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遠 “一帶一路”中的上海刻度
2018-10-09 09:35:08
Landbridge平臺
9月29日,上海自貿區迎來運營5周年。
5年來,作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上海自貿區實現了一系列基礎制度和核心制度的創新,1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在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上海開往莫斯科的跨境電商中歐班列。新華社發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華社發
作為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主力軍,上海自貿區的一系列創新實踐,進一步拉近了上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距離。
制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方案,與“五個中心”建設、自貿試驗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聯動,聚焦經貿投資、金融合作、人文交流、基礎設施等領域,形成能集聚、能服務、能帶動、能支撐、能保障的開放高地……上海,正以積極、主動、創新的姿態行走在“一帶一路”上。
開放融通
“一帶一路”給上海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長江口外,紅色塔林密布的上海洋山港,從重慶沿長江東行的班輪將西部腹地生產的汽車零部件等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到,繼而轉運至中東、非洲和南美。航線所達的非洲,曾是600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抵達的最遠端。
貨物運輸和資源流通,不僅映射著交流與合作的勃勃生機,更展現著歷史和現實的完美對話。
擁有上海港外貿航線近半吞吐量的洋山港,借力“一帶一路”建設,正在實現“東方大港”的百年夢想。而它所在的上海,也因為“一帶一路”建設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雄踞“一帶”與“一路”、“內陸”與“沿海”的交匯點,具有“聯通內外”的戰略地位,這些都為上海參與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內容,也與上海提高城市服務功能高度契合。
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額65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9%,其中出口增長11.7%,進口增長25.4%,已成為上海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
“一帶一路”,為上海實體產業的發展打開新市場的同時,也正在為上海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帶來新機遇。
近年來,上海加快金融市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雙向開放和互聯互通,確立以自由貿易賬戶體系為基礎的跨境金融服務制度,支撐“一帶一路”建設的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截至2017年8月底,上海共有來自1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5家法人銀行、13家外資銀行分行和11個代表處,在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銀行的總資產規模約2122億元人民幣,占上海轄內外資銀行的14%,同比增長近49%。
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和互聯互通,保持股票“滬港通”和“債券通”的“北向通”等平穩運行,推出原油期貨,研究推進“滬倫通”等金融創新……上海面向“一帶一路”金融創新的一系列頂層設計,彰顯了中國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的堅定決心。
5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合作共贏走向縱深,為實現上海和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繁榮增添了不竭動力。
精雕細琢
繪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工筆畫”
今年8月,上海吳淞海關設置“一帶一路”專窗,針對“一帶一路”項目貨物體積大、價值高等特點,量身制定隨到隨查等便利舉措,著力降低企業倉儲和物流成本。
“一帶一路”專窗的設置,實現了“讓數據多走路,讓企業少跑腿”,減少了企業的成本,增加了企業的便利度。
這只是上海服務的冰山一角。
服務,一直是上海最引人關注的標識,是上海與生俱來的強大基因,更是上海發展的優勢所在。融入“一帶一路”,對標國家戰略,上海服務承載著國家和區域的多重期待。
“把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作為上海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重要載體,作為上海建設‘五個中心’和文化大都市、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平臺,不斷拓展改革發展新空間。”在9月27日舉行的上海市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指出,要在從實從細上下功夫,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努力繪好上海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工筆畫”。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上海的“精雕細琢”應從哪些方面發力?
專家認為,上海全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要在輻射和集聚上發力,從貿易自由、金融合作、科技融合和文化交流上做文章,最終形成強大的國際競爭合作的驅動力,形成基于全球城市網絡的輻射效應和影響力。
經過5年多的實施,上海自貿區已經成為我國自貿區建設的新標桿,其成功經驗也正在向全國輻射。“在融入‘一帶一路’的過程中,上海應當繼續發揮自貿區優勢,進一步完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肖文說,要以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戰略城市建設為契機,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科技交流和科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走出去”,使上海的科技創新成果能夠輻射亞洲乃至全球。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認為,上海應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匯聚各類優勢資源和高端要素,逐漸成為國家或城市對外開放的新窗口和融入全球網絡體系的新節點,成為未來增強城市全球核心競爭力的首發地區。
民心相通
打造東西方文化交匯的中心節點
從今年秋天起,上海國際電影節全新啟動“一帶一路”電影巡展機制。在這一機制框架下,“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簽約機構所屬國家的影片、影人和電影企業,將以展映、展示和展覽的方式,加強交流互鑒、人文互通、增進互信,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人文合作走深走實。
“一帶一路”電影巡展機制,讓上海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在電影和聲光電中更加貼近彼此。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走向深入,“合作共贏”理念正承載著世界期盼。這種期盼不僅融匯在經濟合作里,更體現在文化交流中。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作為國際大都市,上海正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引領世界文化潮流,以更開放、更包容的態度融合世界文化。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何建華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傳遞著“中國理念”,就是共商、共建、共享世界城市文化,世界城市文化應當走融合之路。城市文化的傳承可以體現它的獨特性,但城市文化的多元應當體現它的兼容性。作為國際大都市,上海應該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專家認為,“一帶一路”沿線有幾十個國家、數十億人口,文明形態、文化風格多樣,深化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上海要以人文溝通和人才培訓為紐帶,更好地提升和發揮文化交流的功能。
“自從開埠以來,上海的文化身份就成為一種異質文化交織之下的復合體。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上??沙浞职盐杖祟惿鐣墓I文明向城市文明轉變的歷史性機遇,著力成為東西方文化交匯的中心節點、城市文明發展潮流的引導者以及新的全球文化藝術教育之都,提升上海城市的魅力和軟實力,發揮‘海納百川’的包容優勢,吸納‘一帶一路’沿線不同國家的人才、企業匯聚上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比較政治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于宏源說。
■鏈接
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舉措亮點
1.貿易投資便利化專項行動
以上海自貿試驗區為載體,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制度和規則對接;加快推進上海自由貿易港區建設;建設“一帶一路”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中心;提升上海自貿試驗區文化服務貿易基地功能;推動“一帶一路”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升上海國際會展平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功能等。
2.金融開放合作專項行動
打造人民幣跨境支付和清算中心;拓展上海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完善面向“一帶一路”的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上海“一帶一路”能源和碳交易市場;吸引集聚“一帶一路”單邊和多邊金融機構等。
3.增強互聯互通功能專項行動
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港航合作機制;進一步拓展完善航線航班網絡布局;加快構建全方位多式聯運綜合體系;提升“一帶一路”上海航貿指數影響力。
4.科技創新合作專項行動
建設“一帶一路”技術轉移中心;加強與沿線國家(地區)科技園區合作;與沿線國家(地區)共建聯合實驗室或聯合研究中心;與沿線國家(地區)深化海洋科學研究與技術合作等。
5.人文合作交流專項行動
成立國家級“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加強上海國際電影節、美術館、博物館、音樂創演等與沿線國家(地區)交流互動;升級打造公務人員培訓工程;升級打造走出去跨國經營人才培訓工程等。
6.智庫建設專項行動
探索建設國家級絲路信息數據庫;深化完善“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建立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打造中國城市治理模式研究智庫平臺等。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