連續多年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而中國則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互為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對于歐洲各國,尤其是地處亞歐大陸深處的內陸國家來說,中歐班列可以在保證時效的同時以遠低于空運的價格帶著他們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巨大的市場需求使中歐班列發展迅速——2011年開行之初,一年僅有17列班列往返中國和歐洲,到2018年,這一數字已經增加到6300列,形成了多條鐵路運輸走廊。
在中歐班列一線工作多年的單靖指出:“中歐班列對高價值產品非常具有吸引力。由于提高了運輸時效,從而有效提高了資金流轉率。例如,目前中歐班列正逐漸成為連接中德汽車貿易的重要渠道,保時捷、寶馬、大眾等德國汽車巨頭都已成為中歐班列的客戶。”由此可見,中歐班列有機會成為亞歐物流運輸中新的領導者。陜西西安:“一帶一路”起點——西安國際港務區鐵集裝箱中心站
陜西西安:“一帶一路”起點——西安國際港務區鐵集裝箱中心站
當然,作為登上國際舞臺不久的物流解決方案,中歐班列在實施差異化的定價策略方面還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單靖舉例說:“無論運輸品是高價值汽車零件還是大眾消費品,目前一個40尺集裝箱的市場價都定為5000美元左右。其實,很多客戶愿意為更好的服務付出更高的價格。”由于物流行業的價格本身就是其競爭力的體現,實施差異化的定價并不容易。盡管如此,仍可通過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來應對價格的變化。
服務當中必須要做好雙向溝通。單靖解釋道:“中歐班列面臨的挑戰在于如何平衡鐵路公司提供的服務和客戶需要間的矛盾,這有些類似今天中國的一個熱詞——供給側改革。發展高質量中歐班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理解客戶的需求--時效優勢是否能夠保持,發車頻率是否穩定,服務是否靈活,商業模式是否創新。隨著中歐班列的產品服務更加多元,比如冷藏箱技術的進步,更多的食品將通過中歐班列直接運輸到中國消費者手中。”在阿拉山口口岸亞洲最大室內換裝庫內,海關工作人員在核對中歐班列集裝箱箱號
在阿拉山口口岸亞洲最大室內換裝庫內,海關工作人員在核對中歐班列集裝箱箱號
中歐班列服務由多家跨國公司共同完成,單靖介紹:“中歐班列從中國出境后,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和德國,跨越11000多公里,需要非常復雜的協調,必須有很多參與者,如貨運代理、鐵路公司、鐵路樞紐、海關部門等。此外,獨聯體國家還存在鐵路軌距不同、溝通語言不同以及文化差異等復雜因素,對于任何一支管理團隊來說都是重大的挑戰。”
上述挑戰雖然巨大,但并非不可克服,它需要時間與耐心。德國管理專家赫爾曼·西蒙給出了兩個優秀的案例:一個是航空客運系統,另一個是信用卡支付系統。他想起自己的親身經歷:“當我從法蘭克福飛往上海時,盡管每個國家必須協調空中交通,我甚至沒有注意到越過十個或更多國家的領空。在支付系統中也是如此,我幾乎可以用一張信用卡在這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付款。這兩個領域的后臺流程都非常復雜,但作為客戶,我們并沒有察覺它們的復雜流程,其帶給我們的體驗是順暢且便捷的服務,中歐班列也應該如此。”在實際操作層面,統一的溝通語言是解決困難的前提條件。同時,各國政府長期統一的戰略布局和資源配置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如果沒有自上而下的推進,整個系統很難有系統性的改變。但這也衍生出了另外一個問題:這些國家如何從參與中歐班列中獲益?如果貨物只是過境,在過境國的增值有限,那么當地政府可能沒有動力去大力支持。單靖認為,歐洲眾多公司和機構在參與中歐班列過程中,前期收益很多。這一點往往阻礙了很多人著眼長期的思考。一旦收益減少,人們的內心也會開始躁動。但無論是中歐班列還是“一帶一路”,都應著眼于長遠的規劃和發展。“即便面臨多重挑戰,參與中歐班列的各方是否有勇氣共進退,犧牲短期利益,共同追求長期利益,才是關鍵”。
讓沿途各國更好地從“一帶一路”的發展中獲益,正是中歐班列的職責所在,也是眾多中歐班列境外承運人積極參展進博會的原因。單靖介紹:“中歐班列本身是為有運輸需求的企業服務的,通過進博會,中歐班列的服務商可以更多了解不同產業供應鏈的需求,聽到這些跨國企業的聲音,從而開發更多中歐班列線路,開發更多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借助科技改善其服務,也可以開發更多的回程貨源。”
《中歐班列——全球供應鏈變革的試驗場》,單靖、張喬楠著,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6月出版
注:本文摘編于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報道“進博會對話:中歐班列的發展升級——全球供應鏈期待新力量”。更多內容詳見單靖、張喬楠著《中歐班列——全球供應鏈變革的試驗場》。
(來源:澎湃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