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絲路上的鋼鐵巨龍
2019-02-01 09:26:10
Landbridge平臺
截至2018年8月,中國已有30多個城市開通了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1萬列,到達歐洲15個國家43個城市,運輸網絡已覆蓋亞歐大陸的主要區域。臨近春節,中歐班列開始扮演“年貨班列”的角色,以更為方便快捷的方式,讓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洋年貨”進入中國“尋常百姓家”。
筆者回想起十一年前在加勒比海島國古巴留學的日子,那時候為了吃上一口魂牽夢繞的家鄉美食,對父母從國內寄出的包裹可謂是望眼欲穿。如果采用海運的方式,包裹半年左右才能到達,就算是選擇更快的全航空包裹運輸方式,也要差不多兩個月能收到。更別提經過長時間遠距離運輸后,許多東西都已經“面目全非”。而現在中歐班列開行沿線的留學生們兩個星期就可以享受到國內美食,不由讓人感嘆中歐班列的方便快捷。
中歐班列的運輸速度有巨大優勢。與海運相比,節約了幾乎一半的運輸時間。在前幾年國家層面的努力下,中國與沿線國家簽訂了通關檢驗檢疫等有關合約,貨物可以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更將在途時間進一步壓縮。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縮短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效率,大大降低了成本,對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我國的對外貿易是有力的促進;更重要的是開辟了國家西進的通道,對發展與沿線國家的對外關系意義重大。
如今中歐班列的主要運輸貨物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奶制品、副食品、廚衛用品,到最近銷量增長迅猛的年貨類商品,其范圍之廣,品種之多,涵蓋了工廠大宗貨物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西班牙的紅酒、比利時的巧克力、荷蘭的奶制品、俄羅斯的副食品等。這其實正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對國內和沿線各國影響力的具體表現。
無論是對我國還是沿線國家來說,中歐班列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十分顯著。將來隨著“一帶一路”其他國家鐵路的不斷開通和聯接,更多國家和地區將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更多人能享受到中歐班列帶來的經濟紅利和民生福利。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兩條鋼軌不斷延伸,中歐班列也將承載著助力實現中國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使命。
(來源:廣西新聞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