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擎起“鐵路巨龍”
2018-07-12 09:26:38
Landbridge平臺
據中鐵公司數據顯示,中歐班列今年僅用時88天開行達到1000列,比2017年的133天縮短了45天,創下歷史紀錄。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運行近9000列,中國公民赴中東歐國家人次增長5倍。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實現了互利共贏,使“一帶一路”成為沿線各國的“致富之路”“共贏之路”。(《光明日報》7月10日訊)
兩千一百年前西漢時期,一條絲綢之路打開了從中國通往中亞的陸路通道,也開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兩千一百年過去了,“一帶一路”戰略再走絲綢之路,以陸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為骨架,以鐵路、港口、管網等重大工程為依托,創造出一波又一波的“亞洲奇跡”。從此,張騫不必戈壁冒險,法顯不必亂世取經,“一帶一路”為中歐互聯互通敞開一扇大門,為國內13億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世界經濟打開一個巨大的國際市場。
鐵路從來都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擔當。中國鐵路為這條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推動共建了一批標志性合作工程,比如雅萬高鐵、匈塞鐵路、中老鐵路等,標志著中國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與此同時,伴隨著中歐班列越來越密集的開行,中國與中西亞、歐洲國家之間的鐵路、口岸、海關等部門的合作愈加密切。放眼全球,中國鐵路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快速縮小,甚至已經實現部分超越,一個走向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鐵路巨龍”正展現在世界面前。
“鋼鐵巨龍”的規劃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沿線涵蓋60多個國家,40多億人口。“一帶一路”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個廣泛共識,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這個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發展大潮中,越來越多跨境貨運班次的發展,無疑為中歐交往提供了更強大的交通支持。
古語有云:龍行華夏。鐵路這條鋼鐵巨龍,她橫跨古絲綢之路東西,騰飛盤旋在神州大地;她以人民的名義,為社會大眾網羅天下美景,編織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她以國家的名義,為中東歐國家合作實現了互利共贏,為世界經濟穩步復蘇凝心聚力。
(來源:眾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