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鐵海聯運北部灣 行穩致遠新廣西
2018-11-20 09:46:56
Landbridge平臺
廣西北部灣成為西南中南地區重要出海口,昔日農漁業為主的沿海落后小城,發展成了連通世界的創新型開放重鎮。(11月15日 廣西日報)
2008年1月16日,國家提出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十年后,廣西北部灣已經成為西南中南地區重要出海口,昔日以農漁業為主的沿海落后小城,發展成了聯通世界的創新型開放重鎮。作為全國第一個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如今廣西北部灣的發展已然站上了一個新臺階,并以建成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為目標不斷努力奮進。
正確的決策讓“南方大港”夢想照進現實。從1919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提出對包括欽州在內的“南方大港”構想,到1984年北海成為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再到2008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三港合一的協同發展正推動廣西北部灣港朝著千萬標箱大港穩步邁進。同時,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等為主導的現代臨海工業體系和產業基地,不僅為北部灣的未來明確了發展方向,更是為廣西向海經濟模式按下了發展的快進鍵。可以說,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能有今日之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是國家對于廣西經濟發展超前定位、遠大規劃的體現與證明。
便利的交通讓“經濟快車”行穩致遠。完善的交通建設規劃是對廣西北部灣發展的有力推動。鐵山港口岸正式納入對外開放范圍、北海港口岸擴大開放方案通過驗收、欽州港東站鐵海聯運集裝箱班列以及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首列冷鏈專列(廣西防城港-重慶)的成功運行,不僅打通了廣西北部灣對內對外交通運輸的新路徑,甩掉了廣西“路網末梢”的尷尬身份,也為廣西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從過去鐵路運輸“斷頭路”到現在鐵海聯運新樞紐,集裝箱貨運的高速增長和地區生產總值的不斷攀升吸引了更多國內外企業的集中入駐,在促進當地經濟繁榮的同時,也為保證廣西北部灣交通路網暢通的高效運行和繼續擴大建設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開放的深入構建出廣西對外合作共贏新模式。作為“一帶一路”的建設者和服務者,廣西北部灣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與東盟各國開展了種類繁多、形式多樣、貿易全天候的合作發展新模式。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首列冷鏈專列(廣西防城港-重慶)的成功運行,暢通了東盟國家經防城港至內陸地區的鐵路冷鏈運輸大動脈。截至今年10月,冷鏈班列累計開行1300多箱,共3.7萬噸。作為廣西開放發展的新引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我國西部大開發和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點地區,對于國家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均具有重要意義。如今北部灣經濟區的港口航線已經實現了東盟主要港口全覆蓋,并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不可否認,伴隨著大量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廣西北部灣的區位優勢和經濟價值將再一次得到提升,在頻繁的商貿往來中進一步拓展八桂大地外開放的深度與廣度,為貿易雙方提供更為可靠的合作粘度與信任,更為打造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中新互聯互通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形成以廣西北部灣為中國西南部重要的陸海聯運門戶和對開放口岸奠定堅實的基礎。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從“南方大港夢”到鐵海聯運樞紐,廣西北部灣的發展得益于開放,得益于“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得益于“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合作共贏模式。今日廣西北部灣的發展已經站上了一個歷史的新臺階,我們也有理由共同翹首廣西北部灣朝氣蓬勃的明天與未來。
(來源:廣西新聞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