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背景下中俄新階段邊境合作發展趨勢和重點分析
2018-05-02 11:07:45
Landbridge平臺
一、【中俄邊境合作現狀】
俄羅斯政府與中國政府的每一次會晤,都在積極地向中方推薦超前發展區與海參崴自由港框架內的項目,并討論聯合建設邊境基礎設施的問題。這拉近了同中國官方的距離,也降低了“中國威脅論”對俄的影響。
近幾年來,邊境合作在中俄經濟關系中的分量不是太重。從2014年的18%下降到2016年的145%;中國與俄羅斯相鄰的4個省份(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在中俄經貿中所占份額的降幅更大,從31%下降到22%。邊境合作的主要參與者與組織者——中國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的貿易額下降了60%,與俄羅斯的濱海邊疆區的貿易額下降了26%,降幅尤為明顯。歷年來中方占俄羅斯投資總額的2%,俄方對中國的投資不到中國全部外資企業投資規模的1%。與10年前相比,勞動力跨境流動大幅下降。[1]
中俄邊境地區最大的優勢項目是人文交流(主要體現在免簽旅游),并且,此項目呈現出積極發展的勢態,而這一項目需要巨大的投資用于發展邊境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
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經濟中心與濱海邊疆區各港口之間的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按工業經濟模式建設的,并沒有制定協作模式,缺乏準確的對快速變化的貿易基地的預測,也沒有采用現代技術模式和物流模式,并且受到俄羅斯政治體系的堅決抵制。
就其實質而言,在“歐亞一體化”大浪潮的背景下,在大歐亞面前,“雙重邊緣化”導致的問題以及對其的發展限制都有所體現。
雙邊嘗試對俄-中邊境合作的環境作出準確的評價,并積極探索出未來適合雙方的發展道路。中俄資訊網“經貿特稿”欄目。
二、【合作中出現的問題】
(一)缺乏多樣性
經濟形式越多樣,大中小企業生產或服務的部門越多,拓寬國際合作的效果就越值得期待。從這個層面上講,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是相當原始的。首先,極少的企業能開展大型甚至中型項目并為其提供資金。
對于俄羅斯地區的經濟結構影響中國投資的情況,我們在對濱海邊疆區和猶太自治州的農業領域的比較中找到了例子。如果在前一區域存在具有長期發展戰略并對產品加工作出投資的大型企業,那么在后一區域內,土地則被佃戶和租賃者瓜分,僅是為了從當下的價格行情中獲取最大利益而種植大豆。大豆轉向出口,國內價格上漲,最終也損害了當地的食品加工行業。
俄羅斯遠東地區單一的經濟形式無法從雙方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中得到積極的影響。最近兩年雙方協商的主要議題是建設交通走廊——“濱海1號”“濱海2號”通往扎魯賓諾港和東方港的兩個港口。俄方期望通過在沿海地區的道路建設、港口擴建中獲取多重收效。同時,中方希望在吉林省建立物流中心。
遠東地區的南部經濟結構,有針對性和多樣化被視為問題的解決方案。國家應在開展大宗建設方面加大投資,進而可能催生出一些中型企業,因為只有它們能夠從建成的基礎設施中獲益。如今值得思考一下:諸如在阿穆爾河共青城建設空軍聚居點,在游擊戰區域建設石油化工綜合體等,這些大型國家項目可以布局哪些中俄合資企業。這里未必需要討論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或者說應該談論的是,在遠東地區建設中俄合資中型高新技術企業布局網中的雙方戰略伙伴關系。
(二)缺乏想法
上世紀80年代,中俄雙方的邊境合作打破曾經的深度凍結狀態,直至今日,我們仍不能對協同合作產生任何重大想法。正在開展相關工程的一些項目:發展濱海邊疆區港口,建設交通走廊、跨境立交橋等,都源自過去。回顧中俄邊境合作復蘇的歷史,我們看到,雙方都在推動己方的合作進程——中國各省份致力于保證己方產品的銷售,俄方各區域努力吸引資金、勞動力或者其他的資源以實現己方的項目。中國資本流入了那些俄方政府專門創設的,有利于發展條件的領域(如住房建設、農業),或者是那些打開進入國內市場通道的領域(如在輕工業領域的合資企業)。但在中俄邊境合作的30年歷史中,沒有出現過有關雙方共同協作以擴張第三國市場或為本國國內市場創造新產品的想法。
這一經驗告訴我們,中俄邊境聯絡中,協作的緊密性還不夠,換言之——雙方應在經濟進程中相互吸引,由此才能催生出合作的想法和項目。
如今這一情況有望改觀。國家在遠東地區創辦的發展研究所和創新環境(如遠東發展基金會、遠東高科技發展基金會、高校和學術中心)中應填入一些中俄合資教育科研項目、商業孵化器、雙方長期對話的平臺以及合作項目的投資手段。中俄資訊網“經貿特稿”欄目。
(三)邊境聯絡缺乏專業性
中俄邊境合作方式個體性過強,而專業性很差。缺少有效的區域性合作機構,取而代之的是眾多在合作過程中建立伙伴互信個體聯絡。如果提出一個問題:是誰在遠東地區建立了中俄合資企業?我們則會發現,除少數情況外,是那些距今很遠(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和中國企業共事并與其建立私人關系的個人。在邊境地帶常見的情況是,管理部門與中國國家及地方商業以非正式關系網的方式緊密地交織在一起。這不僅降低了商業活動對政府的透明度,還會導致一些隱蔽派系組織的出現。這些組織的目的更多是為了謀取個體致富而非區域的經濟發展。眾所周知,在中俄邊境的聯系中,曾出現過財政增長和政績,但是它們很少甚至完全沒有造福于開展這些商業行為的地區。[2]
因此,中俄邊境合作的一個口號應該是呼吁建立更多的科研所。通過科研機構我們可以了解到正式的機制,那些能夠讓新的參與者加入到商業活動中來,從事現實合法的雙方協作,為完成新的想法得到財政和組織支持。
三、【雙方合作的突破口和重點】
