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重大變化開始 這些國家鐵路要采用中國標準了
2019-03-11 10:32:58
Landbridge平臺
(一)
軌道的寬度,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政治問題。
在俄羅斯、蒙古以及其他原蘇聯國家,軌道寬度1520毫米,這就是寬軌,1520也被稱為俄羅斯軌距。
在印度,軌距更寬,達到1676毫米。受印度的影響,尼泊爾唯一的鐵路,使用的也是印度這一寬軌。
但作為鐵路大國的中國,使用的是1435毫米標準軌。由此,北京至烏蘭巴托至莫斯科的國際聯運列車,每次在進入蒙古國前,都要重裝轉向架和輪對,這樣才能在寬軌上繼續奔馳。
費時,耗力,更折騰。
但接軌,馬上涉及重大政治立場問題,在民族主義情緒高昂的時候,必定會被扣上種種帽子。就像中國網絡上“漢奸”的帽子滿天飛,國外肯定也不乏類似的民粹指控。
作為一個意味深長的變化,尼泊爾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馬哈塞特(Raghubir Mahaseth)明確表示,尼泊爾鐵路將使用中國標準的鐵路軌距。
原因很簡單,這一“標準軌距的價格較低,以及被多國使用”。
按照尼泊爾規劃,屆時尼泊爾與中國接軌的鐵路,以及尼泊爾境內東西橫貫的鐵路,都將采用中國軌距。
也就是說,以后中國的火車將不需要更換輪對,就可以直接駛往尼泊爾各地,中國和尼泊爾的聯系,肯定會更加緊密。
但印度難免很焦慮。
按照一些外媒的分析,一旦尼泊爾和中國同軌距,意味著中尼鐵路無縫銜接,從而中國和尼泊爾經濟將發生質的變化,在一些印度人眼里,這無疑是印度的一大挫敗。
要知道,印度一直將尼泊爾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因此,在軌距問題上,印度向尼泊爾施加了強大的壓力,要求不要使用中國標準,而是繼續使用和印度同一軌距的寬軌。
但這遭到尼泊爾的斷然拒絕。馬哈塞特的態度就很堅決,反而詰問印度:為什么你們的鐵路不能使用標準軌?
尼泊爾人顯然沒有忘記,去年因為民族糾紛,印度一度對尼泊爾實施了長達5個月的貿易封鎖,這讓內陸國尼泊爾物資全面告急,尼泊爾很多汽車都無油可加,只能趴在路邊。
最后,尼泊爾請求中國提供援助,一輛輛運油車越過喜馬拉雅山脈,緩解了尼泊爾的燃眉之急。
因此,對于修建中尼鐵路,尼泊爾有著迫切的期待。
(二)
放在一個更宏大的視野看,與中國接軌,也已經不是尼泊爾一個國家的選擇。
2014年,蒙古國議會在激烈辯論后也同意,將在中國鄰近的兩段鐵路,采用與中國相同的標準軌。
2016年,俄羅斯媒體也報道,“為向北京表明合作誠意,莫斯科作出了重大的示好之舉”,俄遠東發展部建議在俄境內鋪設一條鐵路,寬度與中國使用的國際標準軌距看齊,而非俄羅斯的寬軌。
這將是俄羅斯第一次采用中國軌距,也難怪俄羅斯《獨立報》認為,這是在向中國“重大示好”。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舉動,因為軌距問題,看似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
在蒙古國當時的表決中,84%的議員支持采用標準柜,但反對者中也不乏高呼警惕的。以至于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不得不公開表態,所謂“鋪設標準軌鐵路的話中國將占領蒙古”的說法,是在制造國家分裂,而且蒙古國為此爭論了六年,浪費了6年。
俄羅斯顯然也考慮到軌距的敏感性。俄羅斯遠東發展部新聞局就宣稱,“這只是一條鐵路通道,它屬于濱海邊疆區-2號 交通走廊的一部分,將連接琿春與扎魯比諾”。
“這甚至稱不上是真正意義的鐵路,而只是通往吞吐中國轉口貨物港口的一條專用線路,這并不是說鐵路要轉而采用中國的軌距。”
在尼泊爾,考慮到敏感性,尼泊爾主要鐵路將使用中國軌距,只是與印度銜接的幾段短鐵路,還是會采用印度的寬軌,但尼泊爾也在游說印度,最終兩國都采用中國的標準軌距。
(三)
變軌的背后,還是經濟的巨大影響力。
如果中國是一個衰敗的國家,這種變軌,顯然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對俄羅斯和蒙古國來說,建造中國軌距的鐵路,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賺更多的錢。
蒙古國煤炭等資源,只有一個輸出地——中國。為了降低成本、多增加收入,采用標準軌,從經濟效益上來說,完全是順理成章。
尼泊爾轉而使用標準軌,也是更好與中國相銜接,降低物流成本,當然,避免過度依賴印度,也是尼泊爾的一個動力。
尼泊爾總理奧利就說:“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擁有兩個鄰國。我們不想僅僅依靠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選擇。”
從長遠看,接軌更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想象一下,未來某一天,如果中國和印度都是同一軌距,大量貨物將能高效往來,這無疑對兩國貿易都是一個極大促進,對中間的尼泊爾來說,更是一個重大利好。
隨著中國影響力不斷擴大,“一帶一路”轉化為現實經濟動力,除了蒙古國、尼泊爾外,奉行寬軌的中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最后變軌與中國鐵路銜接,未嘗沒有可能性。
甚至不排除俄羅斯在某一天也改用標準軌,這樣歐亞鐵路通道將更有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互聯互通,由此才徹底互聯互通。
作為一個例證,100多年前的加拿大和美國南部,也都奉行寬軌,但隨著貿易的發展、經濟的融合,各方都要求統一軌距降低成本。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強勢經濟取勝,加拿大以及美國南方轉而使用標準軌道,南北戰爭后的美國,乃至整個美國和加拿大,融合成一個經濟體。
所以說,尼泊爾、蒙古國、俄羅斯的舉動,肯定是一小步,但卻預示著一個重大變化的開始。
當然,所有的前提,還是中國經濟本身的繁榮和強大。
(來源:中財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