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榮:中歐班列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牽引對外開放逐漸擴大
2019-03-11 10:06:38
Landbridge平臺
“去年12月日本通運公司在西安發了一列共計41車的貨物。我注意到,這個企業形象良好,信譽良好,而且貨物是2014年以來我們這里價值最高的。”在面對日本朝日新聞記者提出的“中歐班列給‘一帶一路’地區經濟帶來的影響?”問題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董事長劉生榮給西安中歐班列的“大客戶”點了個贊。
3月7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陜西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境內外媒體擠滿了會場,頻頻舉手發問。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陜西中歐班列的始發點。“西安”“中歐班列”等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我是干鐵路的,就來講講鐵路。”劉生榮表示,近幾年“一帶一路”中歐班列開行勢態很好,2018年共開行6363列,同比增長73%。同時,中歐班列通達的國家達到了到48個,運送的貨源品類也越來越豐富,由開行初期的手機、電腦等IT產品逐步擴大到建材、食品、輕工產品等六大類、共計206個品種。
“西安的中歐班列態勢尤其好,6363列中西安開行的就有1235列,是2017年的6.37倍。由于運行品質好、開行密度大,中歐班列的運行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從最開始來自西安市內,慢慢發展到陜西省、全國,再到全世界,很多貨主、物流企業愿意到西安來運貨。”劉生榮認為,中歐班列對地區經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也牽引了對外開放的逐漸擴大。
“陜西對歐洲的貨運線路有怎樣的期待?”針對這個問題,劉生榮表示,西安是國家的大陸地理中心,且在全國相鄰的省市最多,天然形成一個樞紐。近年來,西安也已經形成了完備、立體的民航、公路、鐵路樞紐,“米”字型高鐵四通八達,“木”字型規劃建成后,乘坐火車就像坐公交車、地鐵、出租車一樣方便,旅客可以順暢的前往省內及周邊多地。
“另外,陜西有5個大鐵路什子,分別是西安、延安、榆林、寶雞和安康。這些都能夠促進西安成為我國的內陸港、門戶和改革開放的高地。我們期待中歐班列能夠繼續開枝散葉,通達到更多國家,運送更多的貨物,讓更多企業參與進來。” 劉生榮說。
(來源:西部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