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創新高,絲路共建同發展
2017-11-28 09:06:48
Landbridge平臺
記者18日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自2011年開行以來,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已突破6000列。截至11月17日,2017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已突破3000列,創中歐班列年度開行數量歷史新高,超過2011年至2016年六年開行數量的總和。(11月20日新華網)
中歐班列自2011年成功開行后,鐵路運輸成為空運、海運之外連接歐洲的第三條運輸大道。自開行以來,累計開行數量已突破6000列。目前,中歐班列已鋪畫運行線57條,國內開行城市達到35個,到達歐洲12個國家34個城市。班列開行及覆蓋城市數量的迅猛增長,使得中歐雙邊企業互惠互利合作更加密切,發展前景更為廣闊。作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者中歐班列,在新絲綢之路上用聲聲鳴笛奏出“共商、共建、共享”發展最強音。
得益于國家層面的支持,為中歐班列擴大規模提供了堅強助力。今年4月,中方與德俄哈等6國簽署了《關于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并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為中歐班列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5月,國內成立了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搭建起統一運輸協調平臺,為中歐班列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中歐班列具備運時短、成本低的諸多優勢。如在箱源調配、運行盯控、中轉集結等關鍵環節,鐵路部門均設專人負責,同時比照客車等級安排中歐班列開行,確保中歐班列正點率接近100%。以重慶至德國的中歐班列為例,最快12天就可抵達,運輸時間是海運的1/3至1/4。
此外,鐵路總公司還加強與沿線國家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協調力度,共同對中歐班列實施優惠運價,降低全程物流成本。目前,中歐班列全程費用較開行之初已下降30%以上,僅為空運價格的1/5至1/6。物流耗時和成本上的優勢,使得中歐班列越來越受到沿線國家政府和企業的青睞。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一帶一路”倡議不僅給沿線各國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和新理念,也給中歐班列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今天,古絲綢之路上悠悠駝鈴已化為遙遠記憶,而馳騁在新絲路上的鋼鐵巨龍,繼續彈奏著“共商、共建、共享”的“最美音符”。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