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倡議標志性成果
2019-04-25 10:54:35
Landbridge平臺
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我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發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中歐班列的開行,短短幾年間,從少到多,構建起亞歐物流新通道,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我國進出口總額增速已經超過外貿總體增速。
5年多來,設施聯通領域取得了哪些進展?中歐班列開行至今取得了哪些可視性成果?對于合理關切我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對“一帶一路”建設會起到怎樣的推動作用?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交通運輸技術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楊堃。
三項進展引人注目
中國經濟時報:設施聯通尤其是交通領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帶一路”倡議形成以來的5年多時間里,在您看來,在設施聯通領域取得了哪些進展?
王楊堃:5年多來,通過硬件設施的建設、運輸服務的提升以及相關規則標準的完善,“一帶一路”沿線的陸海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的聯通程度和運轉效率得到進一步加強。
一是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取得較大進展。比如,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亞吉鐵路、匈塞鐵路等項目建成或順利推進;我國參與了34個國家42個港口的建設經營。
二是國際運輸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比如,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約15000列,通達境外15個國家50個城市;海運航線通達200多個國家600多個主要港口,海運互聯互通指數保持全球第一;我國與96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簽訂了雙邊航空運輸協定,與其中的51個國家實現了直航,我國航空公司共開通40個“一帶一路”合作國家的467條國際定期航線,每周航班數量超過3500班。
三是相關國際規則和標準得到進一步完善。比如,通過協調亞歐兩大國際鐵路組織、建立跨國海關國際協調機制等舉措,中歐班列在“統一運單”“安智貿的鐵路運輸應用”“解除國際運郵禁令”“鐵路運單提單化”等運輸、關檢、貿易及金融規則等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對補充完善國際鐵路聯運規則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亮點紛呈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經濟時報:與2017年“一帶一路”峰會相比,兩年來,設施聯通領域有哪些亮點讓您印象深刻?
王楊堃:印象比較深刻的有以下三個領域的亮點。
一是中歐班列總體朝向規范化、集約化和高質量方向發展,在開行規模倍增的同時,回程班列數量占到去程的七成,重箱率超過80%,通關便利化、運單提單化、運貿一體化、服務品牌化等取得重要進展,國際協調工作不斷深化,國內協調機制日益完善并發揮更大作用。
二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在由我國接管經營后,通過完善航線網絡、改進作業效率、提升陸??炀€服務等措施,其集裝箱吞吐量的全球排名由接管前的第93位躍升至第36位,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
三是鄭州至盧森堡的“空中絲綢之路”,通過打造“雙樞紐”貨運航空網絡,并緊密結合地方產業和經濟發展,不僅使鄭州機場成為全國增速最快的大型機場之一,首次躋身全球機場50強,也初步積累了航空樞紐經濟發展的經驗,為內陸地區更好地融入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提供了良好的動力機制。
中歐班列已成長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
中國經濟時報:春風得意馬蹄疾,今天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標志性成果,被形象地稱為“一帶一路”上的“鋼鐵駝隊”。從2011年開行到現在,中歐班列已有8年多的時間了。您如何總體看待8年來中歐班列的發展?在您看來,取得了哪些可視性成果?
王楊堃:確實如你所說,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標志性成果。
8年來,中歐班列的開行規模高速增長,輻射范圍大幅拓展,服務質量穩步提升,品牌效應逐步彰顯,發展效益持續提高,走出了一條常態化、規?;?、規范化、集約化的發展路徑,從國際貨運領域的一個亮點成長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和旗艦項目,目前已逐步進入提質增效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撐作用在進一步增強。
一是形成了較高水平的集疏運網絡,比如已形成經四大口岸進出的三條物流通道,班列運行線路超過百條,境內外樞紐、邊境口岸及境外還箱點建設不斷加強;二是構建了高效便捷經濟的服務體系,比如全程運輸時間整體壓縮了三分之一,通關時間壓縮了50%,“一站式”的信息化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冷鏈運輸、跨境電商、金融保險等增值業務不斷拓展;三是完善了國際國內協調機制,比如沿線七國鐵路在寬軌集并、計劃商定、信息協作、全程運行圖和通道建設能力等方面深入推進合作,國內協調委員會在統一品牌、價格談判、安全保障、運輸組織優化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四是促進了內陸地區對接開放型世界經濟,比如重慶、成都、鄭州、西安、武漢等地借助中歐班列發展加快了內陸開放高地的建設,提升了國際知名度,人民群眾通過回程班列和運貿一體化的發展,享受到更多境外優質商品的實惠。
要解決好沿線國家合理關切
中國經濟時報:對于交通領域的互聯互通,包括中歐班列在內,沿線國家普遍持支持、歡迎態度,但多少也有一些雜音,據您了解,目前沿線國家的一些合理關切主要是哪些?我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王楊堃: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也始終強調和踐行著與此相關的一系列發展理念和原則,并展現著作為一個大國的擔當。當然,事物的發展總是有利有弊,風險和收益也都是相伴而行,即便在設施聯通這個共識最廣、普遍關切且優先合作的領域,也難免存在各種意見和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
據我了解,在項目實施層面,沿線國家主要關心經濟社會效益、投融資、環保、勞工權益等方面,比如項目的實施是否會對當地環境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對于這些關切,我們都要充分的重視。
一是堅持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理念和原則,展現大國擔當,增強政治互信;二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黃金法則,發揚絲路精神,圍繞造福各國人民這個目的,尋求利益最大公約數;三是完善項目實施的規則體系,一方面主動對接國際規則,遵守當地法律,尊重風俗習慣,另一方面完善責權利機制,有效保護各方正當權益;四是要有足夠的智慧和耐心,一方面要通過包括對外宣傳在內的各種渠道,及時化解誤解和矛盾,特別是用實際行動回應質疑和非議;另一方面要善于忍耐和等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把握正確的時機,穩步推進合作進展。
期待把共識轉化為具體行動
中國經濟時報:據我了解,您是要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在您看來,此次峰會對“一帶一路”建設會起到怎樣的推動作用?對于設施互聯互通來說,您有哪些期待與建議?
王楊堃: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公共產品和最大規模的合作平臺,此次峰會作為與會各國交流互鑒的平臺,將有助于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各國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共識,進一步明確推進務實合作的重點,進一步完善相關合作實施的機制。
最為期待的還是能夠通過這次會議進一步把相關國家的共識和先進的理念更多地轉化為務實合作的行動,從而造福更多國家和人民。建議方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進一步加強。
第一,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特別是完善相關體制機制,使硬聯通和軟聯通更加相得益彰,將設施聯通與“五通”的其他方面進行更好的聯動與融合,提升風險應對處置能力和整體效益。
第二,國內各地方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要更加注重契合國家戰略要求和區域經濟發展特色,更加注重結合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和國際供應鏈、產業生態圈的營造,更加注重區域間的協同以及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協調,以一個個典型項目為抓手,務實推進相關工作。
第三,積極通過典型項目的示范作用,帶動相關國家參與共建,包括在加強與發達國家的第三方市場合作中積累經驗,提升項目質量和效益。
第四,參與項目實施的各類主體,要進一步強化創新意識和責任意識,大力開展機制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同時,在遵守和對接既有國際規則的基礎上,為優化相關規則提供中國方案。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