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2018-05-10 09:56:24
Landbridge平臺
前不久,美國商務部發布對中興通訊出口權限禁令,禁止美國企業向其出售零部件,近期與中興通訊在供應鏈環節有合作的美國供應商基本上都已經停止對中興供貨和現場技術支持等服務。
除了深中一槍的中興,美國政府于4月3日晚就發布了征稅產品建議清單,在1300個稅號產品中,中國信息和通信技術、航天航空、機器人、醫藥、機械等行業產品赫然“上榜”,而中國具有比較優勢、并形成貿易順差的普通工業品卻未被提及。
這個事件對我的觸動很大。我認為,面對技術差距,既不能盲目悲觀,也不能被非理性情緒裹挾,而應該激發理性自強的心態與能力,通過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術。
“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回看前路,習近平總書記的告誡可謂刻骨銘心——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也是花錢買不來的。中國經濟發展的下半場重點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這條路很長,但只有靠我們自己走下來。
面對復雜又充滿不確定性的政治局勢,很多高新技術產業行業都會感到不安,但挑戰來了,我們就要去面對。技術驅動創新,我們每個中國的企業都在尋找自己正確的道路,但最為關鍵的還是發展。技術的發展、產業投資和價值創新的走向是沒有國界的。只有開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寬。繼續擴大開放,努力用好國際、國內的科技資源,在與世界的互利共贏中實現自主創新,這個方向不能動搖。中美貿易戰,也意味著全球貿易戰,就企業層面而言,除了西方政客,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貿易戰愈演愈烈。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美國的目標,不完全是順差,而是針對中國的產業,試圖阻斷中國制造2025中所列高端制造的發展進程。這不僅是一場貿易爭端,還是一場技術戰、產業戰,同時也是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場考驗。
如果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我們必須加快自身的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以市場化的手段激活本國的創新能力。同時避免通過匯率波動來調整貿易,如果貿易戰無法避免中國出口短期內受損嚴重,應避免用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否則將推遲我國的結構性轉型,催生泡沫,甚至引發經濟危機。
中國未來的變化全部在于新——新實業,新消費,新金融,新城鎮化。實體經濟還會發展,消費產業、服務產業還會發展,金融業一直在變革,新的城鎮和新的城市仍然會繼續建設。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推進“產融結合”是我國新經濟環境下的持續風向。由此,產業投資也成為新周期的熱門話題。深入理解一個行業、產業,將資本與產業深度結合,才能降低風險并得到更好的回報預期,實現共贏。未來的十年,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動機,只不過產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消費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財富和投資的模式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中國正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這就需要參與方形成大家共同認可、共同遵守的規則。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中國不僅需要輸出資金,輸出產能,也應該參與共同規則的建立、輸出合規理念和文化。因此,無論中國企業在國內發展,還是走向世界,都應該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強化自身實力。
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到2025年,中國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三大產業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世界第一;高端數控機床、機器人、航天裝備等大部分領域和優先發展方向步入世界先進行列;當然也會有一些行業與世界強國還有一定差距,如集成電路、民用航空、醫療器械等,還需要大量進口。如果到2025年的七年時間里,中國能夠迎頭趕上或接近,受制于人的因素就會大大減少,話語權也會增加。
近年,美國和歐洲國家都控制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這也鞭策中國制造更多依靠自己技術攻關,取得驕人成績。我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新支線飛機、大型液化天然氣船(LNG)、高速軌道交通等領域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百萬噸乙烯成套裝備、風力發電設備、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等裝備產品技術水平已躍居世界前列。
舉個例子來說:2017年華為年報顯示,其研發費用高達897億元,占全年收入14.9%。華為研發費用折合美元138億元,僅次于亞馬遜(161億美元)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139億美元),總額居全球第三。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增加研發的投入,并且政府有相應的政策支持,這些都有利于提高整體的創新水平。當然,在保證數量之余,對質量的追求是中國企業接下來的目標,同時,給創新者提供更優渥的土壤也很重要。在這個新時代里,產業與資本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資金要投入,人才更要投入,兩者交合才能擦出科技進步的火花。 “自助者天助之”,希望中國的高端制造產業能持之以恒,早日崛起。
2018注定是有故事的一年,動蕩的一年,地緣政治風險因素加劇,我們呼吁大家保持冷靜克制,緩和緊張局勢,維護世界和平,另一方面更要加緊步伐發展本國科技、經濟和軍事,只有國力真正強大了,才能在國際舞臺上更有話語權,也才能在美國對我國全面封鎖高科技產業的時候,不至于驚慌失措和蒙受損失。
中興只是一個縮影。而這一切,都拜我們長期追趕中的拿來主義(其實就是機會主義),只學習,不創新,也極度缺乏創新的文化、機制與土壤。現在我們回過頭看看35年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在寶鋼公司的題詞,或許會深諳其中深意:“掌握新技術,要善于學習,更要善于創新。”
領先控股集團是國內民營企業中始終專注產業投資和價值創新的一個縮影。這些年,我們一直致力于發展和投資航空、黃金貴金屬、醫藥、百貨等實體產業,堅持專注價值創新的發展理念、科學精細化的管理、先進的企業文化、瞄準國際市場的創新引領以及企業社會責任“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堅定不移的跟黨走,聽黨話。相信在更多和我們一樣的中國企業不懈奮斗之下,一定能夠伴隨著國家順利邁入經濟大國和科技強國的隊列,真正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偉大藍圖。
德魯克曾說過,真正卓越的企業往往是波瀾不驚、枯燥和乏味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永遠保持亢奮,那些造就了偉大企業的企業家每天都在埋頭做一些看似很枯燥的事。而很多人卻總想歡快地把事辦了,這不靠譜。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前路正長,風正一帆懸!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