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稀薄,資源豐富,經濟規模有限,而中國東北地區人口密集,市場容量大,經濟規模相對雄厚,雙方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中俄在遠東的對接合作不僅是俄羅斯經濟的增長點,也是遠東發展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實踐表明,只要我們增加互信,開動腦筋,中俄地方合作的潛力是巨大的。
(1)中國東北地區的林業、農業、采礦業、油氣業向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地區轉移,形成新的制造業基地(木材、農產品加工、冶金、石化等)。
(2)俄羅斯、蒙古、朝鮮和中國的出海口共享,形成海陸一體網絡。
(3)形成遠東航空樞紐網絡:伊爾庫茨克,烏蘭巴托,哈爾濱,長春,沈陽,伯力,海參崴,羅津,大連。其中以伊、長、海最為重要。
(4)形成遠東旅游-文化-社會網絡,貝加爾、呼倫貝爾、長白山、黑龍江沿岸、太平洋沿岸為主要聯結點。
(5)形成遠東國際金融中心:海參崴;哈-長-沈;大連。
(6)形成國際貿易中心:圖們江口、黑龍江口;鴨綠江口;遼河河口。大批量進口俄羅斯食品和中俄合作裝備產品。
遠東的發展離不開亞太,離不開中國。遠東地區開發不可能是全面的,一定是有重點的開發,而能源基礎設施和交通基礎設施一定是雙方合作的重點領域。
在能源方面,中俄能源合作堪稱歷史上規模最大、領域最寬廣、效果最顯著。2016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5248萬噸。中國繼2015年后繼續成為俄羅斯原油第一大進口國。這無論對俄羅斯還是中國都具有戰略意義。中俄資訊網“經貿特稿”欄目。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后,俄羅斯曾經擔心會沖擊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運營。如今“濱海1號”和“濱海2號”項目貨運規模幾乎接近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一半。
隨著合作規模的擴大、合作領域的拓寬,中俄地方合作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但是,我們應該在思想上有所準備,合作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大都由于以下原因:1)雙方在遠東地區合作還缺乏足夠的互信,既包括歷史問題,也包括近些年合作中積累的問題;2)雙方對伙伴國的情況還缺乏足夠的了解,包括市場、需求、立法、投資環境,甚至人文環境等;3)缺乏為地方合作服務的相應機制。[3]
四、【雙邊的主要發展趨勢如下】
在全球與地區力量急劇變化的背景下,本地區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國內資源日益枯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開始下降,對國際合作的需求出現增長。呈現出“國家民族主義”的發展趨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動機、目的和實施方式。但總體而言,這一局勢造就了全新的氛圍,形成了新的合作環境與合作準則。
俄羅斯中央政權對偏遠地區發展的關注減弱,對各項目(包括科學分析與預測項目)的財政扶持力度減少。其中,莫斯科對東北亞與俄羅斯太平洋地區的關注大幅下降。依然存在“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的一體化”與“向東轉”等言論,相關承諾很多,但所通過的決議實際上執行“緩慢”。
地方政府與商界的自主性增加,但也承擔更大的決策風險和責任。與此同時,通常缺乏足夠的經驗、資源、能力、勇氣以及通過原則上全新的決定與“成為領頭羊”的愿望。[4]
將該地區國家之間的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技術資源與金融資源機械地整合在一起,需要作出的不是卓然不同、誘惑十足的決定,而是現實的、有理有據的決定。問題在于,誰愿意去構建準確的而非誘惑性的、但鼓舞人心的進程,誰就會成為這一進程的領袖。
目前,最為迫切與最富有前景的、比簡單開采大陸與大陸架上礦產資源更為重要的任務,是整合智力資源,以便切實研究北太平洋的海洋與陸地財富,創造出有效開采與使用的工具與方法,發展數字經濟與生物技術,開發新的材料以及保護最利于人類生存的環境。
中國東北地區振興與俄羅斯遠東及西伯利亞地區發展對接合作問題已經談了近10年。10年間,中俄在遠東地區的合作沒有顯著進展。最近,隨著“濱海1號”和“濱海2號”的出臺,中俄在遠東地區合作出現良好前景。中俄資訊網“經貿特稿”欄目。
參考文獻:
[1]拉林維·拉.雙邊關系新階段下的俄中邊境合作[C].第三屆中國吉林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合作圓桌會議論文集,2017:5.
[2]薩夫琴科阿·耶[C].第三屆中國吉林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合作圓桌會議論文集,2017:57.
[3]李永全.中俄在遠東地區的發展戰略對接[C].第三屆中國吉林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合作圓桌會議論文集,2017:38.
[4]拉林維·拉.雙邊關系新階段下的俄中邊境合作[C].第三屆中國吉林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合作圓桌會議論文集,2017:7.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