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從何來?揭秘貨運“野蠻”運輸
2018-03-05 09:23:30
Landbridge平臺
2016年冬,霧霾深鎖天津港。
千里朦朧之下,港口運煤碼頭毫無例外地開啟了車馬盈門的日常。滿載煤炭的重型柴油貨車絡繹來去,一路駛來落渣滿地,再補一記油門,四處萬里塵飄。濃霧莽莽,這里還有比霧霾更深的顏色——柴油發動機排放的尾氣。
對于不少環渤海地區的大型港口來說,這些細節早已尋常到無需費力著墨描摹。
尾氣持續不斷排放,空氣質量隨即還以顏色。當年12月,天津市總計有17天空氣重度污染。在這段時間,PM2.5濃度爆表,最高時上升至272微克/立方米。
在中國,移動污染源是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根據《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6)》中的內容,貨運車輛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分別占到了機動車排放總量的68.4%和78.2%。
運輸煤炭的重型柴油貨車帶來的情況更糟。其造成的污染不僅來源于運輸過程中的車輛尾氣排放,煤渣脫落所致的揚塵污染同樣極為嚴重。在天津港,鳳凰網國際智庫記者觀察到,幾乎連接港口煤炭運輸碼頭的所有公路和周邊設施,早已被厚厚的一層煤灰覆蓋。
污染?在成本面前“一文不值”
一塊塊來自山西、陜西、內蒙古等中國西部的煤炭,搭載重型柴油貨車跨越成百甚至上千公里抵達環渤海地區大型港口,它們的“移動污染”旅程,往往選擇搭載貨車而來。
近年來煤炭由西部省份產地向東部港口的運輸過程中,走陸路運輸的現象愈發普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中國鐵路貨物平均運輸距離為714.08千米,而重型柴油貨車從山西、陜西向環渤海地區運輸煤炭的距離,能夠普遍達到或超過700公里。
比較道路運輸與鐵路運輸,鐵路的優勢在于長距離運輸上成本和效率,道路運輸在短距離上具有優勢。美國洛基山研究所高級咨詢師王喆在接受采訪時向鳳凰網國際智庫表示,分析美國不少交通運輸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貨物運輸的距離超過800公里,才能夠體現出鐵路的成本優勢。發改委綜合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李連成告訴鳳凰網國際智庫,根據中國國內相關調研結果,300公里范圍內的貨物運輸,道路運輸的優勢易于體現,但在貨物量大且需求穩定的情況下,鐵路運輸仍然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長期以來,鐵路在中國一直承擔著運輸煤炭等大宗商品的任務。煤炭、礦石等大宗商品,由于其產量較大、產地集中,為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適合采用鐵路運輸。中國最早的雙線電氣化重載鐵路——大秦鐵路,就是運煤專線。2000年,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也投資興建了另一條西煤東送的重要通道——朔黃鐵路。顯然,在煤炭運輸領域,選取重型柴油貨車遠距離運輸,既不環保,也缺乏效率。
煤炭運輸的旅程,往往都要穿越大半個中國。
中國的煤炭產地集中在西部,煤炭消耗量大的地區主要集中在產業發達和人口密集的東部省份。生產地和消耗地空間上的不均衡,導致國內煤炭需要長距離、大范圍運輸。
一般而言,煤炭主要運輸線路是從煤炭產地通過鐵路,向環渤海港口運輸,再通過水運運往南方各省。運抵港口的煤炭路程遠高于300公里的道路運輸距離,卻偏偏不走鐵路。為什么?
