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嘎斯69”到中歐班列
2018-10-12 09:10:22
Landbridge平臺
緩緩駛入國門的中歐班列 尚文娟攝
曾經的二連站 二連浩特報提供
修建中的準軌出國線。二連浩特報提供
“嘎斯69”,放在過去,這是很多人對二連浩特的第一印象。的確,這款俄羅斯制造的吉普車記載了二連浩特邊境貿易的繁榮發展史……
翻開二連浩特的歷史,有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956年1月,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國際聯運列車正式開通,二連浩特建城;1966年1月,國務院批準設立二連浩特市;1986年3月,國務院批準該市為甲類開放城市;1992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為我國13個沿邊開放城市之一。
今年51歲的二連浩特海關主任科員楊作軍看來,二連浩特的巨變就是從1992年開始的。他說:“1992年,我市全面開放后,中蒙之間貿易往來逐漸頻繁,每天從口岸過境的‘嘎斯69’就有1000輛左右。”
在楊作軍的回憶中,我們還聽到了一則關于“小鐵棍”的故事。“那時,海關監管設施落后,查驗貨物時就靠‘眼看、手摸’,工作效率很低。這時,出現了很多‘倒爺’,他們會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夾帶一些禁止入境的貨物,比如在‘嘎斯69’車輪胎里夾帶蒙古國的羊肉。當時,羊肉進入我國后價格會高很多。我們想要創新工作方式,提高驗貨能力,于是‘小鐵棍’就誕生了,通過鐵棍敲擊輪胎,聽聲音可以判斷輪胎內是否有貨物,從而讓他們卸下輪胎進行檢查,這比‘眼力’相對更嚴密了些。”楊作軍如是回憶。
從“小鐵棍”到最先進的儀器,從滿大街的“嘎斯69”到一趟趟中歐班列,二連浩特市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邊陲小鎮化身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蛻變為一個冉冉升起的黃金口岸。
從1956年187萬噸到2017年1503萬噸,經過60年發展,二連浩特口岸進出口貨運量漲了8倍之多,尤其在1983年后,口岸進出口貨運量始終呈上升趨勢,全面改革開放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刻地影響著這里的發展。
年近九旬的禹愛春老人是一名鐵路退休老職工,他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口岸鐵路事業,經歷了鐵路發展的滄桑巨變。老人1957年畢業于哈爾濱外國語學院后,響應國家號召,支援祖國邊疆鐵路建設,分配到了二連站從事翻譯工作,開始了鐵路人的生涯。
“那時候的二連浩特跟現在沒法比,條件艱苦不說,物資緊缺,全市只有幾百號人。沒有賣商品的百貨商店,吃喝日用就靠一個鐵路供應站。年節有人回家探親,都要捎回很多食物和生活用品。而且工作業務量很大,貨物搬運全靠人工裝卸,即使是在機車上當翻譯,工作也非常辛苦,哪里像現在,什么都有,到處都是現代化的設備。”禹愛春說。
與記者聊天間隙,禹愛春老人拿出一本相冊,他用手輕拂相冊封面,向記者詳細介紹每一張照片背后的故事,在其精心整理的相冊里,一張張看似普通卻彌足珍貴的老照片,展示了口岸鐵路發展變遷歷程。其中,有過去蒸汽車牽引的綠皮車廂,還有現今電氣化的客運專線;有紀錄曾經荒無人煙邊陲小鎮的畫面,還有如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的小城景象……50余幅老照片訴說著老人的口岸情懷,更是記錄了二連浩特發展當中的點點滴滴。禹愛春老人說:“二連站始建初期,全靠鐵路工人的艱辛工作來運轉。軌道上奔馳的火車煙囪噴著灰黑色濃煙,司爐工一鏟鏟往爐膛里鏟著煤塊。貨場上,工人們肩扛貨物搬運裝卸,煞是辛苦。”
正如老人所說,二連浩特市的蓬勃發展與鐵路是分不開的。在2003年,為提高二連口岸站吞吐、換裝、通關能力,國家發改委批準二連站擴能改造工程計劃,機械換裝區增加門式起重機6臺,接運能力1000萬噸,換裝能力1640萬噸。2012年二連站成為第一個口岸核心能力達到世界衛生標準的鐵路口岸站;2014年國務院批準設立二連浩特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二連站迎來新機遇,當年進出口貨運量實現897萬噸;2017年,進出口貨運量突破1000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2018年1季度,進出口貨運量實現314.2萬噸,同比增長44.2%。
時至今日,二連浩特乘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搶抓黃金機遇,高度重視中歐班列品牌建設,努力提升中歐班列通關速度,口岸聯檢聯運部門實行專人、專崗預約通關、手續優先辦理和限時辦結工作機制,鐵路部門在第一時間編組發車。
自2013年中歐班列過境口岸以來,開行路線由2條增加至24條,2017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75列,運送標箱48700箱,貨重31.55萬噸,貨值36.18億元。其中,實現進出境雙向開行的中歐班列為鄭州——德國漢堡、長沙——莫斯科、重慶——波蘭馬拉舍維奇、烏蘭察布——俄羅斯沃爾西諾、廈門——俄羅斯沃爾西諾、天津——俄羅斯霍夫里諾、成都——波蘭羅茲等;單向開行的有蘇州、武漢、中衛、合肥、威海、上海和烏海等地始發的中歐班列。出口貨物主要包括輪胎、文體用品、工藝品機械零件、筆記本電腦及配件、機械設備、日用品及小家電等,進口貨物主要包括汽車配件、輪胎、機械設備、鋼板、板材、家具日用品等。
中歐班列的成功運營,使二連口岸與蒙古國、俄羅斯沿線地區建立了良好的溝通合作機制,實現中歐班列的快速通關、快速驗放,并多次協調組織蒙古國交通運輸部、蒙古國烏蘭巴托鐵路局共同赴鄭州、武漢、重慶、長沙等中歐班列始發地進行溝通對接,幫助企業協調優化中歐班列在蒙古國境內的運行時間、口岸通關、鐵路運費等方面問題,進一步提升了中歐班列通道的綜合競爭力。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共監管驗放運行中歐班列637列,已經超過去年的水平。
搭乘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快車,二連口岸克服人才稀缺、水源缺少、風沙嚴重等難題悄然崛起,逐漸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到如今我國向北開放的黃金口岸。
今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二連口岸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深入建設,二連浩特口岸以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為統領,充分發揮口岸優勢,大力發展國際貿易物流、進出口加工、邊境特色文化旅游、清潔能源產業,在國際舞臺上散發著更加耀眼的光芒。
(來源:正北方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