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探路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港口設施及通關效率仍是瓶頸
2018-11-23 09:15:19
Landbridge平臺
中國西部地區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通道被賦予新的內涵。
日前,中國與新加坡簽署多項雙邊合作文件,在《關于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將已經推進約兩年的“南向通道”變更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下簡稱“陸海新通道”)。
分析人士指出,“陸海新通道”名稱啟用后,更能體現該通道的真實含義,即不僅是中國西部地區與東盟國家的貿易通道,而且是一條全新的雙邊貿易通道。
開辟西部出海新通道
“陸海新通道”是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框架下,由中國西部省份與新加坡合作打造的一條多式聯運通道。
該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云南等邊境口岸,通達新加坡等東盟國家。
推動該通道建設的關鍵,是西部地區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往來日益增長。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目前西部地區與東盟國家形成了較大進出口貿易量的包括重慶、四川、云南和廣西。
其中,東盟已經是四川省的第二大貿易伙伴,2017年雙方累計貿易額898億元,同比增長94%。主要貨物方面,四川以便攜式電腦為主的機電產品為主要出口品種,以集成電路為主的機電產品則是東盟出口的主導產品。
在上述四個地區中,廣西的貿易額最大。2017年廣西對東盟進出口貿易額1893.9億元,同比增3.7%,占同期廣西外貿總值的49%。同期,重慶和云南對東盟的進出口貿易額分別達到794.2億元和884.7億元。
云南省社科院南亞所研究員陳鐵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就設計理念而言,陸海新通道包含了通道經濟、樞紐經濟、口岸經濟等全形態的交通物流,未來有望成為功能強大的綜合型交通物流通道。
以重慶為例,截至今年10月31日,“渝黔桂新”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開行班次達419班;國際鐵路聯運(重慶—河內)班列已完成雙向測試,累計開行25班;重慶—東盟跨境公路班車,累計發車510次,服務網絡延伸至越南、泰國等地。
四川大學南亞所助理研究員尹響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陸海新通道并非這一條通道。
“我認為,陸海新通道是一個扇形的結構,而非指單獨一條通道。”尹響表示,這條通道由三條線路構成,即中緬鐵路、中老(撾)鐵路和經廣西出海的多式聯運通道。一旦中緬和中老鐵路建成并發揮預期效果,則可以打通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陸上貿易大通道,同時亦可提升云南省在跨境貿易中的影響力。
尹響稱,目前相對成熟的是從廣西出海的通道。經過約兩年時間的運營,西部各省之間以及鐵路與港口之間的合作不斷緊密。海運依然是中國與東盟貿易的主要方式,這是鐵路等陸路運輸方式不能取代的。
在陸海新通道開行之前,西部地區與東盟的主要物流通道為東南沿海,開行之后進一步推動了本地區與東盟的經貿往來。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東盟開放合作辦公室副主任藍永信稱,這條通道開通后,最直接的好處是大幅降低物流成本,顯著提升交通生產率。特別是為西部地區提供了一條南北縱向的國際貿易物流大通道,極大地縮短西部地區通往東南亞國家的物流時間,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改變中國西部地區東南沿海走向的傳統出海通道。
南向貨物多北向貨物少
目前,圍繞陸海新通道所帶來的發展機會,西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開始進行交通設施和產業的布局。
2018年10月出臺的《四川省關于暢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開放合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四川省多路并舉、互聯互通的南向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率下降到16%左右。
四川省還有意在宜賓市建立樞紐中心,即在打通成都經宜賓至貴陽的鐵路后,進一步連接貴南高鐵通往北部灣經濟區,此舉將有利于推動川南地區的經貿發展。
重慶則在加快搭建這條通道的運營中心。重慶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稱,在機制體制建設方面,“陸海新通道”已經構建起由“省級聯席會議制度”,“關檢、鐵路、金融三個工作支撐體系”,“一個合資海鐵聯運平臺公司”組成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機制,目前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四川等地區均參與其中。
分析人士認為,廣西若要在這條通道中發揮更關鍵的作用,需要解決欽州港存在的物流成本高、港口換裝能力不足等問題。
“我們在實地調研中獲悉,盡管四川企業走這條通道更節約陸上運輸時間,但他們大多數依然舍近求遠,選擇從廣東和深圳上船。如在欽州港是拼箱模式,貨物一般要等待2-3天才能發出,而廣深兩地則是隨到隨走。此外,廣深兩地的鐵路網發達,貨物到岸后可及時分裝發往全國各地,而欽州港尚不能實現這一功能。”尹響稱。
藍永信認為,東南沿海港口之所以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使得西南地區愿意舍近求遠,根本原因在于東部沿海具有成熟的通道產品,具體體現在充足的回程物流保障上。但從目前情況看,南向通道“南向”貨物較多,“北向”貨物較少,上下行貨源不平衡。由于通道產品未成熟,回程貨源組織困難。
如果廣西要進一步在陸海新通道中發揮作用,加強對港口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提高通關效率是關鍵因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廣西貿處會獲悉,目前廣西正在加強陸海新通道的相關規劃制定工作。其總體方向是圍繞陸海新通道的建設要求,進一步完善廣西鐵路、港口和高速公路專項規劃,積極爭取國家層面更大力度的支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