撇開污染和低效,煤炭貨主更看重成本優勢。鳳凰網國際智庫走訪環渤海地區部分港口和運輸企業后發現,與道路貨運相比,鐵路貨運價格體制僵化,缺乏市場競爭力。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趙堅表示,由于其一直實施一元化運價體系,中鐵總(原鐵道部)堅持統一調度指揮、統一清算,不考慮季節、地域和供需關系。“各鐵路局不能自主定價,價格體制僵化,與市場規律不相適應。道路貨運成本因市場波動下降時,鐵路運輸價格依舊保持不變”,他說,“因此,部分煤炭運輸會順勢向道路運輸上轉移。”
而另一方面,道路運輸行業要市場化得多,激烈的競爭帶來了成本下降的空間。自70年代末期,中國實施計劃經濟體制改革后,道路貨運行業是較早向民間開放的行業之一,大量勞動力隨之涌入。根據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發布的《2016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截止到2016年,中國道路貨運行業共有貨運車輛1351.77萬輛,其中,679萬輛車由經營業戶所保有。大量個體散戶的紅海競爭降低了承運方的議價能力,貨車運價因此被壓得一低再低。現下,大量從事個體貨運業務經營者的日子并不好過——道路貨運行業結構失衡、同質化和低水平激烈競爭,運力總體供過于求,運價長期低迷。
此外,“超載超限”等違規手段成了道路貨運降成本的必選動作。貨運行業專家、德意志國際合作機構高級研究員李靜竹表示,中國道路運輸中普遍存在“超載超限”的惡性循環,一方面激烈的道路貨運競爭刺激了承運方違規操作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超載超限”又促使道路運輸在與鐵路運輸的競爭中,額外獲得了本不應該存在的成本優勢,維持了市場份額,促成了今天畸形的國內貨運市場結構。
另外,國際油價下滑的“蝴蝶效應”,同樣促使“在路上”的成本更低。
自2014年6月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走低,截至2014年12月末,累計下跌幅度超過50%,布倫特原油一度跌破60美元,美國原油期貨價格達到55.84美元/桶,創5年以來新低。為應對國際油市大幅下跌,2014年末,國家發改委相應地提高柴油消費稅,一正一反兩大因素相抵,國內成品油價格維持不變。政策頒布后,國際油價持續走低。2015年初,國家發改委再度提升柴油消費稅,政策抵消作用后,柴油和汽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了230元和180元,運輸的油費成本走低。
河北省港口集團生產業務部工作人員崔紹文向鳳凰網國際智庫記者介紹,他們明顯感覺,在2017年之前,集港煤炭通過重型柴油車運輸的數量在增加,當時恰逢國際油價連續下滑,成本隨之下滑,不少中小型的煤礦企業涌向道路運輸的行列。
重拳:打響“運煤時差轉移戰”
長距離的貨車煤炭到港運輸,百害而無一利——大量污染物排放、低效率的運輸,“超載超限”還會對沿途的道路設施造成破壞,政府隨即出重拳治理。
2017年3月,環境保護部會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等相關單位,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通過制定具體的措施,期望加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力度。在機動車污染排放治理方面,強調將于2017年9月底前,實現禁止天津、河北及環渤海港口接受柴油貨車運輸的集疏港煤炭,所有集疏港煤炭主要由鐵路運輸。
中國交通運輸行業是一種多頭管理體制,由交通運輸部主管港口、水運和道路運輸,中國鐵路總公司主管鐵路運輸,民航局主管航空運輸,發改委則主要參與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治理由環保部出臺政策直接對貨運行業進行管理,而環保部屬于非交通領域部門,道路運輸按理說“不歸它管”,卻出臺了禁止柴油車在環渤海地區港口運輸集疏港煤炭的政策,這一舉措,充分體現出政府層面對環境保護和大氣污染治理的高度重視。
《方案》發布后,環渤海地區的港口對執行皆持積極態度。但治理并非一蹴而就。環渤海地區港口被允許預留近半年過渡期;由于煤炭吞吐量和煤炭碼頭鐵路建設情況各不相同,《方案》中,政策對煤炭集疏運業務造成的影響和適應難度也各不相同。一場“運煤時差轉移戰”就此啟幕。
作為環渤海地區最大港的天津港,率先在2017年4月底禁止包括柴油車和天然氣車在內的所有汽運煤到港運輸。根據天津港提供的官方數據,2016年港口煤炭運量為1.04億噸,其中,鐵路運輸集港煤炭4852萬噸、汽運集港5600萬噸,汽運煤在天津港占一半以上。
