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制裁 聚焦遠東:俄羅斯積極“向東走”其成效和挑戰?
2018-09-27 11:09:17
Landbridge平臺
中俄資訊網導讀:舉辦東方經濟論壇、召開中俄博覽會、設立經濟開發區和自由港、推出各類投資優惠措施、將歐亞經濟聯盟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為突破西方制裁、提振經濟,俄羅斯正努力開發其遠東地區,積極“向東走”。其成效如何,又有哪些挑戰?
俄羅斯經濟向東行
“向東走”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俄羅斯經濟走出低迷也存在疑問。“我覺得這只是一個促進因素。俄羅斯經濟問題的解決并不在于向東看,還是在于內部經濟結構的調整。”李勇慧表示,“如果繼續主要依賴能源等自然資源,就還是會有不確定性。俄羅斯首先要進行經濟結構的改造、現代化的改造,經濟才能有所起色。”
9月11日至13日,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論壇上,普京表示,遠東是俄羅斯發展的優先方向,當前,遠東地區經濟增長和吸引外資速度均超過俄羅斯全國平均水平。該論壇由俄羅斯總統普京授意設立,并于2015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辦了首屆論壇,此后論壇每年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定期舉辦。
數據顯示,遠東地區人口僅占俄羅斯的4.2%,卻吸引了26%的外國直接投資額。2017年,俄羅斯投資增長率為4.4%,遠東地區則為17%,是俄羅斯投資增速最快的地區。
不少學者認為,遠東或會是提振俄羅斯經濟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向東看’)最大的內部動力是開發西伯利亞,使俄羅斯國內東西部經濟差距減小。”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俄羅斯外交室副主任李勇慧表示,“外部動力則是俄羅斯目前還處于西方的制裁之中,對于資金和技術上的要求希望能夠在東部打開缺口。”
“向東走”戰略初現成效
安永公司2018年發布的俄羅斯投資吸引力研究顯示:2017年,外國投資者在俄羅斯境內投資項目數量達到了238個,為2010年該項調查啟動以來最多的年份。其中,亞洲國家對俄羅斯經濟展示出了極大的興趣:2017年,來自亞洲國家的投資項目增加至了76個。中國以32個項目成為對俄羅斯最大的投資者,此外韓國的投資項目也達到了12個,首次進入對俄直接投資項目數前十的國家。
李勇慧認為,在發展東部經濟的過程中,俄羅斯已積極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包括設立經濟開發區、自由港,以及推出各類投資優惠措施。召開東方經濟論壇并通過該平臺吸引投資也是其中之一。
此前的三屆論壇已吸引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前總統樸槿惠等多位東亞國家元首出席。今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出席東方經濟論壇,也使得這一俄羅斯遠東開發的標志性平臺的意義再次升級。
除了東方經濟論壇,“向東走”在俄羅斯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展——俄羅斯國際創新工業展(INNOPROM)上亦有體現。2015年,中國成為該展自舉辦以來的首個主賓國,2018年的主賓國則是同樣來自東亞的韓國。
7月9日至12日,與INNOPROM同期于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辦的還有第五屆中俄博覽會。中國方面共有7個部委團組、15個省(區、市)政府商貿團組以及20個大企業和行業組織團組參會,俄羅斯方面則是有7個部委、10個州區團組參展參會,展區面積達8500平方米。2018年和2019年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中俄博覽會也首次舉辦了中俄地方合作論壇。此外,第二屆絲綢之路工商對話也于中俄博覽會期間在7月11日舉行。
早在2015年5月,中國和俄羅斯就曾在莫斯科發表聯合聲明,在最高級別層面達成關于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對接的協議。
