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行業里面也有隱形的寡頭
2019-09-24 13:49:35
Landbridge平臺
中歐班列行業里面也有隱形的寡頭。之所以說是隱形,是因為當你每天瀏覽中歐班列相關的中文報道,卻幾乎無法知曉他們的存在,但許多中歐班列的線路,實際上出了國界線后,都有他們的身影。之所以說寡頭,是因為大部分的線路,都集中在這么幾家公司手里。
這樣的隱形寡頭,其中之一就是境外段的承運人。他們負責了中歐班列離開中國邊境后的運營協調組織工作。
歐亞鐵路物流股份公司 (UTLC ERA) ,就是這么一家境外段承運人。UTLC是很多中歐班列線路都繞不過去的一個公司。今年1月份,UTLC總裁格羅姆接受我們探索新絲路專訪時說了一句:“經過東西走廊的歐亞鐵路運輸中,總運量約65%都是經過我們所在的走廊”。他們掌握的不是一個車站,不是一條線路,而是一個鐵路貨運網。從2015年開始,他們就運行從中國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開往歐洲的列車。
總裁格羅姆曾說過:“這些國家之間完全沒有壁壘,這得益于現有基礎設施,且運力充裕。”
來解讀一下這句話。沒有壁壘,主要是這些國家都是前蘇聯成員國,其鐵路均為前蘇聯所建,軌距相同(均為寬軌,有別于中歐的標準軌);運力充裕,則是這些國家、尤其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沒有那么多的陸上貨物貿易流。
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白俄羅斯3個國家的國有鐵路集團各自擁有UTLC公司33%的股份。其實,即使是這樣的股權結構,也可以想見俄羅斯在其中擁有較大的話語權。此前,俄羅斯政府擁有該公司99%的股份,但2018年4月,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在不涉及現金交易的重組中得到了與俄方同樣多的股份。
歐亞鐵路物流股份公司 (UTLC ERA) 提供定期集裝箱鐵路運輸服務。UTLC總裁格羅姆表示,“運輸業需要建立聯盟,尤其是在歐亞地區。在這個網絡中,單打獨斗沒什么效率。你必須和你的鄰居同步發展。”
格羅姆是俄羅斯人,他稱UTLC正在向更大的競爭對手學習。該公司在認識到自己最開始采取的“門到門”貨運服務模式并不成功后,眼下正尋求效仿海運公司的商業模式。
他稱:“第一個商業模式引起的反應是,‘我們在中國境內不需要UTLC’。中國希望在最初和最后一英里的配送中自己賺錢。所以我們在兩個邊境之間建立了通道。當我們加入這個項目時,首先是去找主要的海運公司,詢問他們的商業模式是如何運作的。然后我們去找客戶問他們想要什么服務。他們說這個貨運模式他們已經使用了三四十年,他們希望鐵路貨運模式也是這樣的。”
在2019年上半年結束時,UTLC的服務已經穩定在每天貨運列車運輸里程1,100公里,其目標是每天1150公里,并且測試更長的列車。一列火車84個40尺HC集裝箱,是歐洲目前標準火車長度(一列貨運班列通常41個40尺HC的集裝箱)的兩倍。
如果順利,這將使阿拉山口/多斯特克到布雷斯特/馬拉舍維奇的運輸時間縮短至5天,成為市面上最快的速度。
換個角度講,這也說明,中歐班列時效的短板不在中國,也不在獨聯體國家,而在經濟發達的歐洲大陸。歐盟常年對鐵路缺少投資,部分國家的貨運鐵路已經入不敷出,連鐵路網絡發達的德國也有眾多的鐵路貨運場站無法經營下去而廢棄。
UTLC的發展動力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三家國有鐵路壟斷集團之間的合作,并確保多個邊境口岸平穩運行。UTLC已宣布計劃在2020-2024年將其運力增加到100萬TEU/年,在2019年前四個月中歐班列已經數量已經高達10.2萬TEU,同比增長16%。
(來源:陸港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