政令一下,天津港聯合中國鐵路總公司及煤炭發運局,制定鐵路煤炭增運方案、專門成立海鐵聯運辦公室,統籌協調公路轉鐵路運煤工作,逐步提高鐵路運力,同時完善港內鐵路設施,優化港內集疏運組織,每年增加煤炭鐵路運輸能力約3000萬噸。據鳳凰網國際智庫了解,天津港已分別和河北港口集團、唐山港集團和滄州港務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出資設立企業,統籌規劃利用津冀港口資源,特別是通過收購在黃驊港運營的兩條單散貨碼頭,把煤炭等散貨運輸產能向外疏解。
由于短期內難以將大量煤炭運輸轉移至鐵路,要達標就需要往山東濰坊港、煙臺港以及河北唐山港等尚未實施禁令的周邊港口轉移。根據環保部政策建議,原先運往天津港的煤炭,轉由張唐鐵路運至唐山港,在天津港禁止汽運煤后,附近的黃驊港就明顯感到了短期內汽運煤運量的上升。隨即,山東河北地區的港口,分別在7月-8月接到禁止汽運煤禁令。各地方港口配套政策出臺的“時間差”,得以讓運輸煤炭的車隊能夠在禁令完全實施前在不同港口開展業務,由于環渤海地區的港口密度較大,路線的小范圍微調對運煤車輛和煤炭貨主的業務影響不大。
由于環渤海和周邊地區港口的鐵路運輸基礎設施尚不完善,如果完全禁止汽運煤,這些港口的煤炭運輸業務將受到較大影響。因此,除了打“時差戰術”,車輛燃料替代的設想也成為一大實施策略,天然氣燃料車旋即登場。
山東省配套環保部《方案》出臺的落地政策中,提出采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車輛代替柴油車運輸集疏港煤炭的相關建議。但是,問題還是來了——盡管天然氣貨車顆粒物排放遠遠少于柴油貨車,但其排放的氮氧化物比例更高,仍然不利于環境保護。2017年4月3日,環保部發布的對月初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重污染成因解析,就顯示機動車尾氣的氮氧化物排放是三大因素之一。如果大范圍采用天然氣車取代柴油車運輸,必然會減弱環保部《方案》對環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因此,環保部表示,采用天然氣車輛規避《方案》禁止汽運煤的政策,同樣不符規定。
政令一下,相比其他的港口“陣痛”,中國最大煤炭運輸港口秦皇島港,卻能無障礙落實政策要求。秦皇島港環保部的工作人員向鳳凰網國際智庫表示,出于環保和運輸效率等方面的考慮,港口在大約10年前就已取消汽車運煤。此外,得益于對接大秦鐵路這一運煤專線、擁有完備的集疏港鐵路線路之外,提高港口重視環保工作的意識也至關重要。為了減少運輸帶來的污染,秦皇島自2008年至今已累計投資約3億元,在港區煤炭存放地建立防風網,以用于減小網內風速、將雜亂的風轉為平穩的風,港口還搭配了全新升級的灑水設備,最大程度降低煤炭粉塵外溢造成的環境污染。
顛覆:中國貨運行業大變革
《方案》一經全面實施,動了誰的蛋糕?
2017年9月末,運煤車輛的集疏港運輸完全停止,車隊業務勢必縮水。不過,對接集港煤炭業務的河北省港口集團工作人員告訴鳳凰網國際智庫,從事汽運煤的車輛主要來自煤炭產區當地的中小型車隊,這些中小型車隊主要服務于小型煤炭企業。不同于從事專線運輸的大型車隊,中小型車隊在業務上有很大靈活性,他們可以隨時尋找其他各類貨源進行運輸,并非僅僅依靠長途煤炭運輸運營。一般而言,大型煤炭企業與鐵路部門簽訂長期的運輸合同,基本上都采用鐵路運輸煤炭。山西、陜西和內蒙古等省份煤炭產區的鐵路線路發達,對于中小型煤炭企業來說,將道路運輸轉向鐵路也并不困難。
事實上,蛋糕還是動了——動的是交通運輸結構深層次改革。
重型柴油車長距離運輸集港煤炭,不僅是高污染和低效的大宗商品貨運模式,它同樣折射出當前中國貨運結構的種種不合理因素。事實上,中國的交通運輸結構并不環保。據環保部數據,截止2016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六省市重型貨車保有量為241.5萬輛,約占全國重型貨車保有量的30.7%,重型貨車成為該地區最主要的大氣污染物來源。作為鋼鐵、焦炭等產品主要產地的京津冀地區,大宗原材料和產成品的運輸主要依靠公路完成,造成了重型貨車污染在這一地區的大量排放。
在環保部的《方案》中,不僅涉及禁止集疏港煤炭運輸,還涉及貨物運輸領域的整體政策,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趙堅告訴鳳凰網國際智庫,《方案》中的建議雖然是針對解決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問題,但已觸及到交通運輸結構深層次改革的問題。
“這可以說是以實現大氣污染治理目標,促進中國貨運結構調整的標本兼治的政策建議。”趙堅說。
長期參與“中國綠色貨運行動”的李靜竹也認為,中國當前不合理的貨物運輸結構——即公路占比過高、鐵路運力沒有釋放,是導致貨物運輸對環境保護造成嚴重負面效應重要因素,同時也不利于貨物運輸的效率提升。而在《方案》中,恰恰也對京津冀地區貨運體系規劃提出建議,例如需要充分發揮鐵路貨運優勢,采取措施提高鐵路貨運比例。
未來:逆襲“跌跌不休”的鐵路運輸
如此積極推廣鐵路貨運,其原因也極具說服力——隨著中國鐵路的電氣化水平不斷提升,重載電氣化鐵路技術獲得重大進展,不論是減少污染物排放還是降低能耗,鐵路都具有明顯優勢。