“此后,依照這項協議,一系列的對話和合作已經陸續進行,在俄羅斯內部也有諸多項目,將歐亞經濟聯盟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結合起來。”俄羅斯聯邦金磚委員會執行主任格利高里·托拉拉雅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廣東)國際傳播論壇期間表示,“俄羅斯遠東地區和鄰近的中國東北地區的合作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不過我要強調的是,在其他地區的合作同樣有著巨大的但卻還未被充分發揮的潛力。”
李勇慧認為,目前“一帶一路”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對于俄羅斯國內經濟發展已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尤其是在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方面。“比如冰上絲綢之路。去年亞馬爾天然氣項目開始提供產品,這會激活遠東北方航線,此外,中國和遠東地區的濱海1號、濱海2號,以及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現代化改造也都在協議當中,并正在執行。”她說,“除交通基礎互聯互通,將來在能源、農業和金融合作上可能也都會有很大提升。”
托拉拉雅認為,中俄之間已有著眾多基于“一帶一路”倡議的官方層面的合作,但雙方的合作不應僅局限于官方層面。“在可以被稱作政府制定的合作之外,其他的則是民間的合作。我們不應該限制民間合作倡議,他們也許一樣意義重大。”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增速明顯領先于其全國平均水平。2014年,俄羅斯經濟增長0.7%,遠東地區增長2%;2015年,俄羅斯經濟下降3.4%,遠東地區則是增長3%;2016年,俄羅斯經濟增長0.6%,遠東增長4.5%。2017年,俄羅斯工業、農業和建筑業增長率分別為1%、2.4%和-1.4%,而遠東地區則分別為2.2%、8.8%和7.2%。
困難和挑戰仍大
2018年夏天,“世界杯經濟”的提振效果曾被俄羅斯寄予厚望。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秘書長許文鴻此前曾于世界杯期間表示,從中長期來看,世界杯的成功舉辦將對俄羅斯經濟帶來較大的提振作用。
在他看來,除去賽事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賽事和轉播直接收入以及旅游對經濟的拉動,世界杯對于俄羅斯經濟發展的中長期意義更多在于提供了向全球宣傳俄羅斯國家形象的絕佳機會,推動了世界認識俄羅斯和俄羅斯民眾認識世界,在精神層面的提振作用更為明顯。
“體育賽事也承擔了許多的體育之外的政治、外交等功能,尤其是對于俄羅斯來說。”許文鴻表示,“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遭受西方抵制,2014年索契冬奧會受到西方抵制,但俄羅斯樂此不疲,多次申辦國際賽事。”
“個人和企業追求直接經濟效益,大國領導人追求間接或綜合效益。”他表示,“相比索契冬奧會,這次世界杯獲得了超前的成功,也將成為一代人的歷史記憶,并深深地打上俄羅斯的烙印。”
不過,有受訪者指出,總體而言單靠一次賽事來提振經濟的作用畢竟有限,繼續堅持遠東的開發或許是提振俄羅斯經濟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不過,俄羅斯的遠東開發戰略亦面臨著一定的困境。
李勇慧指出,內部挑戰是其中最主要的消極因素。“俄羅斯整個的行政效率比較低,投資環境相對較差,這也造成幾年下來,實際上吸引的投資還并不是很多,遠東地區的開發也還是在緩慢進行當中,沒有達到預想中的速度。”她說。
此外,“向東走”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俄羅斯經濟走出低迷也存在疑問。“我覺得這只是一個促進因素。俄羅斯經濟問題的解決并不在于向東看,還是在于內部經濟結構的調整。”李勇慧表示,“如果繼續主要依賴能源等自然資源,就還是會有不確定性。俄羅斯首先要進行經濟結構的改造、現代化的改造,經濟才能有所起色。”
2017年,俄羅斯經濟增長了1.5%。其聯邦統計局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8%。俄羅斯經濟發展部數據則顯示,2018年上半年俄經濟同比增長1.7%,全年增長有望達到1.9%。
不過此前,世界銀行曾將俄羅斯經濟增長預期從1.7%下調至1.5%,原因是俄羅斯在2017年下半年經濟增長乏力以及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長期性。李勇慧表示,制裁雖不會短時間內拖垮俄羅斯經濟,但對俄羅斯高新技術的轉化和投資均造成了限制,對俄羅斯經濟的長期發展依然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