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助力多式聯運“加速跑”
2019-07-29 10:30:40
Landbridge平臺
最近多式聯運好消息不斷--
7月10日,廣東省肇慶市政府與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水鐵多式聯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多式聯運現代物流園區;
近日,《關于進一步推進河北省多式聯運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提出力爭通過3到5年的努力,打造河北省至東北、西北、東南沿海、歐洲等35條以上多式聯運線路,培育5家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多式聯運龍頭企業;
就在上個月,廈門多式聯運港站正式啟用,將有效推動"海絲"和"陸絲"運輸無縫銜接……
隨著頂層設計不斷強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加上"互聯網+"的助力,產業實踐不斷深入,多種合作方式不斷創新,多式聯運已成為物流發展的頭號工程。
多式聯運進入全面發展期
近年來,推動多式聯運發展的規劃、政策密集出臺。
2017年交通運輸部等18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我國多式聯運發展的目標,是我國第一個多式聯運綱領性文件,將多式聯運工作推上了一個新高度。
隨后,國務院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多式聯運提速行動",明確到2020年長江經濟帶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達到80%以上,大宗散貨鐵路、水運集疏港比例力爭達到90%以上,重點集裝箱港口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以上……去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提出"樞紐多式聯運建設工程"。全國二十多個省(區、市)陸續出臺多式聯運工作實施方案,共促多式聯運產業實踐進程。
《中國集裝箱與多式聯運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繼續深入實施,三批70個示范項目覆蓋公鐵、海鐵、國際鐵路聯運、陸空聯運等聯運方式,港口企業、鐵路企業成為多式聯運的主體實施企業。前兩批46家示范工程企業已開通線路超過250條,線路已覆蓋全國28個省份,參與企業數超過1000家,完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量約270萬TEU,與公路運輸相比,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超過80億元,運輸價格平均降低35%左右,能耗降低約108萬噸標準煤,綜合效益進一步顯現。
從政府到企業,從沿海到內陸,從航運到鐵路,從硬件到軟件,正在逐步打破物流和運輸領域多年來的僵局,中國多式聯運正在進入全面發展時期。
"互聯網+"解決信息資源交互難題
多式聯運核心在 "運",關鍵在"聯",各方資源的互聯互通是發展多式聯運的重要前提。招商局物流航運事業部多式聯運創新中心總監譚小平認為,要發展多式聯運,必須解決信息資源交互共享不足的問題。
在譚小平看來,多式聯運里面包括兩大既相對獨立又彼此銜接的體系,一個是國際多式聯運,依托港口,以海運為主體,另一個是內陸多式聯運,會依托港口、鐵路為主體。在這兩大體系中,貨物運輸過程復雜,涉及多種運輸方式,還涉及多個部門,在此過程中必須解決信息共享和交互問題。
近年來,多式聯運信息系統建設得到各方支持,不同運輸方式間的信息數據交換取得實質性突破,跨平臺方式的多式聯運信息平臺建設加速推進。《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促進信息資源開放共享,為多式聯運信息平臺的建設提供政策保障和充分支持。
"通過'互聯網+'讓多式聯運信息交互更通暢,整個過程變得透明了,無論是托運人還是承運人,也無論是大客戶還是中小客戶,都可以了解全程運輸情況、貨物狀況。對于服務提供者,通過'互聯網+'還可以將服務標準化,變成套餐式的服務,這樣一來大大提升了溝通效率。"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航運信息化研究所所長徐凱表示,更重要的是,有了"互聯網+",物流提供者不再是所有運輸資源的擁有者,而只需要掌控運輸方式的重要信息,運用"互聯網+"技術將信息量化和優化,從而為客戶量身定制服務方案。
