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 從這里再出發——寫在營口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驗收之際
2019-01-07 10:26:29
Landbridge平臺
冬日的營口,河海結凌。徹骨的寒風,并未影響營口人朝看河上日出、暮觀夕陽入海的興致,“早醒早起早行動、趕潮弄潮立潮頭”的干事創業激情更是分毫未減。
2018年12月27日,擁河向海的遼寧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一片歡騰——營口綜合保稅區正式通過海關總署等國家八部委聯合驗收,成為東北沿海唯一一個綜合保稅區。
新時代改革開放為這座百年港城徐徐展開振興圖卷,營口在其獨特的開放進程中再一次早早打開了春之門。
人勤春來早,萬象始更新。
從1.85平方公里的營口綜合保稅區,延展到30平方公里的營口自貿片區;從上一個冬天的塔吊林立、長臂揮舞,切換到這個冬天的車水馬龍、人流不息;從“東北最近出海口”,上溯到熱力重啟的遼寧大地……陽光穿過云層,實績擊碎質疑,改革開放的足音咚咚作響、鏗鏘有力。
新引擎——勁推營口登上開放制高點
本世紀初,從兩間平房起家、一直自稱“賣塑料袋”的文起東,又一次敏銳地聽到歷史機遇的腳步聲。
文起東擔任董事長的遼寧東盛集團,當初選址在營口主城區西部。從在國家級高新區的引導下成為“國字號”高新企業,到搭乘物流大通道去海外市場切分蛋糕,再到劃入營口片區享受商事便利,每一次與城市擴大開放的同頻共振,都為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現在,這家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對日本出口塑料包裝袋企業,與即將封關運營的營口綜保區相距7公里。
7公里,這是企業與世界的距離。曾經身處營口城市最末端,起早闖世界;而今站上遼寧開放最前沿,“世界就在家門口”。
這座城市,一直在用開放定義自己。1984年,營口被國家列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的“第十四個半” ; 2017年,營口成為遼寧自貿試驗區三個片區之一,在全國首創“46證合一”審批制度改革……
雖然從未覺得國際市場有多遙遠,但百年港城有個更高遠的夢想——建設綜合保稅區,成為“進口保稅、出口退稅、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自由港” 。
綜合保稅區,貴在“綜合”,它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區等功能于一身,是我國迄今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這是國家頂層設計給遼寧的饋贈,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的結果。沒有海水的“國際港口”、沒有跑道的“國際機場”、不出國門的“國際市場”,遼寧全方位開放的新窗口在此打開,開放升級的新平臺在此構筑。正如營口市政府副秘書長、營口片區(營口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東所言,“營口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驗收,將引領營口登上150多年來對外開放的制高點。”
迎來綜保區,營口開放有了更加牢實的抓手,對外開放由此步入新境界——形成關外的開放高地和進出口的政策洼地,搭建外向型產業的集聚平臺,打造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和國際海鐵聯運大通道重要樞紐。
發動新引擎,營口將肩負起更扎實的“開放擔當”——聚焦保稅、加工制造、物流分撥、商貿結算、技術研發五大功能,集聚“中俄糧食走廊”“貿能港”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大項目,發揮自貿區制度創新的營商環境優勢,為遼寧乃至東北提升開放水平、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賦予新動能。
新速度——用“三股勁兒”回答“怎么干”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
營口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開放史。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開放的實踐越來越豐富,推動營口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倒逼營口不斷改革創新、優化環境,由此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營口速度”。這種“正向激勵”激發著營口干部的激情、提振著營口人的精氣神,形成了他們的闖勁兒、拼勁兒、實勁兒。
刷新全國綜保區獲批和驗收紀錄的“營口速度”,就是發揮這“三股勁兒”的又一個生動實例,也是對“遼寧振興,基層怎么干”一個實實在在的回答。
近年來,營口港貨物吞吐量猛增,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 2010年以來外貿出口量始終保持全省第三位。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改革創新、流程再造呼喚更大“用武之地”。營口申請建設綜保區的夢想有了更加堅實的“硬件”、更有效能的“軟件”。
2017年年初,營口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綜合保稅區的申請, 12月21日獲國務院正式批復。當年申報、當年獲批,綜保區建設高調上路。
2018年,營口綜保區在農歷“小年”開工之后,一天未停。營口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化解梗阻和遲滯因素;在幾十年不遇的高溫環境里,建設者們戰高溫斗酷暑堅守在施工現場……拼搏、奮斗、創業、擔當的不同群體,把一塊塊拼圖嵌進現實。
春去夏來秋復冬。營口綜保區的基礎設施、監管設施、隔離設施、配套設施全部完成,符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驗收標準,實現當年開工建設,當年通過驗收。用國家聯合驗收組組長李志輝的話說:“速度最快、質量最優,在全國綜保區建設驗收上,史無前例。”
營口綜保區是在“關檢”深度融合的特殊時期規劃建設的,是營口片區與海關、原檢驗檢疫一道改革創新的成果,通過整合資源,實現了節約成本、節省空間、信息整合、流程再造的目標,報關報檢面向企業端整合形成“一張報關單、一套隨附單證、一組參數代碼、一個申報系統”。
改革釋放紅利,效率創造效應,營口綜保區瓜熟蒂落,高效有序的“營口速度”卻不會止步。
新格局——在全球坐標系上聯動陸海
如果說營口百公里海岸線宛如一張力挽的長弓,那么營口綜保區就是那支破空而出的銳箭。箭的能量,取決于弓的張力;弓的價值,體現為箭的強度。
營口主城西部的河海相擁之地,自貿區、綜保區、高新區三區疊加。向北、向西、向南連接“五港”,盤錦港和營口港大遼河、鲅魚圈、仙人島三個港區,空港營口蘭旗機場,都在“一小時半徑”之內。
鲅魚圈港區,鐵路線距碼頭不足300米。西接萬里大陸橋,這里是國內開行中歐集裝箱班列最密集的港口;東連海上絲綢之路,每年兩萬多艘貨輪在這里進出。
連接鲅魚圈港區碼頭和綜保區的鐵路專線正在修建,58.9公里的距離,最快17分鐘便可到達,這一“58.9公里組合”呈現出一個拉長的“U”形結構。
空間需要拉開,距離需要消弭。“營口港就是自貿區”,港、區心有靈犀,兩年來,“聯動發展”的機制在探索中運轉、在創新中順暢。平添“東北沿海唯一綜保區”,坐擁“歐亞樞紐港”的營口,也將成為區域經濟的“價值樞紐”。
營口綜保區封關運行后將聚焦保稅、加工制造、物流分撥、商貿結算、技術研發五大功能,勢必帶動營口中歐班列回程貨源集散基地建設,加快糧食、原糖等大宗商品國際貿易平臺和現貨交易市場建設。
“港口+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多式聯運”的平臺體系,將成為“遼滿歐”“遼蒙歐”“遼新歐”“遼海歐”四條交流通道的“路由器”和“加速器” , 與全球市場和資源互聯互通,引聚產業、資金、物流、信息、人才。
綜保區,聯動的是陸海,聯通的是世界。從這里,開放再出發!
(來源:遼寧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