2017年11月23日的環保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宣教司巡視員劉友賓也指出根據環保部開展的相關研究:鐵路貨運的單位貨物周轉量能耗、單位運量排放主要污染物分別僅為公路貨運的1/7和1/13,因此,引導貨運由公路部分轉向鐵路,對于節能環保,尤其是空氣質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可以看到,近年來中國鐵路發展迅猛——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16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到2016年末,中國鐵路經營里程達到了12.4萬公里,比上年增長2.5%,電氣化里程為8.0萬公里,增長了7.4%。
但是,現實情況仍然“骨感”,道路運輸依然是京津冀地區的貨運“主力軍”。這不僅造成巨大污染,“超載超限”的行為也不乏安全隱患。
根據京津冀三地發布的《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京津冀地區鐵路貨運量接近2.5億噸,而公路貨運量為24.3億噸,兩者之間的差距巨大。根據《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7)》數據,京津冀地區年貨運量的84.4%依靠公路運輸,在天津和河北兩地的港口,超過10億噸的貨物吞吐量中,有70%以上由公路運輸完成集疏運,該地區的鋼鐵、水泥和大型物流園區也都需要公路運輸,港口周邊的柴油貨車也高度集中。
相比于增速較快的重型貨車,更環保的鐵路運輸并沒有得到完全釋放,中國鐵路貨運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可以看到,鐵路運輸的貨物周轉量,其所占市場份額逐漸下降,且下滑速度非常快。從圖1 可以看出,在2005-2015年這10年中,中國鐵路貨物周轉量市場份額(不包括遠洋運輸)下降幅度極大。2005年,國內市場中鐵路運輸占比為49.7%;2015年下降至19.1%;2017年,鐵路貨物周轉量市場份額僅為17% 。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國家數據)
鐵路所占份額“跌跌不休”,中國公路貨物周轉量市場份額卻迅速提升。據圖2,2005年,中國公路貨物周轉量市場份額僅為20.8%,在短短10年內,這一數字就上升至46.7%,并在去年達到49%。恰恰是在這一階段,中國貨運結構發生了極大轉變——大量貨物的周轉由鐵路轉向公路,最終導致整個貨運行業的效率低下、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的惡果。
如何改變國內不合理的貨運結構?這既需要鐵路部門自身的改革、道路運輸企業的規范化運營,更需要政府部門對交通運輸體系的頂層設計。
2013年,自中國鐵路貨運改革以來,鐵路部門將發展集裝箱運輸作為向現代化物流轉型、推進市場化改革的重要途徑。其中,可擴展鐵路貨運物品種類的鐵路集裝箱運輸,是推廣鐵水聯運和公鐵聯運的必備條件之一。
由發改委、交通部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的《“十三五”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規劃》中,就提出加強鐵水聯運銜接,優化公鐵聯運模式,以實現提高干線運輸組織效率和輻射范圍,引導大宗物資、商品汽車等中長距離公路運輸有序向鐵路轉移的目標。
但是在推動多式聯運和提高貨運鐵路比例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國的鐵路系統仍然在堅持著路網完整性統一調度指揮,仍然在承擔著巨額的負債。鐵路改革依舊未能突破思想的障礙,未能實現更大的自主權。縱使鐵路的建設和發展使長途運輸變得更加環保,使不同種類運輸的銜接更加高效,但是相對“死板”的管理體系極大的抑制了各鐵路局市場主體地位,活力和靈活性也隨之喪失。因此,在十三五期間繼續推進中國鐵路系統的深化改革,仍然是調整當前不合理貨運結構的必要條件。
何以驅動明日世界?假以時日,中國北方港口永久作別“千里朦朧”,換作一碧如洗的藍天。環保部的這一部《方案》,以禁止環渤海及周邊地區港口使用柴油車運煤為切入點,意在深化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行動。但只有撬動京津冀地區貨運結構調整,才能最終從源頭上解決移動污染源問題。這樣的調整,需要包括環保、鐵路、交通等多部門的協同合作,推廣鐵路貨運優勢,精細鐵路貨運市場管理,這或許是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劑良方。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