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歐+”戰略品牌背后的成都“雄心”
2019-04-09 10:07:17
Landbridge平臺
目前,中歐班列(成都)已連接海外城市25個、中國境內城市14個。隨著盧森堡-成都中歐班列啟程,“蓉歐+”網絡歐洲端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形成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
“2019年‘蓉歐+’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吸引荷蘭、意大利、捷克等國家駐川駐渝領事館高層,政府部門代表、物流領域專家、物流企業負責人等300多名嘉賓齊聚成都青白江,聚焦“絲路蓉歐·合作共享”,一起探討和分享了中歐班列(成都)帶來的發展與合作新機遇。
說到“蓉歐+”,筆者認為可以從2011年10月成都鐵路口岸投運說起,原成都海關現場業務處進駐,而在2016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實施“蓉歐+”戰略,并且指出把青白江鐵路中心站提升為成都國際鐵路港,相繼開通成都至深圳、廈門、寧波、昆明“蓉歐+”貨運班列開通運營,加快打造貫通歐亞、通江達海的“一帶一路”大走廊。
如今,歷時8年后,成都海關推動成都鐵路口岸獲批四川唯一的鐵路貨運型國家對外開放口岸,據媒體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歐班列(成都)境外站點數拓展至24個,國內“蓉歐+”互聯互通直達班列覆蓋沿海、沿邊城市14個,國際班列累計開行4330列,其中中歐班列3088列,打造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而成都鐵路港國際班列開行2619列,其中中歐班列1591列,開行量連續3年穩居全國第一。此外,貨運吞吐量達72.7萬標箱,位居全國第一。迅猛增長的數據,折射的是成都加快實施“蓉歐+”戰略結出的碩果,向世界展示出成都的開放姿態。為此,作為“中歐”班列重要組成的蓉歐快鐵,正推動“成都造”走向國際市場,成都已發展成為西部對外開放高地和門戶樞紐。
只是,成都自古就是中國向西向南開放的重要門戶,成都“走出去”的腳步越來越快了。1978年,自改革開放的春風從東南沿海城市一路吹來,成都以勇立潮頭之心,40年以來,成都內地“領館第三城”、全國航空第四城、世界500強數量居中西部首位……并始終積極作為: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持續提高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確立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新目標,劃出步步上揚的發展軌跡。
眾所周知,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在“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等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成都城市群由從幾年前的“月明星稀”已經到了目前的“眾星拱月”。當前,越來越多“成都造”服裝、電子產品運往歐洲,越來越多的歐洲食品、紅酒運往成都。各項目紛紛落地的背后,更多的企業將目光也瞄準了這趟財富列車,讓更多的新興產業匯聚成都。
蓉歐快鐵是成都和歐洲之間建立的一條黃金通道,隨著這條通道的不斷完善,蓉歐快鐵、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中心城市等眾多利好紛至沓來,一張“一帶一路”上的商貿、人文交流網逐漸成型。“港口立城、產業興城、品質優城”的發展戰略是城市更新為跨越發展帶來的新空間,彰顯出一座城市的愿景、胸懷與視野。可以說,成都是在緊緊圍繞新時代“三步走”發展戰略,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在“干”中謀“變”,在探索創新中落子布局,迎來了新一輪發展契機,也足以讓外界看到了一個新的機遇,“蓉歐+”已經讓成都站在了構建國際陸海貿易的新通道上譜寫著新篇。
(來源:北國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