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開行1萬列:從未晚過點,單家企業年節約運費千萬
2018-08-27 09:56:31
Landbridge平臺
8月26日,隨著X8044次中歐班列(漢堡—武漢)順利到達武漢吳家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達到10000列。
當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武漢吳家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探訪突破1萬列背后的故事。
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班期和全程運行時刻開行,往來于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中歐班列自2011年開行以來,從無到有,快速發展,規模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其中,從2011年至2016年實現從17列到1702列的跨越,2017年全年開行3673列,同比增長116%,超過2011-2016年前六年開行數量總和。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中歐班列已開行2490列,同比增長69%。初步實現重去重回,返程班列比例穩步提升,2017年同比增長123%、占去程的53%;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0%、占去程的69%。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目前,中歐班列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標志性成果,被喻為“一帶一路”上的“鋼鐵駝隊”。
X8044次中歐班列(漢堡—武漢)順利到達武漢吳家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 圖
從未出現過晚點:各環節保障
中歐班列(武漢)開行的線路在全國開行中歐班列的35個城市中名列第一。
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貨運營銷處副處長鄭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中歐班列(武漢)共開行將近1055列,發、到各占一半,“從2014年開行至今,我們用客車化開行的方式、用專門的團隊去全程盯控,沒有出現過晚點,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跡。”
“從未出現過晚點”離不開組織中歐班列開行的各個環節。
武漢海關對第一萬列中歐班列商品進行核驗記錄
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江岸車輛段檢車員李超杰,主要負責把控車輛的源頭質量(即負責選貨)。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因為中歐班列的開行距離很長,運行速度很高,所以中歐班列選貨有嚴格要求。其中會有3次把關:第一關,由檢測員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第二關由值班室對車輛的5T系統信息是否有過不良預報進行查詢;第三關則由工長對符合要求的車輛進行復查。三關環環相扣,只有通過最后的復查,車輛才能被選做中歐班列的車輛。
武漢北車站調度員朱學農主要負責車輛的調度工作,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中歐班列的車型都會提前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就集結好,“遇到中歐班列的車輛車底,我們都是‘高看一眼’,及時取送、優先掛運,聯系各部門100%保證安全準點開行。”
除了與車輛有關的各部門配合,海關也是中歐班列安全準點開行的重要一環。
武漢海關對中歐班列第一萬列商品進行核驗
武漢海關現場業務二處副調研員劉京果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除了近年來海關在境外和沿線國家海關簽訂了AO協議認證以提高效率,在境內通過關檢合并,從而使得在“一帶一路”沿線實現一次申報、一次驗放的成果外,去年,中歐班列(武漢)還率先推出“車邊驗放”措施,使得有些不便裝卸,或對時效、溫度、環境要求高的貨物,可實現在車輛??楷F場直接驗放,有一家使用該班列的大型企業曾反饋數據稱,利用這一措施,較之前的提運裝載過程提前了72小時。
單家企業年節約運費上千萬:相比水運節約50%-60%時間
武漢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是中歐班列(武漢)的客戶之一,目前武漢長飛的光纖光纜產能規模、銷量位居全球第一。
武漢長飛國際貨運主管沈青在談及中歐班列為企業生產經營所帶來的益處時表示,以歐洲為例,該公司產品的進出口時間能夠從原來的52天-56天縮短為現在的22天-24天。
“對比空運而言,折算下來一年至少可以有2000多萬的運費節約。”沈青稱,對比海運而言,時效性大大提高,且海運時間長、不可控因素多,一旦發生意外就要用空運。因此可以說,對該企業而言,中歐班列完全替代了海運和空運。
沈青還表示,由于中歐班列的運行保障很穩定,對公司的物流成本、庫存管理起到了很大幫助。對比空運、海運,這兩種運輸方式可能會經常受到一些天氣影響,使得產品交付時間不確定,這就導致企業必須備貨,從而占用資金。“但中歐班列比較穩定,幾乎不會受到其他影響,由此我們的庫存明顯降低,保持在下限水平就可以。”
此外,據中歐班列(武漢)的貨源組織方——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若瑞表示,目前各地企業對中歐班列的運輸模式充分認可,主要是出于運送時間相對較短和途中安全性考量。
具體而言,從武漢到達歐洲,水運時間大概在45天左右,鐵路班列18-20天就可以到達,節省了大約50%-60%的時間。且鐵路全程走沿線國家鐵軌,安全性相對比海上有更好保障。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達到10000列
產品結構逐漸多元化:高附加值產品匯入
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翀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中歐班列所運送的貨物隨著運量的增長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從原來最早的筆記本電腦等單一IT產品,發展到服裝鞋帽、日用百貨、食品、木材等。
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若瑞也注意到,中歐班列(武漢)的貨物結構出現了顯著變化,從一開始去程主要以機械設備為主,后來開始運送整車、汽車零配件、服裝;回程的貨物變化則更多,“以前都是汽車零配件,現在有機械設備、飛機、超跑、鋼琴等附加值高的貨品,結構明顯升級。”
高附加值產品也意味著對產品的安全運送提出更高要求。對此,李翀宇表示,在安全管理上,針對中歐班列,特別是返程班列和過境班列在境外裝箱的特點,公司嚴格把控裝箱品類,特別要求做好現場的安全查控,從源頭上減少安全隱患,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他表示,目前在中歐班列上裝配有帶有全球定位的電子鎖,可提高境外實時追蹤的能力,確保境外安全可控,為中歐班列安全穩定有序運行提供有效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中歐班列的開行不但為沿線城市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便利,也為鐵路運輸本身帶來經濟效益。
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漢西車務段副段長葉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歐班列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是目前國內最好的,“這個車國內段(到阿拉山口)的鐵路運輸收入(即運費)一個集裝箱就是1萬塊,而普通的鐵路運輸集裝箱運費則在5000-6000元左右,一列中歐班列上大致有42-50個集裝箱,一趟出去就差不多可產生約45萬的收益。
(來源:澎湃新聞)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