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看中哈邊境霍爾果斯“干港”:哈方通關效率有待提高
2017-12-27 09:44:39
Landbridge平臺
外媒稱,地處中哈邊境的霍爾果斯市被崇山峻嶺和金色的平原環繞,是地球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規劃的最重要的陸路交通樞紐之一,是連接中國與歐洲的運輸網絡。
據英國《金融時報》12月20日報道,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的港口,到東非的高鐵,再到穿越中亞的天然氣管道,中國提出的擬投資9000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可以說是單個國家發起的史上最大規模的海外投資行動。
到2020年,霍爾果斯將建成世界最大的“干港”,每年存放和通過列車轉運的貨物可達400萬噸左右。然而,這里也是中國效率最慢的出境口岸之一。貿易組織“中亞區域經濟合作”(CAREC)的數據顯示,貨物進入哈薩克斯坦平均要耗時10.6個小時,幾乎是反向通關所用時間的兩倍。
報道稱,大多數貨物必須卸下,存放在保稅倉庫中,有時需要數日,因為要等待邊界某一邊的海關當局清關,同時,這里的貨運列車卸貨費用在CAREC追蹤的貿易走廊中仍是最高的,使霍爾果斯成為中亞通關成本最高的邊境口岸之一。
報道表示,中國維吾爾族糖果貿易商阿利姆稱:“中方一側的海關手續實際上非常快,但哈方一側的貨物通關時間非常難料,且通關費用翻倍。”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喬納森·希爾曼表示:“更高效的通關程序將是關鍵——甚至比修建新公路更重要。”
報道稱,但哈薩克斯坦官員否認進入哈薩克斯坦的通關速度較慢,與此同時,阿拉木圖方面仍對雙邊合作保持樂觀態度。哈薩克斯坦外交部表示,兩國間跨境貿易在截至2016年的5年間增長了100倍,今年貿易量有望翻倍達到20萬個集裝箱,哈薩克斯坦占到中歐過境貿易的70%。
哈薩克斯坦外交部副部長羅曼·瓦西連科表示:“哈薩克斯坦政府希望確保本國作為歐亞大陸重要交通樞紐繼續發展,在連接東西方和促進貿易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報道援引霍爾果斯自由貿易區前新聞秘書拉維爾·布杜科夫的觀點稱,中國在霍爾果斯的發展令哈薩克斯坦一側相形見絀,哈方的63個項目中只有25個獲得了投資。“中國已向哈薩克斯坦提供了全部資金”用于其公路與高鐵線路的修建,新疆的一位貿易官員稱,“而且我們完全不求回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