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開行10000+ 中歐班列推動沿線多國共贏
2018-09-21 10:27:45
Landbridge平臺
滿載著貨物的中歐班列,從中國大地上轟隆隆駛向歐洲,再從歐洲滿載回來,已經成為“一帶一路”交流的典范。
9月16日,2018國際產能合作論壇暨第十屆中國對外投資洽談會上,來自歐洲、中亞和中歐班列公司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商交流大計。
據了解,隨著8月26日X8044次中歐班列(漢堡—武漢)順利到達武漢吳家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已經達到10000列。中歐班列有力促進了中國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目前,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標志性成果,被喻為“一帶一路”上的“鋼鐵駝隊”。
“國外有眾多投資的機會,這是我們中國企業家更看中的,在合作中,班列起到重要作用,再好的合作沒有交通、沒有物流,就實現不了,無論是貿易、投資,都需要交通和物流起到銜接的溝通作用,但不是簡簡單單的交通的問題,交而是連接到其他領域的問題,可以產生更大的作用,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所以我探討國與國之間,如何更好的連通,更好的便利,快速的實現貨物的運轉,這就是經貿合作和投資合作的關鍵之所在。中國那句話,要致富,先修路,其實可以用在國際合作上。”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和振偉表示。
多國共贏
“一帶一路”倡議,為沿路各國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阿塞拜疆是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首批國家之一,當地政府看到了該倡議的巨大潛力,并高度重視該倡議。2017年,阿塞拜疆、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和土耳其卡爾斯鐵路工程正式完工,該鐵路成為連接中國與歐洲的主要路線,途徑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土耳其、里海,被稱為東西運輸貿易走廊。目前這條路線一年的運載能力為600萬至800萬噸貨物,在不久的將來運載能力增加到2000到2500萬噸貨物。
此外,阿塞拜疆另一個大項目是阿拉特新港口,將分三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已經投入了運營,目前吞吐量到達1000到1150萬噸的普通貨物,和4萬到5萬個標準集裝箱檔位,第三階段完成后吞吐量將達2100到2500萬噸普通貨物,100萬噸集裝箱檔位,為增強該港口的吸引力,今年港口自由貿易區會正式的經營,該自貿區成為全球采用最自由法律制度的自貿區之一。阿塞拜疆正在不斷改善自己的交通基礎設施,來加強自身國際樞紐的角色和地位,從而促進地區貿易的發展和增長。
“阿塞拜疆主要目的不僅是成為過境國,而想成為中國企業在歐亞大陸的物流樞紐制造和貿易中心。”阿塞拜疆共和國駐華商務代表首席顧問那杰克·哈利洛夫介紹。
對哈薩克斯坦來說,“一帶一路”帶來的改變也是顯而易見。
“五年前,在我國首都阿斯塔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主席發起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歐亞大陸運輸走廊的地圖的配置和多樣化項目響應了世界貿易生產和消費發展的現代特征。2017年,中國與歐盟中亞高爾加索、土耳其以及中東、印度的貿易達到8600億美元,中國與歐盟的貿易額連續兩年上漲,貨物增加了13%,達到6160億美元。根據2020專家預測,這些國家的貿易將增長到1.2萬億美元,包括歐盟高達800億美元。”哈薩克斯坦鐵路貨運股份公司中國和東南亞國家駐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葉力克表示。
在此之前,歐盟和中國的貿易往來90%以上是通過海運,平均需要40天。不過,隨著中歐班列的快速增長,增長的高科技產品需求,資金的成本、貿易量的結構導致了對加快從中國到歐洲國境集裝箱班列的需求。
為了將哈薩克斯坦納入國際物流鏈,從2008年到2017年哈薩克斯坦更新物流措施,投資約300億美元,新建了2500條鐵路,更新了鐵路車輛碼頭和港口基礎設施,與中國接壤的地區物流基礎設施通貨能量已經增加到四千萬噸。
“從2018年開始,整個中歐班列的發展應該是邁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現在累計發運的班列量已經超過了1萬列,我相信這當中所蘊含的潛力還在不斷釋放。”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智科致表示。
開啟新時代
北京跨歐亞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董萬旭發現,近年來,選擇中歐班列運輸的“國際大牌”越來越多。
一個例子是,從德國的萊比錫到沈陽有一個寶馬生產型配件的班列,每兩周約有三個班列運行,作為它的海運和空運供應鏈的補充。從2012年開始運行這趟班列至今,從保時捷、武漢的雷諾汽車、雪鐵龍汽車都是通過這個班列來運輸的。
“渝新歐每周不止一班福特汽車配件的進口,現在有了一個寶馬作為很好的案例,越來越多的汽車生產品牌、汽車生產商都更多的使用中歐班列的服務,我想如果我們細數一下,基本上所有的歐洲汽車品牌都在使用中歐班列服務,特別是進口,漢歐去年和今年雷諾汽車發動機的出口通過漢歐區程,西向班列在使用漢歐的服務。剛才我說的寶馬和奧迪、大眾以及戴姆勒奔馳都在使用中歐班列的服務。DAMCO這家公司為迪卡儂和HM這兩個服裝品牌來做中歐班列的服務,這些公司也是基于供應鏈的需求,因為有一些應季服裝需要快速的運到歐洲。”董萬旭表示。
鐵路運輸也符合歐洲企業的節能減排的需求,這些企業在每年公布的社會責任報告當中會列明,每年通過使用中歐班列這種運輸方式降低了多少碳排放。
“中歐班列并不是追求數量,而是箱里產生的價值或者貨值達到了一定量,才能上我的班列,這背后折射的是中歐班列的定位,并不是蘿卜白菜全能運,要選擇適合于它發展的才去運,這樣的話采用逐漸接軌于市場化,而且把有限資源給需要這個資源運輸的企業和客戶,這才是今后發展的路。”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的副總工程師鄧延潔表示。
在他看來,中歐班列是貿易以及產業的橋梁,無論是公路、水路、航空都是把兩地的貿易、兩地的貨物和加工的商品進行流動。現在,需求是有的,通道也正在建立,而且建立了42個國家,48條,正處于百花齊放的階段,關鍵是要定好位,要科學合理的使用好中歐班列。
(來源:華夏時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