創新實踐遍地開花
各地積極推進多式聯運信息平臺建設。河南省將鐵路、航空、海關等部門的班次、艙位、報關狀態等信息納入河南自貿區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寧波市以完善政務數據為核心,以推動海鐵聯運物流平臺等市場化平臺互聯為抓手,不斷打通多式聯運各環節數據應用瓶頸,當地一些鐵路、港口企業都在通過"互聯網+"技術,打通信息共享通道,進行水水中轉、鐵水聯運等方面的探索。
青島港海鐵聯運中心指揮調度中心,采用了專門開發的海鐵聯運系統,一改過去郵件、電話的傳統方式,轉而通過系統進行統一對接,實現了與海關、碼頭、鐵路、內陸客戶的全面對接,不僅更智能、更準確,而且還能提升50%的工作效率。2018年青島港鐵水聯運增速超過40%,達到115.4萬TEU,成為中國鐵水聯運首個超100萬TEU的港口。
由武漢港發集團旗下長江新絲路公司開發的"云上多聯"智慧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已正式上線運營,運行半年來,已有注冊用戶201家,平臺上線產品數795條,通過平臺實現業務訂單631條,訂單貨值超過9.8億元。"這里就是龐大平臺的智慧大腦,貨物、運輸工具、人員等信息都在這里匯集、分流、傳遞,通過'大腦'的精密運算,將貨物能以最科學的方式運輸。"在"云上多聯" 智慧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重慶果園港瞄準"互聯網+"熱潮,運用推廣多種智能科技手段,實現了水水中轉和鐵水聯運,已成為四川、貴州、云南、陜西、廣西等周邊地區外貿貨物的中轉港,2018年鐵水聯運量達到7.7萬TEU,繼續保居內河港口首位。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與寧波舟山港、浙江東晉弘物流有限公司等開展海鐵、公鐵聯運信息互聯的應用試點;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與天津港、河北港口集團、天津中遠海運、中谷海運開展信息互聯應用試點,深化公鐵水信息共享合作。
據了解,武漢陽邏港鐵水聯運示范基地于2017年底建成投用,是全國首批鐵水聯運示范項目之一,目前已開通"上海-武漢-川渝""上海-武漢-陜西、新疆"兩條通道,年吞吐量突破3萬標箱。但因該基地未納入海關特殊監管區范圍,一直只能從事內貿集裝箱的聯運作業。近日,該基地正式獲得外貿集裝箱運輸業務資格,成功將首批由上海轉關至武漢的外貿集裝箱送往成都,預計全年由此轉運的外貿箱可達3萬標箱。
大數據應用有待深挖
"互聯網+"改變了物流業發展格局,將物流業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促使整個行業向著降低成本、高效流通的方向邁進。有人說,21世紀的數據就好比18世紀的石油,是極為寶貴且尚未開發的資產,在徐凱眼中,正是如此。
在多式聯運過程中,貨物運輸的信息量十分豐富,比如貨物是水運還是鐵路運輸,或者公路運輸,這些運輸方式之間如何銜接,再比如船期如何、倉儲情況、通關狀況等等,通過"互聯網+"將這些信息數字化,再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就可以實現對客戶的精準畫像,然后把它們進行標簽分類,完成業務及客戶的細分,從而實現精準服務、精準營銷、精準管控。
"除了在服務質量提升、過程精準管理方面的應用,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大數據對于趨勢走向研判以及風險管控方面的作用。"徐凱認為,今后通過對大數據的研究,我們可以準確地預測運輸價格、走勢,那么我們在選擇采用哪種運輸方式或者租船、訂艙的時候,都可以去做一些技術性的處理,使得時間更節省、利潤最大化。而且,通過對大數據的研究,我們也可以預測一些突發情況,比如某段時間運力是否緊張,采取何種運輸方式才是最佳選擇等等,這樣我們就可以及早采取行動來應對。
"今后,大數據在信用監管方面的應用也值得我們期待。"徐凱說,因為與"互聯網+"相結合,支付、結算過程都在線上完成,這就為我們提供一些金融衍生服務創造了條件,平臺上沉淀的大量交易數據都可以作為個人或者企業的征信基礎。誠信比較好的個人和企業就可享受更優質的或者優先服務,這些,都將是大數據帶來的"福利"。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